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养生常识 再忙也要做好8件事

来源:网络

社会发展的非常快,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很快,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人们,每天很多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有的甚至到凌晨,这样的快节奏使我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保养自己。但是,小编提醒大家,就算我们再忙还是要做好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养生保健,下面我们就看看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好的吧。

再忙也要做好8件事

我们总是找很多的借口来证明自己很忙碌,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但是就算你再忙也不能因为这样而放弃了自己的健康,因此,每天再忙再累我们也要做好以下八件事情。

1、早餐至少要有一个鸡蛋

忙碌的现代人想坐下来吃一顿营养早餐,似乎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但专家提醒,无论多忙,每天的早餐必不可少。一顿营养早餐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淀粉类食物,包括面包、粥、面条等;二是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如豆浆、鸡蛋等;三是富含纤维和维生素C的果蔬。

小建议:这看起来挺复杂,其实挺简单,一碗汤面加一个鸡蛋和青菜就能符合要求。如果实在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可以买个煮鸡蛋和素菜包子吃。与面包、谷物相比,鸡蛋更耐饿,而且有益大脑发育和提高记忆力。

2、每天吃够5种蔬菜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每天吃的蔬菜太少,而且种类还很单一。其实,我们多吃蔬菜好处是很多的,不但能够降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延缓衰老,还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我们每天每个人要吃到400—500克的蔬菜才是最好的。

小建议:从品种上来说,一天最好吃5种以上蔬菜,其中,绿色蔬菜应占一半,也就是说,桌上如果有两样蔬菜,最好有一样是绿色蔬菜。建议多吃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等。

3、中午打盹30分钟

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钟,可使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降低37%;午睡能增强记忆力;午后打盹可缓解压力。午睡时间可长可短,但对于上班族来说,中午抽时间打个盹,效果也立竿见影。6分钟的睡眠就能起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20~30分钟是最佳午睡时间。

小建议:建议上班族将午睡时间定在午饭后1点左右,这样不但可以保持下午的精力,也不会影响夜晚的睡眠。老年人下午3点以后,就不要再午睡了,否则晚上容易失眠。

4、至少喝2瓶水

我们每天都要喝足够的水,这样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正常的运作,但是我们却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太忙了忙的连水都没有时间喝啦。

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除去食物中含有的水分,我们每天至少喝1200毫升(两瓶矿泉水)才够,如果遇上干燥的天气,运动量大的活动,喝水量还要增加。实际上,很多人每天的喝水量远没有达标。

小建议:以下几个时间点喝一杯水可以轻松帮助你完成一天的喝水量:起床后、到了办公室后、上午11点、吃完午饭半小时、下午3点、下班前、临睡前1个小时,这样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5、憋尿不要超过3小时

上班族工作争分夺秒,有的人甚至用不喝水、不上厕所的办法来争取时间,还有一些人习惯憋尿,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尿液是身体排泄毒素的途径。对男性而言,憋尿可能引起前列腺炎,女性则容易引起盆腔炎等炎症。从理论上说,一个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不应超过8次。白天7次,晚上1次,这是最佳比例。

小建议:个人饮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久坐的上班族一定要养成喝水和排尿习惯,一次憋尿最长不要超过3~4小时,即使没有明显尿意,也要去卫生间试着排尿。

6、感觉累了就放空自己

当你感到疲惫不堪时,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喝酒、打游戏,而是放空,让脑袋静下来。经常感到疲劳就是报警信号,它提醒你身体已经超负荷了,应停下来,调整工作节奏,安静地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

小建议:也许有人会说,我无法专注下来,这时不妨试试看“数息法”,感觉自己的呼吸,吸气时不用数,只在每次吐气时数吐气的次数,从1数到10,再从1数到10,如此反复。

7、每天跟家人聊天10分钟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越来越多的人上班时生龙活虎、下班后沉默寡言,有压力自己承担,消极、厌倦的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就容易焦虑、抑郁,从而影响健康。家人之间拥有亲密关系可以预防与减缓心脏病。从另一方面来说,忙碌的工作让家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们需要你的问候和温暖。

小建议:亲情在减轻压力方面的作用很重要。因此,从今天开始,抛开工作的烦恼,每天陪家人聊天10分钟,完全可以摆脱愁容,重拾快乐。

8、运动达到30分钟

适当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防病抗癌延缓衰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使心脏病患病风险减少一半,还有助于癌症。现代人很难专门抽出时间运动,不妨把这30分钟拆分成3个10分钟。研究发现,10分钟健身法同样能增强心血管耐力。

小建议: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抽出10分钟快走、慢跑或爬楼梯,晚上可以利用10分钟做一做力量练习,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如果上班过程中实在抽不出时间,坐4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做做单腿跳、下蹲等运动。

10个养生知识有陷阱

受各种保健养生理论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每天至少喝8杯水、多吃绿叶菜对身体好。但这些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对于以下10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常规”,大家还是应该理性对待,灵活掌握!

每天至少喝8杯水

如果你的膀胱有毛病,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你也许可以通过减少喝水的次数去避免上厕所。如果你问医生一天应喝多少水,倘若没有接近神奇的“8杯原则”,一定不要担心。据调查显示,人体近20%的水分是通过食物摄入的。即便你每隔8小时跑一趟厕所,尿液颜色比较淡,也说明你摄入的水分其实已经足够了。

多吃绿色叶菜

如果你正在服用血液稀释剂华法林(warfarin),不要相信这种说法。华法林会阻滞维生素K活性,从而避免危险的血栓形成。维生素K会诱发血液形成血栓,所以,饮食中维生素K摄入过多反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诸如菠菜、唐莴、羽衣甘蓝等绿色叶菜类蔬菜中维生素K含量尤其丰富,切忌一天当中多吃绿色叶菜。

剧烈运动要比适度运动对身体更有益

如果你不经常运动,或主要目标是减肥,不要相信这种说法。运动量大意味着很快会疲倦,不可能消耗掉足够的脂肪,达不到真正降低体重的目的。

2003年一项针对184名女性的研究发现,每周漫步150分钟,坚持一年之久,对保持苗条身材而言,同短时间内剧烈运动的效果一样突出。实际上,长期适度锻炼的女性同短期剧烈锻炼的女性体重下降幅度一样,平均达到15磅至18磅。最为理想的减肥之法是一周大部分时间进行适度锻炼,每次持续30分钟至40分钟。

散步是最简单的锻炼之法

如果你有心脏病,且天空中烟雾弥漫,不要相信这种说法。研究表明,在烟雾弥漫的天气,空气中的小颗粒能提高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遇到这种天气,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并打开空调———能将室内污染物水平降至50%。

干家务或种花种草比轻微锻炼更有利于健康

如果你正试图避免患上心脏病或治疗心脏病,不要相信这种说法。我们知道,活动就比不活动强,而大扫除或拔草并不能使心脏达到足以大幅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几率的强度。相反,每周4到5次、每次30分钟的强度适中的锻炼可大幅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一项针对近4万名妇女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两小时的漫步可把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半。

游泳是理想的低强度有氧锻炼方式

如果你身患哮喘,不要相信这种说法。游泳池中的氯(一种刺激性很大的黄绿色气体卤素)能诱发哮喘发作,即使游泳池在室外。如果儿童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会增加染上这种疾病的几率。专家建议,如果你患有哮喘,那么出于安全考虑,最好尝试不同的锻炼方式。如果患有过敏症的儿童不到7岁,切勿将他带到散发着强烈氯气味的游泳池。

血压越低越好

如果你患有冠心病,不要相信这种说法。血压降至120/80有助于避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但是血压也不能太低了。一项针对2.2万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舒张压降至70以下,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几率增加一倍。

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安全的镇痛药之一,也是减轻关节炎疼痛的第一选择

如果你每天要喝一杯葡萄酒(或其他酒类),不要相信这种说法。对乙酰氨基酚药瓶上的文字对每天饮酒超过三次的患者提出了警告,提示这种药物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专家表示,即便酒精度很低的酒类,也会给肝脏带来麻烦。他说,尽管医生建议对乙酰氨基酚的常用剂量为每天4克,但如果你不能做到每天滴酒不沾,那么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克。

完全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

如果你是严格的素食者,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你若既不吃鸡蛋,也不喝牛奶,那么摄取足够多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只能通过营养补充物来实现。

按照医生目前的建议,根据年龄的不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200IU至600IU,但研究人员表示,1000IU至2000IU是最佳选择,且服用安全。你可以通过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铁,不过仍应该通过其他途径补充铁元素。如果你经常感到浑身疲力,最好去验血,检查一下是否缺铁。

慢性疼痛疾病,异丁苯丙酸等非甾体类消炎药能给予安全有效帮助

如果你年龄超过65岁,不要相信这种说法。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的主要风险是,能引起胃溃疡和内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性不断升高。专家称,在与非甾体类消炎药引起内出血而造成的死亡案例中,几乎所有的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如果你的年龄超过65岁,需要药物缓解疼痛,最好咨询你的医生。

结语:虽然我们现在的压力是非常的大,每天都是非常的忙,但是再怎么忙,最基本的养生事情还是要做到位的,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别的还有什么用呢?同时,一些常出现的健康误区我们也要避免,不要陷入。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