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养生常识 盘点雪后安全健康须知

来源:网络

今年的雪来的比较迟,到了立春了才姗姗而来,但是来势凶猛,让原以为已经是春天的人们又重回冬季!冰雪天的养生知识有哪些?冰雪天出行要注意什么?请跟随小编一起到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养生小常识

一、冰雪天气体质弱者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多发

1、雪后寒冷体质弱者免疫力下降 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冰冷的雪天也让呼吸道疾病病人明显增多。专家说,下雪天的气温很低,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者的肌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降低,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会导致产生呼吸道疾病。

冰雪天气里,有些市民为了保暖往往将门窗紧闭,使室内空气非常干燥,污染加剧,再加上使用暖气、空调等因素,病菌容易孳生和传播,致使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老慢支”旧病复发。

冰雪天气里,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服用黄芪、冻干粉、西洋参等保健品;其次要适应环境,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多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风口。

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时治疗或采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后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所以,市民在低温天气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冰雪天气气温陡降

2、冰雪天气气温陡降 心脏负荷增加心脑血管病盛行

寒冷的冬季又拉开了序幕,随之而来的是大风大雪的降温天气和寒冷干燥的气候,冬季心脑血管病是比较盛行的冬季疾病之一。

冬季降雪之后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冰雪天气里,气温陡降,人体的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发作的机会。

人们在此时感到的胸痛、憋气或是头晕、麻木等,都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系列“应急反应”,是很正常的。而对于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雪天外出时,有相关病史的市民应注意防寒保暖,千万别忘了戴帽子、围巾、手套。下雪和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外出。

另外,提高机体防寒能力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及充足的水分。

降雪路面湿滑 注意安全

二、骑车人、高跟鞋女性与老人孩子注意雪后摔伤

1、降雪路面湿滑 孩子与老人最应小心雪后摔伤骨折

雪天行人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旅游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

摔伤自救:先检查何处摔伤

一般雪后骨折多集中在脚踝骨、尾骨和腰椎。专家提醒,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看看自己是大腿、腰部还是手腕摔疼了。

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

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宜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冬季摔伤后,有些市民觉得伤势较轻,没必要去医院,就会用毛巾热敷、用手揉肿块,或者用酒精烧烤碰伤的地方等。这些急救措施都不科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用毛巾冷敷,待伤处消肿后再进行热敷,此外,人们摔伤后,第一反应是用手揉伤处,以为可以缓解疼痛,但是这样做不能缓解病情,还有可能出现局部水肿,加重伤情。

雪天易摔伤

2、雪天易摔伤 跌倒后不要急着起来切勿乱揉捏

雪天易摔伤,跌倒造成骨折是常见的,有的人为减轻疼痛,习惯用手揉捏伤部。要知道,骨折后乱揉捏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跌伤、摔伤造成骨折是常见的,有的人为减轻疼痛,习惯用手揉捏伤部。要知道,骨折后乱揉捏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那么,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发生截瘫:如果是颈椎骨折,误用揉捏可使脊髓受压发生高位截瘫。胸腰部脊柱骨折时,揉压按捏过重可以损伤腰脊髓神经发生下肢瘫痪。

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骨折时,其折裂端可能较锋利,按、揉、挤、捏均会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如锁骨粉碎性骨折,揉捏可能伤及锁骨下动脉;肱骨外踝颈骨折,揉按会伤及腋动脉;肱骨踝上骨折,揉治可损伤肱动脉;大腿下端骨折,揉捏可伤及动脉;肋骨骨折时,揉按可致骨折端刺破肺脏,发生气胸、血胸、纵隔及皮下气肿及咯血等。

损伤神经:四肢长骨骨折,骨折裂端会像刀子一样锋利,在此状态下,揉捏按压除可造成出血外,还可能使骨折端刺伤或切断周围的神经,严重者可能造成神经麻痹。

加重休克:严重的骨折如大腿、骨盆或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时,由于失血和疼痛,病人可发生休克。如果再施以揉捏会进一步加重休克,甚至造成伤者死亡。

造成骨缺血性坏死:如股骨颈、腕骨骨折后盲目揉捏,可损伤关节囊血管和骨干滋养血管,导致骨颈缺血性坏死。当骨折已造成内部肌肉出血,揉捏会加重肌肉和血管的损伤,时间稍久可能形成局部肌肉缺血,导致神经功能丧失,如不及时处理,易造成肢体坏死,严重者可发展为挤压综令征而危及生命。

勤加锻炼饮热食

三、勤加锻炼饮热食 “老寒腿”们多热敷多泡脚

1、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

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2、雪天多吃适量温热食物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粥: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

原因: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方法: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补: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原因: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可以使明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方法: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炖牛肉、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茶:喝茶可以提神醒脑

原因:冬天喝茶的好处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绿茶还能防癌抗癌,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从事租车电脑工作的人更应常饮茶。

方法: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暧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老寒腿”们多热敷多泡脚

3、“老寒腿”们多热敷多泡脚

膝关节骨关节炎俗称老寒腿,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常因秋冬受风寒而复发或加重,且多年治疗无效。

膝关节是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最容易老化,老化后的膝关节发生骨关节炎的几率相对较大,因此老年人到了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护膝关节。

老年人冬天要注意保暖,洗澡时用热水擦洗,多用热水泡脚,经常热敷膝关节。尽量少用护膝,因为护膝弹性很大,用在膝部容易影响周围的血液循环,使膝部活动更加困难。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体操等。

无膝关节疼痛或疼痛缓解后,建议老年人每日平地慢走1-2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跑步等膝关节负重的运动,以避免或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不得已上下台阶时最好手扶楼梯或使用手杖。喜欢运动的老年人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

适于中老年人的锻炼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3-4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3-4分钟,每天可重复做3-4遍。

雪后出行前检查汽车功能

四、雪后出行前检查汽车功能 匀速行驶保持车距

1、雪天开车出行前检查车况 起步时慢踩油门

在冬季的雪天路滑,应尽量减少驾车出行,选择公交车或步行外出,减少交通拥堵,也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实在需要开车的,一定要小心驾驶。

雪天开车出行首先要注意,安排好出行时间,最好提前出行,给自己的行程留足时间,免得因塞车影响办事。

在出行前,打理自己的爱车,是雪天行车的第一大秘技。出行前要车上要备好紧急用品,诸如水、急救箱、防寒手套、手电筒、警示标志等物品。打开车门,插入钥匙,先不着急打着车辆,缓缓转动钥匙,让整车充电30秒,然后再打火,更利于冬季低温着车。

同时不要忘了检查制动、转向灯、应急灯、雨刮等零部件是否完好,做好安全预防。

遇到车子上覆盖着冰雪,则必须先把车上的冰雪全部刮理干净,因为车子开动后,残留的雪可能形成驾驶人开车时视线的死角。飞落的冰雪则可能影响其它驾驶人的安全。

起步时,油门不要踩太重,在车子发动后,必须将暖气开约一至二分钟后方可打开除雾设备,如此可避免暖空气接触冰冷的挡风玻璃而产生水气,影响视线。在上述准备事项齐全后,系上安全带即可上路。

2、雪天出行巧用车内装备 匀速行驶避免汽车打滑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如今汽车上的装备是越来越丰富,巧用车上的高科技装备是雪天行车的第二大秘技。

ESp车身稳定程序,是如今很多车型上都标配的装置。这项装置的功能在于车辆轮胎转速和侧移距离出现异常时,电子程序会直接干预轮速,以稳定行车轨迹。在雪天出现侧滑时,能够辅助维持车辆稳定。

所以行车前一定将其打开。另外很多自动档车型都配备雪地模式,此模式下车辆会以的扭力输出而减少车轮打滑的发生,所以如果车辆具备此功能,在雪天请务必将其打开。

如果车辆是可变四驱车型,请将该车调至四驱模式,在四驱模式下车辆的形式将更加稳定

行驶间,司机师傅们不要猛踩油门,猛踩刹车,避免汽车打滑、打转、侧滑、侧翻等交通事故,行车尽量保持匀速。在行驶途中,千万不要随意变道、随意超车,路滑一旦控制不住,就会发生交通事故。

路途中,前后车辆要保持距离,不要跟车过近;看到红灯时,要提前减速,要提前多次轻踩刹车,缓慢使车辆停稳,确保安全。

雨雪天注意事项

雨雪天气注意防寒保暖

雨雪天气会造成气温骤降,此时大家应注意及时增添衣物抵御寒冷,避免由于湿寒侵袭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雪天气注意呼吸道疾病

雨雪天气会造成中老年朋友呼吸道疾病的发作几率增加,此时大家应注意在雨雪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应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雨雪天气注意饮食养生

雨雪天气中老年朋友饮食应以温软、清淡食物为主,少吃生冷食物。同时需要注意肠胃部位的保暖,避免由于肠胃受凉诱发肠胃疾病。

结语:寒冷的大雪仍然在持续,这给我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在雨雪天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切不可超速行驶,还有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饮食养生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