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空调病的预防 教你5个预防空调病的小妙招

来源:网络

空调让社会方法前进了一大步,让人们能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患有空调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夏季。夏季天气炎热,大多数的上班族一进办公室,就对着空调,晚上睡觉还是开着空调,这时候我们人是舒服了,可是身体上的疾病也会随之而来了。那么空调病的预防有哪些小妙招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5个预防空调病的小妙招

对于长期呆在空调房的人,他们的免疫力会下降的,这样抵抗病毒的能力也会下降了。感冒、精神不振、肩颈酸痛等疾病也会找上门了。这时候想要避免患上“空调病”,应从多照顾易发病部位。

搓搓鼻翼

夏季室内外的温差常常会让人一不小心就受凉,鼻子不通气,甚至诱发鼻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发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抽空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多揉搓鼻翼,以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按按脖子

空调房里待久了,不少人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疲劳感加强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此时不妨试试按揉后脖颈的风池穴(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与耳垂平行的陷窝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王亮介绍说,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最易感受风寒之邪。

我们在按风池穴的时候,用两个拇指按在按于风池穴上,其他的四个指头放在头的两边,从轻到重按1分钟。这种方法对于缓解鼻塞流涕、头痛眩晕、颈项疼痛等病症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揉揉肋间

空调房比较凉,容易肠胃不适,平时不妨试试按揉肋间的期门穴,有舒肝理气,保健肠胃的作用。期门穴位置很好找,仰卧时乳头直下方,第6肋间隙中。按摩时取坐位或仰卧位,中指指腹按于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3分钟,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捏捏肩膀

冷气吹着肩颈,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酸痛等不适,此时不妨通过提拿双肩来缓解一下。具体做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其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上,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需要提醒的是,按摩肩膀不要用力过重、过久,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踮踮脚尖

空调房里面的空气是非常的不好的,常常使人感到疲倦,我们累的话可以站起来练习踮脚尖,这种方法不但能使我们的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非常有益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还能有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的作用,能够很好的防止静脉曲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缓解疲乏的症状。

可以踮着脚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次。初练者可以扶着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也可以坐着踮脚尖: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将两瓶矿泉水或其他重物放在大腿上,踮脚30~50次。

空调型中暑服藿香正气

夏天,如果你突然走出冰凉的空调房,在户外待了较长时间,随后出现发热、胸闷、腹胀、口渴、恶心、呕吐等症状,你很可能是中暑了。若你从炎热的户外回到屋里,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随后出现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等症状,也是一种中暑的表现,中医称为“阴暑”。出现这两种情况,都可以服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属于辛温药品,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每次可口服藿香正气水5~10毫升。使用其他剂型时应遵医嘱和说明书。由于藿香正气水中含40%~50%的酒精,因此服用后不要开车,在高空工作的建筑工人、需要完成精密工作的人不宜服用,以免出现危险。这些人可在咨询医生后,选用藿香正气滴丸或胶囊等不含酒精的剂型。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舌苔黄腻,说明体内有热,不宜用藿香正气。

孕妇和三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建议使用藿香正气等含有樟脑、薄荷等成分的药。如果在用药后的第二天,中暑症状仍然没有改善,甚至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症状,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闷热不适、头痛头晕,可外涂风油精、清凉油。风油精和清凉油均含有薄荷油、樟脑、桉油等成分,具有清凉疏散、提神醒脑、镇痛、祛暑解毒的作用,取少许涂于患处或涂在前额或太阳穴上,会顿觉凉爽舒适。它们可缓解中暑、贪凉引起的头昏头痛。洗澡时在水中滴几滴风油精,有清凉除痱作用。但给婴儿使用时应咨询中药师后减量,孕妇不宜用。

常吹空调护好2部位

面对夏季的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呆在空调房里,的确空调能给人凉爽,但长时间的凉气浸入也会导致很多的健康问题,比如呼吸病、关节炎等空调病。那么,如何预防空调病呢?下面小编教你常吹空调如何保健。

空调最爱攻击两大部位

一、呼吸道

呼吸道在空调下是最脆弱的,冷气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防线”,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空调引起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肺炎。尤其是在中央空调下工作、学习,中央空调很适合军团菌传播,潜伏期大约是2-12天,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持续发烧、干咳、打寒战,严重的还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关节

年轻人往往不太注意空调引起的关节疼痛,但长吹空调却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夏天室外气温高,人们普遍穿得少,室内空调冷气吹得厉害,这样的低温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导致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另外,屋里太“冷”容易导致胃肠运动减弱,加上夏天贪凉,常吃冷饮,肠道内外都被“冷”控制着,很多人又拉又吐就不足为怪了。

细数空调病的危害

1.脑中风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进出冷气房就要小心,因为他们的血管长期弹性不足,进出室内外的温差悬殊,很容易因为应变不足而出现脑溢血(由热到冷让血管收缩太快),以及脑栓塞(由冷到热让血管扩张不及)。一旦高血压病人血管强烈收缩,将引发中风而造成偏瘫。即便是没有三高的人群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每个人的血管状态都不一样,冷热交替也许会导致较为脆弱血管破裂或是猛地收缩、发胀,危害健康。

2 .面瘫

如果空调开得太低,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特别是对着头面部直吹,很容易引发面瘫。血管遇冷收缩导致血压上升,还可能诱发中、老年人中风。患面瘫的病人一部分是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可能是面神经的血管因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发病。

3 .肠胃功能下降

:新陈代谢变慢,连带肠胃活动也减弱,影响循环、消化等功能。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有空调的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

4 .头痛

天气酷热,待在室外像待在烤炉,进入室内又如入冰库,忽冷忽热,温差有时高达10℃以上,最易引起头痛。高温下,我们血管、肌肉会自然扩张,但一进到低温冷气房,就会突然收缩紧绷,瞬间引起头痛,就像大口吃冰,突然遇冷,也会因血管剧烈收缩而出现头痛。有些人长期疲劳,肩颈肌肉僵硬,再加上长期吹冷气,肌肉痛、头痛情况会更频繁明显。

5 .过敏

环境变化,比如温差大,温度低,过敏症状容易出现。空调的低温会刺激鼻腔、气管,连带诱发呼吸道问题。除了低温以外,由于空调需要在密闭空间作用,因此长时间紧闭的空间内的各式细菌和其他致敏源都会在空气中频繁活动,在冷气房待久了,或者会致过敏患者产生过敏性反应,比如鼻水直流,喷嚏猛打,咳嗽不停,甚至会诱发气喘。有些人自认不是过敏体质,但一吹冷气也出现上述情形,应怀疑也有过敏问题。

6 .病态大厦症候群

涵盖多种与接触空调大厦相关的症状,可能与某些原因有关,如:较高或较低的湿度、通风换气率低、真菌及细菌、二手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一氧化碳等。

7 .关节疼痛

如果在空调房间温度调得较低的地方呆得时间过长,而且衣衫单薄,就会引起关节酸痛,颈僵背硬,或腰沉臀重等症状。

8 .气管炎或肺炎

老年人的呼吸道也常成为吹冷气的受害对象,尤其有慢性肺气肿的人,低温会使排痰不顺,久了就会造成气管发炎或肺炎。

9 .代谢变慢

长时间处于低温下,身体微血管自然会收缩,肌肉紧绷,新陈代谢变慢。从中医角度看,体质虚寒怕冷,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手脚冰冷的人,一直待冷气房更易加重问题,加上久坐办公室,或因为冷而全身缩成一团,缺少活动,不适症状更明显。下肢是我们的第二颗心脏。因此,久坐不走动,下肢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并挤压深层血管,使血液向上回流,长久下来,血液循环功能,尤其末梢的循环会变得更糟。

10. 干燥

空调下人体失水过多。有些人认为,在阳光下出汗是水分流失,其实在空调间里,人们也在隐性蒸发水分。长时间开冷气会降低环境湿度,甚至过于干燥,有时在空调间里人们会觉得干渴,其实这时人体已经严重缺水了,所以在空调间里,补水是必不可少的。老年人、隐形眼镜族、计算机族,及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最需注意。

11. 自律神经失调

流汗是由自律神经控制,现代人长期依赖空调,身体调节体温的功能愈来愈弱,这也是自律神经失调的原因之一。建议不要过于依赖冷暖气,走到户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流点汗,对调节自律神经是好事。

12 .干眼症

空调房中眼睛干涩是常见问题。上班族长时间盯计算机,或看书、看文件,眨眼次数减少,泪水分泌也随之变少,眼睛缺乏滋润。更糟的是,空调环境湿度低,散失更多眼球水分,不止眼睛干涩不适,眼皮和眼球之间的摩擦也变大,更可能造成眼球慢性发炎。

13 .嗜睡

冷环境会引起人体内新陈代谢变慢,也就像冬眠的生理反应,所以会嗜睡。

结语:夏季是空调病多发的季节,我们既然离不开空调,那么一点要学会预防空调病,不要等到患上了再来重视。我们不能够小瞧空调病,它是能够降低我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经常呆在空调间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关节,不要只吹空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