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冬季天气寒冷 全方位御寒工作不可少

来源:网络

在冬季防寒御寒人们都必须做的事情,但是部分人在防寒御寒时做的不全面,导致部分部位还是出现了冻疮。全面的防寒御寒工作应该要保护那些部位?

1、头部: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如同热水瓶要塞瓶塞一样,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头面部被冷风一吹,很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甚至会导致面瘫。

有时候,迎风走路,人往往冻得头痛,这就是寒气灌顶导致血管收缩引起的。因此,冬天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时。特别是老人。

2、颈部:

外出的时候,最好能系上一条围巾。不然,脖子光溜溜露在外面,冷风直往胸前灌,穿多少都觉得冷。而且后颈发际线凹陷处有“风池”穴,这里温暖有抵御风寒入侵、预防感冒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戴围巾时,习惯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这种做法对健康不利。因为围巾纤维易脱落,又容易吸附灰尘、病菌,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3、背部:

背部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哮喘、慢阻肺等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来说,暖背尤为重要。

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或鸭绒背心就好。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穿一件背心,还可以对胸部心前区保暖,因为心前区对气温寒冷变化十分敏感,这个部位暖和,心绞痛会少发生一些。

4、腹部:

天冷后,胃部容易痉挛,引起胃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胃部的保暖更重要。因为脾胃喜温,低温的时候,血管收缩,受损的胃黏膜修复能力变差,因而易出现胃痛等症状。

另外,脐是腹部正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多条经脉流注的要冲,脐是怕冷之地,事实上,“脐冷”正是老年人、病后体虚和女性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而治疗的常用手段就是用热敷、艾灸等方法来提高脐温。

5、足部。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下生。人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脂肪又薄,因此,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脚底一冷,全身都很难暖和起来。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

方法有:一是穿柔软舒适的保暖鞋,袜子则以保温的棉毛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按摩脚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冷洗脸热泡脚等5大御寒黄金方法

一、御寒饮食

冬天应选食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为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机体热量较多。医学研究还发现,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气候条件外,还与机体内某些无机盐的缺乏有关。

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黄 叶、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

人体缺铁可以使人觉得怕冷,这时可增加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脏、瘦肉、蛋黄、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参等。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

二、防寒措施

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20摄氏度。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

凡是有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病、胃酸过多者、胃肠功能障碍、肾功能减退、体质虚弱而常感冒者,都应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

三、勤开窗 防冬季“缺氧”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这与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换,空气质量下降。

加之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身体缺氧就会发生,气象医学专家称之为“缺氧综合征”。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检测,通常在氧气较好的地方,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密闭卧室经过人们一夜睡眠后,氧气浓度会下降到17%左右,甚至会更低。

冬季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是预防冬季“缺氧综合征”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适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缺氧综合征”。

四、温水刷牙

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五、冷水洗脸

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

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 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总结:现在看完文章都知道冬季防寒御寒应该保护那些部位了吧,很多人因为忽视了冬季防寒御寒所以出现了冻疮,很痒又不能抓会很难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