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雾霾天气 “清肺食物”真的防雾霾吗

来源:网络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对于雾霾,流传着很多小偏方,最常见的就是木耳等清肺食物,下面小编来跟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食物是不是真的防雾霾。

要想弄清这些“清肺食物”是否有效,要先了解雾霾是怎样对肺部产生损害的。

雾霾如何损害肺部

环境卫生学上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烃类等;另一种气溶胶态的大气污染物,常常被称作大气颗粒物,咱们现在说的雾霾就属于大气气溶胶(即大气颗粒物)的范畴。今年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中就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这些化石能源主要通过工业生产、机动车等方式消耗,北方地区供暖对雾霾也“贡献”很大,因此之前的雾霾大都是北方的冬季尤为严重。但近期南方多省市也遭遇严重雾霾,可能与天气静稳(无法及时驱散颗粒物)、空气湿度大(大气颗粒物会吸水膨胀)、机动车和工业排放增多、全球雾霾相互影响有关。

雾霾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就是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大气颗粒物对身体肺部可产生直接危害,这种危害的大小主要与颗粒物的浓度和颗粒直径有关,浓度越大、颗粒直径越小危害就越大。浓度越大危害越大很容易理解,但颗粒直径为什么越小越有害呢?原因就是越大越“笨拙”,越容易被鼻腔内的纤毛拦截,很难进入呼吸道甚至肺泡。在空气动力学中,把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作可吸入颗粒物,就是因为它能够进入呼吸道而得名。直径大于10微米(1厘米=10000微米)的,就会被鼻纤毛阻拦,对身体产生不了危害。而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作细颗粒即pm2.5,在空气中悬浮时间更长,易与滞留在终末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加上pm2.5更易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

大量的颗粒物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可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作用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吸附着有害气体的颗粒物还可以刺激甚至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以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发生支气管

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虽然pm2.5造成呼吸系统损伤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就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由此可见,雾霾对身体产生的危害是细小颗粒物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系统(包括肺),甚至进入血液,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复杂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对身体产生的损伤。

食物能减少雾霾危害吗

首先谈谈常见的所谓“清肺食物”木耳和猪血。木耳是一种食用菌,富含膳食纤维和木耳多糖,其中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能够吸附一些有机物(如胆固醇),所以和其他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一样,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胆结石的作用;木耳多糖具有一定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繁殖的作用,是一种不错的食物。但木耳是否能“清肺”减少雾霾颗粒物的危害呢?显然不可能,因为我们所说的雾霾颗粒物是进入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的,而木耳是要进入消化道的,在肠道中通过膳食纤维吸附一些有害物质,两者各走各的路,都没有机会碰面,更不用谈“清肺”了。

此外,很多检验调查发现,木耳中往往铅、镉等重金属容易超标,所以那种认为木耳能“清肺”和降血脂,就每天狂吃木耳的做法是不推荐的,木耳应该作为配菜,每天少量吃点即可。

同理,鸡血、猪血等各种动物血制品也只能进入消化系统,阻拦不了雾霾颗粒物对肺的伤害。之所以流传各种动物血制品能“清肺”,或许是因为吃这些血制品容易导致黑便,因为缺乏医学知识,就以为是把肺里的毒素排出来了。其实,吃动物血过多容易排黑便,是因为动物血中富含铁,临床上贫血患者服用铁剂大部分都会有黑便,这跟“清肺”没一毛钱关系。事实上,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清肺”,理论上也不支持。

雾霾应如何预防

戴口罩

文献记载医用口罩对0.3微米的颗粒能挡住95%。选择口罩要买正规合格的,同时要戴一下,买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让污染颗粒不能进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对折收起来,以免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为其为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密闭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难,缺氧而感到头昏。

外出尽量别骑车

雾霾可以暂时减少晨练,尽量选择在10—14时外出。同时,要多喝水,少吸烟并远离“二手烟”,减轻肺、肝等器官的负担。习惯骑单车、电动车上班或出门办事的人,尽量避开早晚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尽量改换搭乘公交车。这是因为汽车尾气里有很多没有完全燃烧透的化学成分,会随着空气里面细小颗粒漂浮。当你骑单车或电动车时,身体需要供氧,肺就会吸入大量空气。

进入室内必做三件事

清理的方法很简单,做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家长在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病人更要少出门

这种天气,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尽量少出门。根据该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雾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

在大雾天气升级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尤其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

结语:这么看来,所谓的“清肺食物”并不防雾霾,所以大家出门应该戴上口罩,污染较为严重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里买上一台空气净化机。当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爱护环境,从根源上杜绝雾霾的出现才是最重要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