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屁与健康 “排气”透露癌症信号

来源:网络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放屁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情,其实,放屁可能暗示着癌症的早期症状,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一件事儿。如何预防癌症可是有必要说说“它”的哦!

放屁太多消化系统出问题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主要分为两大块:其一是由于饮食的关系。若人体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如豆制品、花生等,或一些通便的食物,就会在代谢中产生过多的气体,引起放屁多的现象。特别是豆类食物,因为人体缺乏必要的酶来充分消化豆类中的多糖,因此就会释放出这个“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如果没有吃这些食物,而出现放屁过多的现象,则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如胃炎、肠炎等;其二就是口腔做吞咽动作时所咽下去的气体。尤其是一些吃饭时爱说话的人,就会在吞咽食物的过程中比少说或不说话的人咽下去更多的气体,所以古人云“食不言”,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放屁太臭当心肠炎和肠癌

一般的屁是不会特别臭的。而屁之所以会臭,其中所含的硫化氢就是“罪魁祸首”。若不是进食大蒜、洋葱、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或摄入过多的肉食而引起的,放出奇臭无比的屁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是一些肠道炎症或者胃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另外,放屁太臭也是肠癌的一大症状。因此,医师提醒大家,放屁太臭时就更要小心自己的身体。

总不放屁说明肠代谢减慢

有些人会说:“我不放屁总好了吧。”其实不放屁未必是好事,正常放屁的人还要比不放屁的人健康。尤其是人们大鱼大肉吃多了,运动量却少了,整天久坐都会引起便秘、腹胀、腹痛等病症,从而减少放屁或者干脆就不放屁了。此外,老年人也是不放屁的一大族群。年龄的递增使得他们的新陈代谢愈渐缓慢,而相对来说,肠蠕动也会更慢。因此,建议大家要尽可能地多吃蔬菜水果,加强运动锻炼,都可帮助身体排毒。>>>哪些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

忍着不放能造成慢性中毒

很多人在公众场合为了不失体面,宁愿憋红了脸也绝不松那一口“气”。在此提醒大家,长期憋屁对人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有毒气体不能以最简单的方式释放,不但增加了身体的负担,而且还很容易造成机体慢性中毒。像一些清理污水管道或者阴沟的人常会有晕倒的现象,原因就是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而导致的中毒。另外,没有放出的屁会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中,这也是导致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

因此,渴望健康和美丽的人们不要让屁在身体内积聚、吸收,放之为上策。虽然毛主席曾经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词句,但这是当年对美国佬说的,对我们自己来说,为了健康“还须放屁”,只是要注意在合适的场合。

屁知疾病不同人放屁有啥病

屁源于我们的唾液或食物一起咽下去的空气,其中有一部分以打嗝的方式从胃排出,剩下的空气则进入肠部,成为屁的主要来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胃部的空气进入肠道,里面的氧就会被吸收,剩下的氮,则原封不动地成为屁的主要成分之一。

为什么会放屁

一是人自身吞下的空气;二是胃肠道内产生的气体;三是由血液渗透而入的气体。这些气体,一部分由血液吸收再经肺排放,其余的就是以放屁的方式从肛门中排出体外。>>>吸烟熬夜 4恶习和癌症亲密接触

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氧、氮、氢、二氧化碳和甲烷。氮是没有任何味儿的,更不会发臭,如果屁发出臭味,是身体内部的问题,那都是由于肠道腐败造成的。主要是由吲哚、硫化氢等所导致,就是在人体消化的过程中,食物经胃消化后,将残渣送到大肠,经细菌作用而分解成大便时,这时气体就被污染,于是从肛门中排出臭屁。

老人放屁

老人屁多,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消化功能出了毛病,遇到这种情况,第二天就应减少食量,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恢复的过程,如果屁多,且经常有臭味,则说明蛋白质饮食吃得多了,肠胃负担太重了,应减少或立即改为素食,以防止发生肠胃疾病。

小儿放屁

小儿放屁或呃逆不断,并有酸臭味儿,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应减少食量;如断断续续放屁,但无臭味,多是胃肠排空后,因饥饿引起的肠蠕动增强造成的,这种情况提示家长,孩子饿了,应及时喂食。多屁多粪便,常由于孩子多食了蚕豆、豌豆、山芋等食物引起,这时应减少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病人放屁

患有肝脏、胆道、胃肠和胰腺疾病的人,也有屁多的现象,吃了花生或豆类食品容易放屁,俗话说“一个豆,一个屁,十个豆,一出戏”,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小肠不能消化的特异碳水化合物,在大肠作用后产生氢、甲烷等气体。包心菜、碗豆、菜花、洋葱、南瓜、萝卜都是容易使大肠“生气”的蔬菜,气多放屁则不可避免了。

放屁是断病依据

婴儿出生10秒钟后必须放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肠子上下不通气、不放屁,可能得了“肠梗阻”、“肠套叠”,大人有屁不放,心有胀闷之感。病人手术后一般6~24小时放屁,放屁了就表示肠道功能恢复,病人可以进食,病人也会感到舒适,如果术后24小时不放屁,就提示肠道不通,肠腔胀气,刀口疼痛难忍。

专家提醒,一般若有腹胀的情形,可以用手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屁之排出而消除气胀的不适感。人们常说“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不是无稽之谈。被憋回大肠中的屁就会慢慢地被肠壁所吸收而进入到血液里,对人体有害,因此要痛痛快快把屁放出去为好。

有关屁的10个有趣的小秘密

1、吃豆会放屁吗?

你听过下面一首歌谣吗?“豆豆,会护你的心。豆豆,会使你放屁。”听到这首歌也许你会哭,真的如此吗?的确,豆类确实会让你放屁。这是因为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水苏硷(stachiose)的糖,而且人类无法适当的消化这种物质。因为我们无法很好地消化这种糖,所以当我们肠内的细菌试图分解它时,就产生了大量气体。然后人就会放屁。

2、人每天放多少个屁?

你想知道你每天放多少次屁吗?据研究,一般人每天要放出约半升的屁,大约平均每天要放14次屁。请数一数每天你放了多少个屁,看看你放屁的次数是高于还是低于这个数字,但是你最好不要把你每天放屁的次数告诉别人,不要让大家认为你是一个怪人。

3、憋屁会自燃吗?

你可记得在卡通片《南方公园》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肯尼憋了一天的屁,最后由于屁自燃而被烧死。那么现在我们抱歉的告诉你,憋屁会自燃的情节只是作者的想像。

但是科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憋屁的时间太久,最糟糕的事情就会发生,会导致严重的胃痛。大家还是有屁就放的好。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就是对“有屁就放”最有贡献的一位皇帝。他认为,放屁有利于人民的健康,因此他特地为“宴会上可以放屁”进行了立法。然而,在宴会上人们由于吃喝的太多,并没有阻止胃痛的发生,屁却成了替罪羊。

4、怎样才能掩盖屁的臭味呢?

如果在公共场合放屁,那么掩盖尴尬的最好办法就是装无辜,如果失败,就用手指头指别人。但是无论如何,你都无法掩盖屁的味道。

除非你使用“Fartypants”内裤,俗称“防屁内裤”。美国科罗拉多男子巴克-韦默发明了全球第一件防屁内裤。它有过滤臭屁的功能,用户即使不停放屁,旁边的人也不会嗅到。这种称为“防屁内裤”的不透气内裤,采用柔软、不透风的尼龙布制造,腰和裤脚边缝有橡皮筋,裤内设有一个可更换的用来消除臭味的过滤垫。这个过滤垫使用碳、玻璃纤维和羊毛纤维制造,所以防屁内裤每条按照尺寸和成本的不同,售价也从12到15英镑不等。

5、奶牛放的屁所含的甲烷会污染环境吗?

我敢打赌,你一定听说过牛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而甲烷是危害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也许这种担心有一些道理。但是必需指出的是,奶牛放的屁不会对环境产生这样的危害。事实上,牛产生的大部分甲烷是牛呼吸时呼出的。其实不仅是奶牛,绵羊也会产生甲烷。所以,新西兰的科学家正在尝试培育不会产生甲烷的绵羊品种。

6、放屁性感吗?

可能世界上有一些人觉得放屁很性感,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肯定不会认同这种说法。但在动物的世界中,放屁是吸引异性交配的一种信号。

雌性南方松甲虫(Southern pineBeetle)在放出的屁里面可包含一种称为前额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吸引雄性伴侣与其进行交配。它也可以用来召集同伴进行集会,也是作为集体交配的邀请信号。你可能认为这种甲虫真是太幸福了,但是,不幸的是甲虫屁里的这种激素也可以吸引天敌。

7、动物是否都会放屁?

是什么让动物拥有放屁的能力呢?能放屁的动物必需拥有两个肠(大肠和小肠)和一个肛门,而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有这些器官。生活在海床或活火山附近的须腕蠕虫(pogonophoran Worm)就没有肠和肛门。它甚至没有嘴巴,也没有胃,它依靠吸收依附在其皮肤上的细菌而生存。而这种蠕虫并非是世界上唯一不放屁的动物。像水母,珊瑚和海葵等这些缺乏肠和肛门的动物,也属于不放屁的动物。

8、放屁是好还是坏?

放屁是好还是坏,最终取决于你怎样看待它。有些人非常厌恶放屁,而有些人则认为放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1940年,加拿大多伦多杰姆橡胶有限公司的雇员无意间发现一些橡胶片可以发出响声,而且橡胶片能发出放屁一样的声音。他们告诉了老板,精明的老板看到了这声音带来的市场潜力。这家公司迅速研制出了“WhoopeeCushion”放屁垫这种产品,并且很快把它推向市场。很快,一种让人发笑的玩具风靡欧美。原来放屁还可以带来美元,也许也是一件好商品呢。

9、你能告诉我有关屁的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吗?

好的,让我们尝试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如果你没有穿太空服,那么在太空中放屁有助于推动你前进吗?(2)屁会不会被冻住?(3)寒冷的冬天,你可以看到你的呼吸,同时你放屁的时候你能看到吗?(4)有没有发现过“放屁化石”?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过科学的测试和研究,请你大胆的猜测,也许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回答。

10、屁能冲破裤子是不正确的

也许你还在想上面的四个问题的答案呢,那么这次我会认真负责的告诉你,裤子是不会被屁冲破的。大家以为很“强劲”的屁会冲破裤子,这只是大家在杞人忧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科学实验表明,也不会发生这样尴尬的事情。

女性易忽视的癌症信号

与男性相比,女性对身体更敏感,出现可疑症状时更愿意去医院检查。近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登载的文章中,费城福克斯切斯癌症中心临床遗传学科主任、肿瘤学家玛丽·达利提醒女性,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症状,它们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原因不明的消瘦

没有节食或加大运动量,如果体重1个月内减轻超过4.5公斤,就该看医生。甲亢是女性常见病,会使体重下降,但要留意消瘦也可能是癌症所致。

腹胀

女性腹胀很常见,许多人不以为然,但它有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此外还有下腹或骨盆疼痛、吃点东西就饱及尿频、尿急等问题。如果腹胀每天发生,持续几个星期不缓解,就该去医院检查。

乳房变化

如果乳房发红,同时皮肤增厚,可能暗示着一种罕见却发展迅速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家汉娜·林登指出,如果乳房上的皮疹几个星期不消退,就得及时就医。如果乳头出现内陷、溢液,也得去检查。

非经期出血或其他异常出血

如果月经原本非常规律,出现了非经期出血,一定要去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更需要重视,因为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疼痛

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常会抱怨身体这疼那疼,有的很具体,有的则难以形容。那些持续时间较长且难以名状的疼痛更需要警惕。

消化不良

许多怀过孕的女性还记得当她们体重增加时,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容易忽视此问题。持续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癌的征兆,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上述症状,皮肤变化,吞咽困难,大小便、痰中带血,口腔白斑,淋巴结肿大,发烧,极度乏力,持续咳嗽等,也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症状,如果持续时间长达几周,就应该去看医生。

男性易忽视15个癌症信号

男人通常大大咧咧,对癌症信号不那么敏感。莱昂纳德·莱奇顿菲尔德博士是“美国癌症学会”全国办公室副首席医疗官,日前他在“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撰文,指出要想早期发现癌症,男性必须关注以下的15种症状。

乳房肿块

很少有男人会注意自己的乳房,但它确实需要留心。如果你发现胸部出现肿块、皮肤凹陷或起皱、乳头内陷、乳头或胸部皮肤发红或角质化、乳头分泌脓液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疼痛

随着年龄增加,男人会经常抱怨疼痛。大多数疼痛与癌症无关,有些则是癌症的前兆。

睾丸变化

睾丸癌多发病在20~39岁之间。建议男性每月自查一次睾丸。睾丸不管增大还是缩小都值得注意,如果出现肿胀、结块或感觉沉重都应及早就医。

淋巴结变化

如果发现腋下或颈部的淋巴结增大或出现肿块,一定要去医院。

发烧

原因不明的发烧也许暗示着癌症,但也可能是其他小病所致。大多数癌症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发烧,通常是在癌细胞从原位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时。此外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等也会导致发烧。

体重骤减

在没有节食或加大运动量的前提下,如果你的体重在3~6个月内减轻超过10%,就应该去看医生。

腹痛和抑郁

如果发生腹痛同时伴随抑郁就要去检查,它很可能是胰腺癌的症状。这种病的其他症状包括黄疸、大便颜色发灰、小便发暗,有时还伴随全身发痒。

疲劳

疲劳是癌症的另一项模糊指标,常出现在白血病、直肠癌或胃癌初期。如果感觉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见好转,应尽快去看医生。

持续咳嗽

如果咳嗽的时间超过三四个星期,或者咳嗽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应该去看看医生。它有可能是癌症的预兆,也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或胃酸倒流等。

吞咽困难

这通常是胃肠道癌如食管癌的伴随症状。

皮肤变化

许多人都知道痣的变化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但色素沉着的变化、突然皮下出血或大面积角质化等也须注意。

异常出血

如果大小便、痰中带血,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大便中带血不一定是痔疮,可能是直肠癌所致。

口腔变化

如果你抽烟或嚼烟叶,要对口腔或舌头上出现的白色小点尤其注意。它有可能是黏膜白斑病,发展成口腔癌的几率很高。

排尿问题

上了年纪的男人泌尿系统容易出问题,尿急、尿频、尿不尽、大笑或咳嗽时失禁等都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导致,它也有癌变的风险。

消化不良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发生严重消化不良时,常误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持续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部肿瘤的表现。

癌症8大关键信号

如何及早揪出肿瘤的蛛丝马迹?近日,《英国全科医疗学刊》刊登英国基尔大学最新研究,通过对英国、美国、荷兰等国家25项癌症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以下“癌症8大关键信号”,希望大家引起警示。

管不管用?看看医生的点评吧。

直肠出血

预示:老年性肠癌

点评:直肠出血表现是大便带血,出现便血先要和痔疮区分,痔疮是便后带血,而肿瘤是大便上混和血。其实,直肠肿瘤较明显的症状是大便很细,因为肿瘤堵着了。

缺铁性贫血

预示:结肠癌

点评:如果是年轻女孩,来例假或节食减肥等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结肠癌的可能性小。如果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最好做大便潜血检查。

乳房肿块

预示:乳腺癌

点评:过了青春期的女孩子,平时可以进行乳房自检,有硬的肿块,及时去医院排除乳腺增生的可能。如果出现乳头溢液或皮肤呈现橘皮样,就要小心乳腺癌了。

直肠检查可能有癌

预示:前列腺癌

点评:直肠检查有癌症了,就晚了。建议50岁以上男性在体检时加一项pSA的检查。

尿中带血

预示:尿路有关癌症

点评:尿路癌症主要指膀胱肿瘤,若尿中带血,也不痛,就要小心。

咳血

预示:肺癌

点评:年轻人咳血多半是肺结核,年纪大的人在排除支气管扩张后,要是痰中带血或干咳带血,要拍片检查。咳血可能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建议40岁以上,平时每日抽一包烟,烟龄超过20年的人,要定期拍片检查。

绝经后出血

预示:妇科相关癌症

点评:绝经后出血,先要看看是否在服用含有女性激素,如孕酮、雌激素等药物及保健品,特别是一些号称能重返青春的保健品。及时做妇科检查,不要耽误。

吞咽困难

预示:食管癌

点评:食道相关的肿瘤吞咽困难多半表现为吃干的东西,咽不下去,一定要喝水解决,同时部分人在吃东西时会出现胸骨后疼痛。

从排便情况透视癌症信号

大肠癌的别称叫“癌老二”

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合称。

在上海,大肠癌又叫“癌老二”,意思是,大肠癌是发病率居第二位的肿瘤。在本世纪初的上海,大肠癌的发病原居第三位,仅十年时间,就取代胃癌上升为第二位。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大肠癌还居第五位,但其增速强劲。

为什么大肠癌发病率有如此快的增速呢?人们熟悉的解释是:生活方式西方化。什么样的“西方化生活”导致大肠癌呢?人们熟悉的解释是:高蛋白质、多脂肪、少谷物、少蔬果的膳食模式。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大肠癌?细致一些的解释不多,本文即从生理角度,解析这个问题。

留神一个危险信号:吃得太好放臭屁

在传统饮食习惯下,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通过小肠进入大肠后,蛋白质和脂肪残余是少量的,这些少量残余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还可继续合成人体必需的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一些非必需氨基酸,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肠消化吸收的能力,进入大肠的就不再是少量残余了。在大肠这个“发酵罐”中,过多的营养物质会导致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大量合成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胺,或为液体,或为挥发性气体,十分臭。所以,有些时候人们吃得太多太好,肠道负担太重,就会放臭屁。放臭屁,不仅是难堪的事,还是一个危险信号。

专家揭秘:怎么从大便看健康状况

最理想的情况

假如,食物中膳食纤维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充分,粪便量会显得非常多,甚至可能从体积上远大于摄入食物的总体积。这样的粪便是健康的粪便,通常是半固体的,所含水分占80%以上,而带出的肠道废物可占粪便干重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人排便都非常通畅,不仅大肠癌发病率极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低。

最糟糕的情况

假如,膳食纤维摄入少,肠道蠕动慢,排空时间长,粪便又干又硬又少,对直肠的刺激也不够,便意少,没有每天排便的欲望。同时,大肠中的胺类等有毒废物来不及随粪便排出,在体内积蓄时间过长,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只得“自产自销”:达到了一定浓度后,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导致全身性的毒素增多。因此,便秘人士往往皮肤干涩、暗疮频发,而最接近毒素的大肠壁细胞,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炎症,甚至发展到癌症。

便意或放屁是一种要求排毒的提醒

所以,便意或放屁是一种机体要求及时排毒的保护提醒机制,应尽量不要忍便,而是争取迅速解决。否则,直肠神经长期受粪便压迫会感觉钝化,引发便秘。

另外,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相当重要。肠道不同于大脑、五官和肢体,在人体睡眠时不仅不会休息,相反会兴奋,蠕动加快,并分泌黏液促进排便、修复肠道。所以,睡眠少的人,排便常成问题,而且肠道得不到充分修复,致癌概率也高。

从肠道功能读健康!

虽然大肠癌的病因,医学家还未完全揭开,但他们已经发现发病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本文意在从生活方式角度,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肠道功能,避免大肠癌风险因素。

值得提醒的是:肠道的功能状态不仅人与人之间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有很大差异。进食、紧张、药物和疾病,甚至社会文化形态都对肠道功能状态有影响。然而,排便次数是因人而异的,正常的排便次数范围从每周2~3次到每天2~3次不等。

不过,如果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或粪便量有改变,或粪便中有血、粘液、脓液或过多的脂肪物质时,就要小心是否发生肠道疾病了。

结语:日常生活大家“谈屁色变”,殊不知屁与健康的关系可密切着呢!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忽略可能是癌症症状的警报,癌症预防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为了健康,一切都是有必要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