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应对倒春寒养生六妙招

来源:网络

刚入春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宜大量的减少衣物,小心倒春寒,那可是很容易引发体内疾病,春季养生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养生小常识都有?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关于倒春寒的知识。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比如据历史资料显示:北京30年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在57%左右。特别是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俗语“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说的就是这初春的天气。最近两天,全国有地方连续数日的降雨,使得气温骤降。医院的门诊,记者看到,前来就诊的病人较以往明显增多。看来“倒春寒”威力还真不小。

因气温骤降致病的患者明显增多,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是患病的主要人群,占前来看病患者的一半以上。

医生提醒市民,在时暖时寒的初春,要及时应对天气的急剧变化,确保安全度过“倒春寒”,尤其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呼吸道、风湿疾病这三类疾病。

招数一:春捂

适当“春捂”。不要以为气温暂时升高就可以马上脱掉冬装,昼夜温差大,早晚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

招数二:春季锻炼不宜过早

春季锻炼不宜过早。因为早上气温低、雾气重、粉尘多,体质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气温回暖后锻炼。

运动项目选择上,最好选择运动量不大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慢跑、爬山、漫步等。一旦长期过度疲劳工作,或者长期熬夜者,最好适度休息,加强自我情绪调节。

招数三: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肥胖者要加强锻炼;不抽烟不酗酒;少吃油炸食品。

多喝水,有助于保持体内血流通畅,还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招数四:做好自我保健

对于那些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一旦有长期胃痛、胸闷、头疼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招数五:孩子家长需警惕小儿感冒

让孩子加大在阳光下的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合理膳食,增加机体免疫力。

被褥、衣服要勤晒,室内经常通风除尘,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招数六:多吃芹菜等味冲食品

在这个“倒春寒”的气候条件下,博主建议,要预防伤寒、感冒,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而且要在饮食上增加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这样能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处。

洋葱、姜、蒜、芹菜这些菜类食物,中医认为,食可疏风散寒,帮助人体杀菌防病。特别是大蒜,作用更大。

养生禁忌

不宜多吃香蕉和梨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所以春天应该多吃一些辛味的东西。比如,民间讲究在农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饼,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发的作用,让人微微出汗,可以帮助体内的寒气发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萝卜等。

香蕉和梨不宜吃

相反,那些滋阴的、寒凉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银耳等。

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像冰淇淋、冷饮等,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春天情绪不宜平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可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节,对于养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说心态平和,但春季养生却不同。专家说,“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让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讲求平和。”

春捂不宜过汗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但不是随便“捂捂”就能达到保健的效果。

专家说,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不宜过早穿单鞋

俗话说,病从脚下起。如今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单鞋,对身体非常不好。

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雾天不宜锻炼

春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锻炼的热潮中来,但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

“倒春寒”常击倒三种人

“倒春寒”天气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会乘虚而入,导致多种疾病流行、复发与加重。以下三类人常会被“倒春寒”击倒。

一是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热平衡能力较差,抗病能力下降,且循环系统功能减弱,所以最易受到“倒春寒”危害。

一些慢性病患者血压波动增大,最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二是儿童

由于其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儿童对“倒春寒”难以适应,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

三是“时髦”的女性

她们往往要风度不要温度,过早地减少着装,因为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的刺激较男人更敏感,遭受冷空气侵袭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

倒春寒的四个穿衣法则

上短下长

抗寒指数 ★★★★

必备衣着 短款夹克+连身裙

东方人整体身材并不十分高挑,缩短上半身的长度在视觉上能拉长腿部线条。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彩色皮衣是不错的选择。

连身裙的长度最好是在膝盖以上,小型印花款俏丽可爱,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搭配支招 鞋子还是建议挑选在小腿肚以下的中短款,可爱的女孩们也可以套上笨笨的雪地靴,看起来很温暖又惹人怜爱。

上下齐短

抗寒指数:★★★

必备衣着:机车款皮衣+牛仔短裤+彩袜

透着摇滚气质的机车夹克在本季备受青睐。短身的剪裁、粗犷的金属拉链,还有本季大热的铆钉,机车夹克不羁的气质呼之欲出。

由于皮衣和机车服都有随性特质,牛仔短裙和灯芯绒会成为它们最好的搭档。

搭配支招:有些亮度较高的彩袜遮盖力会比较差。建议在里面穿上黑色的打底裤或是连裤袜,这样彩袜的色泽会更饱满。

外厚里薄

抗寒指数:★★★★★

必备衣着:中长款大衣+及踝短靴

中长款的大衣在春天最派用场。中长款是较为好配的长度,长裙或是中裤都能为之加分,看起来也不会显得过于厚重。鞋品方面,不妨试试及踝的短靴,让线条娇好的小腿,展现春天气息!

搭配支招:如果有浅色的大衣就别再黑乎乎地过春天啦!另外,中长款大衣里搭的小衫长度控制在65~70厘米最为合适,不然会显得啰嗦又累赘。

上长下短

抗寒指数:★★★★

必备衣着:长款西装+花苞裙

帅气的造型很受欢迎哦!长款西装在去年就已经大受追捧了,加上现在流行的英伦皇家华丽风范,剪裁一体的线性设计让整体看起来硬朗不少。

而花苞裙则兼顾可爱与成熟,膝上一掌的长度不用担心会露出裤袜的边线。

搭配支招:西装的选择不要过于男性化了,收腰的款式更适合。

开春倒春寒10招不生病

虽然春天来了,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到了春暖花开、脱下羽绒服亮出曼妙身材的时候。

倒春寒依然时刻会袭击我们的身体—早春干燥的气候、忽冷忽热的气温,让腰凉、肚冷、经痛、风寒、感冒、呼吸疾病等频频出现。

但不用担心哟,对付倒春寒,只要简单10招就打得它落花流水!

倒春寒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趋势中出现温度明显下降的现象。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要养人的阳气,防风寒,因为冬天消耗的热能量大,到春天时人的阳气就会比较弱。

而且阳气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如果寒气侵入人体,阳气的生发就被扼杀在摇篮里,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感冒、咽喉痛、头疼等等疾病就会频频出现啦。

女性还容易在这个时候得风湿性关节炎、痛经,严重的还会导致宫寒,引起不孕呢。所以,倒春寒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身体哦!

1、脚底保暖,增强生理期抵抗力

你是否春天一到就想早早穿上漂亮的单鞋,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但中医认为人的脚底不能受凉,因为脚底脂肪少,而且许多穴位与人的内脏相对应,脚部受凉就会引起许多脏腑不适。

倒春寒时,记得在家时或沐浴后不要穿凉拖哦,特别是生理期期间要各位注意保暖,尽量到晚春时节再换上单鞋,平时要注意脚底锻炼。

●脚底锻炼法

睡前两小时,在家或者户外,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钟以上。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时间不要太长。

睡前用热水洗脚,擦干,用双手对双脚脚底进行揉、拍、打,效果会更好。

2、每天3次开窗通风

虽然天气转暖了,但倒春寒还是会让不少人为了暖和而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不注意换气,

这样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病菌,白天应该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清新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

●小提醒

开窗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一天3~4次;不能盲目依赖熏香、臭氧空气过滤器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阴天和每天10点以前不宜多开窗,空气中浮尘多,空气质量不好。

3、多吃韭菜,不怕风寒

倒春寒时,多发性传染病与低气温交织着,容易导致伤寒、流感等,我们要多吃葱姜蒜、韭菜等这类稍有刺激性的食物。

中医认为,这些食物能够祛风寒、舒张血管,还能够杀菌防病。可是单独吃味儿太重,怎么办?介绍一款韭菜粥给你。

●祛寒韭菜粥

取100克粳米、500克韭菜,适量清水,韭菜用淘粳米的水泡15分钟左右,清水冲洗干净、切碎。

将粳米倒入锅内,加清水煮沸,再加入韭菜,同煮成粥食用,早晚适量食用。春天吃韭菜有帮助阳气生发的作用。

4、晚睡早起,流感远离我

倒春寒这种冷暖空气相互交换的天气变化,导致气温多次降落、回升,有利于各种细菌、病菌的繁殖,而且春天风多且大,人体吸入细菌、病菌的几率也增大了。

因此,春天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因为人的休息和睡眠会直接影响抵抗力水平。

但并不是睡眠越多越好,一般以7.5?8.5个小时为宜。而且春季提倡晚睡早起,养生要顺天然,春天白天变长,夜晚变短,人的睡眠时间也要随之变化才能养阳气。

注意哦,这里的“晚”是指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早”是指早上6点左右起床。

●小提醒

倒春寒期间睡觉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被子,最好仍沿用冬天的羽绒被,既保暖、轻薄,又透气、排汗。

5、乍暖还寒,“春捂”不能太过分!

中医提倡“春捂秋冻”,不要因为天气转暖就马上脱掉冬服。因为冬天人们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与冬季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便减少衣服会破坏这种平衡。一旦气温下降身体的抵抗力就下降,会引发各种疾病。

● 春季脱衣服要遵循递减原则,如果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身体不能完全适应早晚与体外温度,很容易生病;

● 可选择洗澡后递减衣服,因为洗澡产生的热气能够让人体较快地适应外界的温度,起到过渡作用;

● “春捂”不能一味多穿,“捂过渡”会把热气积在体内,散不出来,伤了五脏六腑,捂出病来;

● 春捂还提倡“上薄下厚”,因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更易受寒冷侵袭。

6、每天清晨含一片姜

古人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中医认为,清晨含姜,既可以活血、驱散体内外的寒气,又能杀菌防病,增强抵抗力。

注意:口含姜片最好用自制生姜片。

● 自制口含姜片

将生姜刮皮,把姜切成纸片薄厚,每日4?5片,放碗内,用开水冲泡生姜片,再把生姜片含入嘴中,约10?30分钟后将生姜片嚼烂,吞服。这样生姜的气味就从口腔扩散到鼻孔和肠胃。

● 吃姜有秘决

姜片切得太厚会很辣哦;而且应该早上起来后先喝一杯温水,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后再含姜片;此外,晚上千万别大量吃姜,中医认为"晚上吃姜,赛过砒霜",对身体有害无益呢!

7、喝碗梨子粥,给肌肤喝饱水

倒春寒时肌肤也特别容易干燥,这样光喝水是不行的,需要多喝生津的养生粥。这里推荐一款简单的中药食补粥—梨子粥,能生津止渴、润喉去燥,食用后清爽舒适。

● 超简单梨子粥

取2个梨子、100克粳米,适量的冰糖。将梨子洗净、去皮、切碎,与粳米一同放到锅内,加清水,待煮沸后,改小火熬煮,煮至浓稠时再放入冰糖。

● 春季水果熟透再吃,你才会美!

有些人喜欢吃酸的东西,挑水果时会选不太熟的水果,因为酸味比较足。但这种做法对身体有害哟,因为没成熟的水果酸性强,这种酸性会破坏人体内的弱碱环境,而人体只有在弱碱性环境中才会让人显得年轻,身体才会健康。

8、来点慢节奏运动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好不容易可以走出户外啦!但要注意,不能进行激烈运动,否则会使经过冬天严酷气候而变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损,而且出汗过多,毛孔开放,容易受到风寒侵袭而诱发感冒。

应该选择轻柔缓和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放风筝等等。

● 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

● 运动时着衣要适中,鞋子要轻便柔软;

● 运动后要及时擦汗、换衣,这样才不会受伤、着凉。

9、太阳没出来,不要做运动

春天锻炼要在日出后进行。天色没有大亮时最好别运动,特别是不要到有绿色植物的地方运动!

因为春天早上雾气重,碰上倒春寒,温度会很低,春天细菌很活跃,太阳没出来之前弥漫在空中,加上粉尘等空气污染,不适合锻炼。

还有,夜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多,天没亮时,在植物旁边运动的话,身体会摄入大量二氧化碳,对身体不利。

太阳出来以后,阳光有杀菌的功能,而且还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对心肺调节非常有帮助。

10、瑜伽舒展式,让压力无影踪

瑜伽舒展式能够让肩、颈、背、四肢等舒展开来,这样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和压抑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坚持练习的话,在这个温差甚大的春季,你就不会再被倒春寒打倒!

●手臂伸展式

盘腿坐在地面,左脚脚背置于右膝盖上方,手指交叉,手臂伸直举过头顶,手心朝上,打开肩膀与胸部。

结语:看完文章你现在知道倒春寒的“厉害”了吧,对于春季养生,我们要做好“捂”不宜太早脱衣服,否则会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平时饮食中可以适当多吃些水果、蔬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