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大便知健康 身体是否健康看看“便”知道

来源:网络

我们每天都要上厕所,上厕所也是排出身体废弃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按时的排便的话,那么会更加的健康。而且,我们还能够从自己排出的便便,看出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呢?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就来相信了解下吧。

身体是否健康看看“便”知道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除了用于人体的正常吸收消化之外,还有一些多余的废弃物,需要及时的排出体外,不然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的,这些经过我们肠道消化吸收最后排出来的异味就被成为粪便。

平常人可能不愿意过多的提及粪便,但是医生们却很看重这些“废物”,因为在就诊的时候,医生总会问到大便的情况,因为它是可以反应人体的健康状况,想要了解身体是否有恙,看看“便”知道。

柏油样便

往往提示病人上消化道有中等量(60~100亳升)以上的出血,最常见的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肝硬化时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出血,流到肠腔内的血液经肠液作用分解破坏而使大便变成黑色的柏油样。

淘米水样便

如果你的便便是淘米水样便的话可能就是霍乱或砷中毒时的特征。这是因为在短暂的时间之内身体丧失大量肠液,这些排出的肠液中缺少有色物质胆色素成分就呈现淘米水样。

水样便(或粥样便)

患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时,由于肠蠕动加快,大量水分伴随不完全消化的食物一同排出,使大便呈水样或稀粥样。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也称“伪膜性肠炎”或“抗生素性肠炎”)粪便呈黄绿色、米汤样或海蓝色稀水样,内含半透明蛋花样或黏膜样物质,便次多,量大。

白陶土样便

如果不是出现在钡餐造影后,那就要考虑胆管受压、阻塞性黄疸等,由于总胆管完全阻塞、大便因缺乏粪胆素而呈灰白色,似白陶土样。

细条状便

扁平的带状长条状大便往往提示肠管下端狭窄,如直肠癌或直肠息肉、肛门狭窄。

脂肪便

脂肪便变现的形式就是,大便多,粪便表面有油滴,闻起来有酸臭味。这种大便告诉我们脂肪有水解、消化、吸收障碍。常常在患有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人中最为常见。

硬球样便

粪便坚硬呈球状,酷似羊粪球样或卵石样,不易排出,见于便秘时,各种年龄的人都可发生,但以中老年人多见,在患“肠易激综合征”时,偶尔也可见到。

溏便

这种粪便稀薄,不成形。病人便次较多,量较大,排便时先有腹痛,排便后腹痛消失,多在清晨或黎明前发生,故又称“黎明泻”或“五更泻”。常见于夜间腹部着凉引起的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亦称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鲜血便

大便中含有新鲜血液,常因下段消化道出血引起,如结肠癌、肠息肉、痔疮、肛裂等,直肠附近黏膜血管丰富,大便干燥、秘结时也易损伤小血管引起破裂出血,血液没有经过肠道分解破坏便排出,所以往往保持鲜红的颜色。

黏液脓血便

肠道下段有炎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人大便中常含有黏液、少量脓和血。细菌性痢疾还有另一个特征,病人每天排便可达十几到几十次,大便前常有阵发性腹痛,便后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做“里急后重”。阿米巴痢疾粪便颜色很像巧克力糖,呈糊状,形似果酱或做炸酱面时的炸酱,粪便中常含有崩溃腐败的组织碎片,有恶臭。

大便预示宝宝健康状况

吃、拉、睡是小宝宝们的主要任务。家长如何通过宝宝的这些单调的“日常”来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呢?专家表示,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会把健康状况表现在每天“臭臭”里,只要细心观察,父母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

宝宝的“便便”变化随食物而定

宝宝每天都要拉好几次大便,怎样的“大便”才算正常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余德钊表示,宝宝食物不同,拉出来的大便也有所不同。在添加辅食前,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比较稀软,即使稍微偏烂也算正常,一般宝宝每天大便次数3-5次左右,这与进食量也有一定关系,吃得越多则自然拉得越多。而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的颜色则淡一些,呈淡黄色或黄棕色,偏干的较多,可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而大便次数相对母乳喂养的要少一些,大概每天2-3次左右。但总的来说,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能保持1-2次都算是比较正常的。

4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正常的大便会出现较大变化。此时宝宝的大便更接近于成人,不再是容易清理而且没有难闻气味的大便了。随着孩子吃得食物种类越多,大便会变得更稠、颜色加深,气味也更加难闻。而一些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青菜、胡萝卜等食物常常会“原样”地出现在宝宝排出的大便中。余德钊表示,家长并不需要过于慌张,宝宝的消化道发育是需要时间的,初期不能完全消化这些食物属于正常状况。一方面家长可以用搅拌机打烂食物方便孩子吸收,另一方面在孩子长牙的时期可以适当留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大便性状的改变需引起注意

即使宝宝的胃肠道和消化能力都处于成长中,但无论如何,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和利用,而消化吸收不完全的残渣则会排出体外。如果宝宝的大便性状发生了改变,则意味着在吸收利用环节出了问题。余德钊介绍,一般判断孩子大便是否正常要看大便是否与平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如颜色、性状、气味上的变化——

形状:比如平常宝宝的大便是“成形”的,那么突然不成型,出现烂便甚至是水样状大便则可能是出现腹泻的问题;如果出现黏液状的大便,甚至是带血的大便,那么就可能是感染导致的,如痢疾、肠炎等问题。

气味:一般添加辅食前,宝宝的大便没有太难闻的气味。而添加辅食后,会根据辅食添加的种类增多逐渐产生难闻的气味。但如果大便粘滞且散发出酸臭的气味,就有可能是消化不良。

颜色:宝宝大便颜色的异常改变,应该先考虑与之前所摄入的食物是否有关。例如一些红颜色的火龙果会导致尿液甚至大便出现红色、紫红色等。绿叶青菜也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大便变得较为绿色。进食过多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猪红、猪肝等也许会让大便偏黑,这些都属于正常状况。

如果食物调整后宝宝的大便还是出现异常颜色则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意味着胆汁可能没有参与到消化中,需要检查下肝胆是否出现异常。而偏硬的大便带有血丝可能是肛裂,多先出现便秘,然后大便带血。值得一提的是,便秘有可能是大肠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消化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肺部感染(咳嗽)引起,因此如果孩子长期便秘,最好到医院求诊治疗。

学会看“大便”调饮食

除了通过看大便的情况来了解宝宝的状况外,家长也可以根据大便的性状来调整孩子的饮食。余德钊举例说,如果孩子大便比较清、稀,而且没什么味道,那么可能是宝宝脾胃虚寒,或者是肠胃受凉了。此时首先要做好胃部的保暖工作,停吃寒凉的食物,日常饮食以温热的为主。但也不需要吃热性的食物,免得矫枉过正。

而大便秘结粘滞,总是排不干净,一般表示有湿热。而胃火、肺热、大肠热等偏热的情况则会让大便比较干,容易出现便秘。可以适当饮用一些适合儿童的凉茶下下火。而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则可通过更换奶粉、辅食等方式看是否能改变大便干结的状况,如果饮食调整后便秘情况并无改善,则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原因。

六招教你通大便

俗话说“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浑身轻松”。当前受便秘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从医学角度讲,便秘并不只是指大便“干燥”的意思,还包括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3次),或粪质坚硬,排出困难;或感觉排便过于费力或者排便不净。有效预防和治疗便秘,试试以下六个小妙招吧。

1.规律排便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容易产生便意的时间是晨起后的30分钟内。这个时期是结肠的活跃时刻。一天中结肠活跃期有早晨起床后、进餐后,应该在结肠活跃期及时排便。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就算没有便意也要定时去蹲一蹲,时间长了就会定时出现便意了。形成的排便规律不能轻易地改变。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一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5分钟内为宜,长时间的排便会造成肛门局部充血,易患痔疮。

2.随“意”而为,专心排便

随“意”而为,就是有便意时,就要立即去排便,不能忽视便意。如果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久,大便干燥,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排便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有些人在排便时喜欢做点其他事,如看看报纸或书、发发短信聊聊天,甚至打游戏等,殊不知这会促进或加重便秘。因为排便行为是一个神经反射的过程,而以上的行为分散了排便时的注意力,干扰了这一反射活动,使肠子蠕动不协调,增加了排便时间,甚至抑制了便意,时间久了,肛门、直肠对粪块的刺激反应就会减弱,造成或加重便秘。

3.改变长期久坐的习惯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和长途司机等人群,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活动量少,胃肠蠕动也变得相对缓慢。另外,由于坐的时间比较长,盆腔以及直肠黏膜容易充血而容易引发痔疮、肛痿、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而患肛门直肠疾病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害怕排便,对排便的恐惧常常就是发生便秘的前奏。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机能,有助于消化道的蠕动,促进大便的移动,从而增强便意和排便的顺畅度。

4.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

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多食用糙米、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等杂粮;蔬菜(萝卜、芹菜、韭菜、四季豆、薯类和裙带菜等)、水果(苹果、红枣、香蕉、核桃、梨等)。

少吃强烈刺激性助热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烟酒。

可多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红薯粥、柏子仁粥、松子仁粥等。

要摄取足够水分,每天清晨空腹饮1—2杯开水或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

5.自我腹部按摩

仰卧位,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可促进肠道的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6.寻找病因很重要

一旦发生便秘时,不要滥用泻药,应首先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滥用通便药很容易引发肠扩张和损害肠功能,造成依赖性而加剧病情,正确合理地使用泻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结语:不要小看我们排出的粪便,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它的形状以及味道等看出身体情况的,大便与健康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家要多关注这点。同时,家长们对于宝宝的粪便要各位的留心。最后,如果你总是便秘的话,不妨用小编给大家介绍的6种方法看看。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