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睡眠不好怎么办 黄金睡眠有四个关键点

来源:网络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晚上睡觉总是睡不着,白天总是犯困、贪睡,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睡眠不足的症状。人的一生一半的时间实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可见睡眠的重要性。那么睡眠不好怎么办呢?小编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抓住黄金睡眠有四个关键点就能够很好的改善睡眠质量的哦。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可是睡眠质量却令人担忧啊,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全世界将近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其实,如果我们想要睡的好的话,就要掌握好每个年龄段睡眠的黄金钥匙,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的课程。

睡不好的危害堪比吸烟

在多少个漫长的夜晚,全世界数以万计的人们辗转难眠,那种痛苦的滋味只有一分一秒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了解。人们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质量也越来越差,睡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调查显示,全美约7000万人失眠,其中女性更为严重,2/3的女性睡不好,近30%的女性常吃安眠药。来自法国的数据显示,53%的人“想在白天躺会儿”,30%的人出现过睡眠紊乱,而2006年这一比例仅为19%。澳大利亚睡眠协会的调查则显示,约6%的澳大利亚人存在失眠、打鼾等睡眠问题,40%的人经过一夜睡眠后仍浑身乏力。

我们中国人的睡眠情况同样是非常不好的,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大,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短,年轻人更是每天都有熬夜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8%的人存在各类睡眠障碍,高于世界27%的比例。其中,近3亿人失眠,约2亿人打鼾,5000万人在睡眠中发生过呼吸暂停。与20年前相比,北京市民平均每天少睡25分钟,67%的上海人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一项调查还发现,我国儿童比美国儿童平均每天少睡近1小时。

“睡不好”的危害甚至可能超过吸烟。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形成“睡眠赤字”,缩短人的寿命,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每晚睡七八个小时的人高180%,衰老速度也是正常人的2.5~3倍。睡眠障碍还与抑郁症、糖尿病、脑卒中、癫痫、痴呆、儿童智力发育、肾功能损伤、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相关。

研究发现,经常失眠的人发生中度抑郁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不仅如此,失眠、缺觉还带来了大量交通事故和经济损失。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因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80%。

一辈子睡觉的学问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判断我们睡眠质量的好坏有了一个最新的标准,具体内容是,半小时之歌能够入睡;睡眠沉,呼吸深长还不大呼,夜里面不容易被惊醒;夜里起床少,没有惊梦现象,睡醒之后能够很快的忘记做的梦;早晨起床后精神也是非常的好;白天头脑是清晰的,工作效果高,不容易犯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个好的睡眠呢?其实每个年龄段都要学会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要了解黄金睡眠的关键点。

婴幼儿(1~3岁):防止夜啼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新生儿可达22小时。睡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最好在婴儿清醒时喂奶或换尿布。这个阶段最让父母头疼的睡眠问题是夜啼。夜啼多由惊吓导致,对于婴儿来说,打个喷嚏、门铃、电话铃声都可能造成惊吓,所以要营造安静的环境,动作轻缓,避免惊吓。大多数夜啼可以自愈,如果情况严重,比如每晚醒5~6次,且每次哭得时间较长,建议父母带婴儿去正规医院进行小儿推拿。2~3岁的幼儿每天睡10~12小时,晚上醒的次数逐渐减少,此阶段要避免因喝水过多导致的起夜,临睡前要小便,尽量少喝水,饮食上预防因微量元素不平衡导致的盗汗、睡不安稳等情况。

儿童青少年(4~17岁):培养规律作息习惯

绝大多数生长激素在睡眠中产生,因此睡眠对于大脑以及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4~12岁的儿童最好保证每天睡10~12个小时,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父母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暗示孩子“该睡觉了”。12~18岁的青少年每天睡8~9个小时即可。此时,青少年失眠症逐渐出现,常常与学习、家庭、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有关。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缓解内心压力。此外,青少年喜欢喝可乐、咖啡等令大脑兴奋的饮料,也会加重失眠症状。

成年人(18~60岁):每天11点入睡

成年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平均为3~4小时,且主要集中在前半夜,即晚上11点到凌晨3点,3点半以后就很少有深度睡眠了。而睡眠对于身体的修复作用,主要是在深度睡眠过程中发生的。因此,一定要抓住晚上11点~早上6点这个黄金睡眠时段,切忌熬夜,保证11点开始入睡。成年人失眠主要源于精神心理和环境因素,除了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临睡前尽量保持心绪平静,不要看情节刺激的电视剧或者小说。每天午睡30分钟,也可有效缓解疲劳。

老年人(60岁以上):揪出疾病干扰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逐渐下降,常常睡一会儿醒一会儿,深度睡眠越来越少。因此,可以通过白天多次打瞌睡、小睡来弥补睡眠质量的不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天睡8~9小时,70岁以上睡9~10小时,90岁以上则要睡10小时以上。此外,慢性病、肾功能减退、前列腺肥大、血糖不稳等疾病,常常是导致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存有干扰睡眠的副作用,这时需要咨询医生,调整服药种类。

很多老年人对于睡眠的认识不足,有的老年人仍用年轻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整夜不醒,这反而会增加精神压力,降低睡眠质量。老年人半夜醒来很正常,只要能继续入睡就好,早上4、5点就醒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失眠比较严重,最好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服用安眠类药物。

各国助眠有高招

为了解决失眠难题,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各有高招,一些实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卧室使用蓝色寝具的人睡眠质量最高,这是因为蓝色能平复情绪,令人精神镇定,同时能降低血压和心跳,从而有助于快速入眠;英国睡眠协会还提出,给婴幼儿洗澡,扑点有香味的爽身粉,有助于入睡;日本睡眠专家建议,在睡觉前1~2个小时泡个澡,可以升高体温、放松肌肉,为你带来浓浓睡意,但水温不可过高,以38℃~40℃为宜,泡2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在水里滴几滴薰衣草精油等有安神效果的植物精油,有助于睡眠;澳大利亚睡眠协会在该国部分高中和大学中开设了“睡眠指导课”,帮助学生明确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此外,研究显示,香蕉、菊花茶、温牛奶、蜂蜜、杏仁、龙眼、核桃、猕猴桃等是天然的“催眠食物”,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可以适量多吃。

睡眠不好吃什么好

1.牛奶

现如今很多人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失眠的情况,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失眠,在晚上睡觉前适量的喝点牛奶就具有很好的催眠功效,因此一直以来牛奶都是大众所知的一个有安眠作用的食物。牛奶之所以具有催眠的功效,是由于其中含有的两种营养物质:色氨酸以及肽类。色氨酸能够帮助我们人体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使人昏昏欲睡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从而起到促进睡眠的功效。

而另外一种肽类则对生理功能有着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其中的“类鸦片肽”可以和中枢神经结合,并且发挥类似鸦片的麻醉、镇痛作用,因此这就是为什么饮用牛奶后会让人感觉到全身舒适的原因。在晚上睡觉之前适量的饮用牛奶,还能够有效的解除一整天的疲劳,并且很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2.核桃

对于晚上睡不着的失眠人群,专家提醒在平时不妨多吃些核桃,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进入睡眠状态。专家指出核桃中不仅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还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并且很多时候我们都将核桃作为治疗神经衰落、健忘多梦等症状,并且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明显,因此有失眠等症状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些核桃。

一般情况下吃核桃都与黑芝麻一块搭配食用,将两种食物一块捣成糊状,然后在晚上睡觉前服用15克,对治疗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症状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

3.小米

小米是北方地区非常常见的一种主食,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小米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但其实它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有这些。专家指出,经常食用小米可起到很好的改善睡眠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小米中含有大量负担色氨酸,则会中营养物质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体大脑神经细胞分泌五羟色胺,从而起到催眠的功效。

除此之外在小米中还含有大量丰富的淀粉,这种物质食用后会让你产生温饱感,同时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因此在睡眠不好吃什么好的问题上,不妨在晚上临睡之前喝一碗小米粥,以此来促进睡眠。

4.龙眼冰糖茶

食材: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

做法:准备好的龙眼肉清洗干净然后与冰糖放入茶杯中,接着再加入适量的沸水加盖闷一会儿,之后即可饮用。每天喝一杯龙眼冰糖茶,可有效的起到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经常饮用对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都有着很好的治疗功效。

结语:睡眠不好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非常的大的,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长久的话就会使得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易患上多种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善我们的睡眠质量,要掌握各个年龄段的黄金睡眠关键点,睡前喝一些牛奶以及龙眼冰糖茶,都是帮助入睡。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