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喝水看隐疾 10喝水法让健康堪忧

来源:网络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多喝水的好处很多,要是有人问你“你会正确喝水吗”,你肯定不屑一顾回答。但生活中,因为不会喝水产生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你确定你真的了解喝水的学问吗?

坏习惯一:饮水机从不洗。 桶装水和饮水机无论在家庭还是办公、公共场所都已非常普遍,你有没有想过,用的饮水机自从放在那儿就再也没“洗过澡”。饮水机看似让人喝上好品质的水,实则“二次污染”很严重。每当打开饮水机龙头时,听到“咕噜”的声音,桶里翻出一串气泡,这就是有空气进入,灰尘及微生物就会被带入。据国家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所以,最好一月清洁一次,夏天两周清洁一次。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

更坏习惯二:自来水一烧开就喝。 国人喝白开水是种好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姜微波建议,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坏习惯三:爱喝瓶装水。 携带方便、开盖能喝,在中国,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却指出, 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很多人喜欢在车里放一箱水,这是不对的。尤其夏天,后备箱温度非常高,容易让有害物质进入水中。”董金狮建议,最好的办法是买个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安全又环保。

坏习惯四:喝千滚水。 “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千滚水最好别喝。”赵飞虹说,水烧开尽量当次喝完,别反复加热。很多人担忧饮水机中的水是不是千滚水,因材料限制,饮水机中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为九十摄氏度左右,达不到沸腾的状态,不是千滚水。“但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时间是出厂后1—15天,一旦超过15天,水中的细菌过多,就不宜再饮用。”

坏习惯五:不渴不喝水。 国内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坏习惯六:每天喝不够6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有人会问,之前一直说每天喝水不少于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200毫升?其实,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总量,果蔬里含有大量水分,连主食、肉里都有,人体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食物中。

坏习惯七:不按体质喝水、饮料代水。 “白开水没味,还是喝饮料吧。”很多孩子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赵飞虹说。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儿的水,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而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果汁,多喝暖胃的红茶、姜糖水。

坏习惯八:晨起不喝水,到老都后悔。 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早晨这杯水最好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清澈的水,白开水、矿泉水皆可,能够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第二种是柠檬水,柠檬酸能够提升早晨的食欲;第三种是淡盐水,它对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坏习惯九:吃咸了不马上补水。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也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淡豆浆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还含有较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且口感比较清甜。

坏习惯十:睡前不喝水。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两口,尤其是老人。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的入睡。

从喝水频率看疾病隐患

一、人体内严重缺水:

天气炎热、重体力劳动、失血、烧伤、呕吐、腹泻、因高温而大量出汗等都可导致人体内严重缺水而干渴难耐,进而常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即:口干舌燥、面 容憔悴、眼窝塌陷、皮肤干瘪而不能舒展。实际上,口渴是人体自身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口渴,人体自然就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体内水分一 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干渴即随之消失。

二、糖尿病是元凶:

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协调人体内水、盐的代谢。一旦这种激素的平衡遭到破坏,它就会引起经常性干渴。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会使其尿量猛增。这时,尽管他们 大量饮水,仍会感到干渴难忍。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胰岛素或降糖药期间依旧觉得干渴,这就说明其病情在加剧。遇有这种情况,应前往医院查血糖,并立即开始服用降葡萄糖含量的药。

三、脑损伤:

有些人在脑损伤或神经外科手术后也会口渴。其特征是:起病急,患者往往在一天,甚至一小时之内就能致命。这时,尿崩症加剧。患者每天要喝10升,乃至20升水。原来,这完全是因为患者体内缺少所谓“限制排尿激素”的缘故。因为发病急,应即刻前去看神经科医生。

四、激素过剩:

甲状腺亢进的首要症状也是干渴。激素过剩导致患者牙齿脱落、浑身骨头疼、快速疲倦、肌肉乏力、急剧消瘦。从骨头中流失的钙甚至能将尿染成白色。这时,应尽快请内分泌学家诊治。

五、肾病:

肾已经丧失保持水分的能力,结果就需要大量的水。肾病有多种,其中肾盂肾炎、血管球性肾炎、肾积水等都会引起干渴。其特征是:即使是在排尿量减少和出现浮肿时,患者仍然会感到干渴。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干渴证明其肾功能不全。遗憾的是,这种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不能被及时发现。及至发现,已为时过晚,以至于患者只能借助于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延续生命。所以,及时注意干渴,也就是使肾免遭进一步损害。这时,请肾病学家诊治至为重要。

六、用药不当:

用药不当常常会引发干渴。如某种降压药就往往会引起口干。因而,患者就需大量饮水。大量喝水对高血压患者有害。这时应咨询心脏科医生,同时更换利尿药。

七、不明原因的干渴:

这是一种令人非常讨厌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多半是女性。其特征是:除莫名其妙地时常感到口渴外,患者还表现出任性、动怒和好斗。遇有这种情况,患者 不妨骗一下自己的身体,如举起水杯,连续做几个吞咽动作。或者舀一杯咸的海水,故意做出要痛饮的样子。如果这水是干净的,还可用以湿润一下嘴唇。这些“招 数”足以使患者的大脑受骗,在一段时间内能感到一种解渴的快意。

结语:喝水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之后一定要习惯喝一杯温开水,以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也不要等到感觉口渴之后再喝水,这个时候补充水分已经是身体再告急了!不渴也要多喝点水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