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冬季养生小常识 警惕小症状隐藏大疾病

来源:网络

我们的身体很神奇,当它的某一部位出现问题的时候,它会提前跟咱们打声招呼,发出一些信号让咱们及时去处理。今天咱们主要来聊聊在进行冬季养生的时候如何通过一些身体的小症状来发现身体疾病的讯息。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症状隐藏着大疾病吗?冬季养生又有哪些原则呢?冬季养生要怎么进行呢?带着这些疑问,咱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在生活中,大家是否有留意到一些身体出现的小症状呢?例如口臭、疲劳等等。其实呢这些小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大疾病呢。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身体发给我们的警示信息,及时处理问题,才不会导致不好的后果的出现。下面一起来看看哪些小症状需要警惕大疾病的吧!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一、刷牙留意牙齿口气

牙龈出血

可能是牙周病,也可能与肝病有关。这种现象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很普遍,还会伴有鼻子流血、月经过多。一般牙出血的肝炎病人可以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K及其他止血药来缓解病情。

口臭

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时,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B都可能导致口臭。另外,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肾脏的健康。当肾功能衰竭时,口中就有一股特殊的氨气味。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二、起床后的四个信号

头晕、头昏

早上一觉醒来发现头晕、头昏,那么有可能是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过高等疾病;

浮肿

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后浮肿还不彻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恶心呕吐

除去怀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胆有病;

尿液棕色

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三、清晨对镜观察脸色

洗脸时对着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脸部,看看脸色有没有什么异常,如果发现自己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如脸色带黄,还伴以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型肝炎;如发现眼睛的颜色有所改变,出现充血、浑浊、色黄的情况,那么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如眼睑苍白,则是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如眼角膜出现一圈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如果是30—50岁的男性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四、饮食上的大病先兆

如果在清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并且伴有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倾向;如果吃油腻食物后上腹部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如果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五、耳朵嗡嗡作响

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少饮酒,少吃生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六、手部

观察自己的双手,如果发现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如果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并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如果手背静脉突出,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越加明显,也提示有心脏病的可能;如果手掌泛红,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及内分泌失调;如果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常潮湿出汗,可能有甲状腺的异常;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七、眼睛

眼睛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

小症状隐藏大疾病之八、鼻子

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生活中的身体小细节我们要引起重视,找到原因后对症处理,同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体抵抗力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

冬季养生九个原则要重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2014年大雪节气是12月7日。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正式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这时期天气干燥、湿度较低,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下面我们来看大雪养生的九原则:

一、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二、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四、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五、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六、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七、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八、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九、喝粥调养

冬季起居三三要诀

保健三法

温水刷牙

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冷水洗脸

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冬保三暖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防烫伤

盥洗烫伤

寒冷时,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被窝烫伤

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饼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皮肤改变。

取暖器烫伤

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属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

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结语:本文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看完上面的内容介绍,大家对于如何根据小症状判断隐藏的疾病有没有一点了解了呢?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是等到病倒了才去看医生,这样有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掌握一些养生知识,可以根据一些小的身体症状去发现问题,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才是对我们最好的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