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心病 8大流行的心病人人都逃不掉

来源:网络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没事的时候可以抱着手机一整天,或者是网购成瘾症,几乎不想踏出家门。其实,心理学家说,这些症状都表明,你可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心病”,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具体有哪些“心病”吧。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心病”,高压和忙碌的现代生活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现在和传统心理疾病对应的新型“心病”,正在不断的蔓延,到底是哪些“心病”,我们又要怎样应对呢?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吧。

拖延症

明明知道自己要做某事却死活不想干,今天的活非得拖到明天,甚至不到火烧眉毛绝不动手……你是否也是个“拖延症”患者,每次下定决心要改却屡屡失败?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里博士提出,拖延主要有3种类型:找刺激型、逃避型和优柔寡断型。虽然拖延不算病,但严重时带来的内疚感、自卑感和生活的无序感,会让人异常焦虑。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建议,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比较负责的任务划分成几个小任务,争取一个一个完成,并且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奖励自己一点时间放松。另一方面是要学会消除不必要的干扰,将效率提到最高,比如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关闭自己的手机。

选择恐惧症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我们购物的选择性比较低,但是,时至今日,几乎每件商品都有不同的品牌,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人每天平均要做出大约70个选择,不少人在选择会纠结不已。

武警总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建阳解释说,选择困难症的背后,可能是种不自信或逃避责任的心理。事实上,正如国外谚语所说:“有选择权的人是最富有的人”。许建阳建议,在面对选择时,应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通过对比优劣帮助下决心。

另外,要增强自我安全感,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强迫症

就算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却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而且越想越紧张痛苦。”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强迫症,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学会减弱强迫思维至关重要。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出了一个“15分钟法则”:当出现强迫想法后,努力将强迫行为的发生推迟至少15分钟。以洗手为例,当你又想洗手时,不妨先问自己:“且慢,我真的需要洗手吗”,过5分钟后,再告诉自己“我没有立刻去洗手,好像手也没那么脏”,再过5分钟后,告诉自己“这是强迫症在作祟”,最后5分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

手机依赖症

很多人手机不离身,没带就会有各种不适;聚会时总会下意识地不停翻看手机……手机逐渐“绑架”了我们的生活。有研究发现,美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平均在5小时以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则发现,71.8%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很普遍。

西英俊表示,严重的依赖可能转化成强迫症、焦虑症。对此,日本有关专家介绍了3个远离手机依赖症的小诀窍:一是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如外出别带手机充电器;二是关掉手机信息通知功能;三是设置复杂密码,能让人感觉解锁麻烦。

网购成瘾症

网络购物省时省力,但也导致一些人一网购,就埋没在无数个相关产品链接中。王国荣认为,网络购物之所以会上瘾,主要与网络购物空间的极大极丰富,能为一些精神空虚者提供精神“托养所”;购物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缓解压力,提高人的自信等因素有关。

要想戒这种“瘾”,首先要充实现实中的生活,多创造一些不一样的经历;其次,可以利用一些节点,如喝水、上厕所、打电话等,强迫自己关掉网购网页,离开电脑;再次,看到让你动心的东西时,先考虑几天,如果非买不可再付钱。

晚睡症

“越夜越兴奋。对于早睡觉这件事情我实在是无能为力。”这句话代表了晚睡族的心声。

西英俊说,“晚睡症”不是疾病,却可能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晚睡族往往白天压力较大,首先应学会循序渐进调整生活状态。把每天的工作生活仔细规划逐样完成,然后在睡前“清空”大脑,争取每周提前半小时上床,同时仔细感受早睡带来的充沛精力;其次,增加与外界的交流,给压力一个恰当的宣泄出口。

焦虑症

一项调查显示,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焦虑过。分析说,焦虑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会积累也会消退,是人们面临困难、挑战甚至危险等不确定因素时,内心产生的一种莫名不安、紧张的感觉。

异常焦虑时,我们不妨学会分散注意力,深呼吸几分钟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此外,美国《赫芬顿邮报》最新载文,建议多吃肥鱼、菊花茶、鸡蛋、酸奶、绿茶这5种“最缓解焦虑的食物”。

初老症

年纪轻轻就对新鲜事物失去兴趣,心态消极,不想奋斗, 这种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现象,被称为“初老症”。

在王国荣看来,“初老症”的形成与社会压力太大,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想要逃避的心里有关。事实上,人活着,就必然要承担责任,要克服困难,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生活总离不开困惑和失意的时候,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情、高压的生活,让我们时不时就会被坏情绪笼罩。此时若不能进行心理的排解,压抑的情绪将会危害身心健康!想要找回好心情?快来学会这些小妙招。

克服压力远离“心病”

感受阳光

睁开双眼,感受到阳光的抚摸,会让你立刻感到幸福加倍。

研究发现,获得阳光最多的人,尤其是在清晨,会拥有更好的心情和睡眠。时间充裕?那就在窗前享受早餐吧,以获得更多的阳光,也可以在光线好的地方放置运动器材。清晨在阳光下运动会让阳光对心情、睡眠和警戒的影响加倍。

如果你在无窗的办公室中工作,那么确保一天几次外出感受阳光。白天享受日照更多的人睡眠更好,心情也更好,阳光还会让你保持机警,更富创造力。

浏览照片

当你感觉心情低落,打开家人的相册,或者自己最喜欢的假日留念。这样做的效果比吃巧克力更胜一筹。

音乐和巧克力让多数人的心情毫无起色,酒精和电视可以提升一点点,只有1%;最大的赢家是浏览照片,让人们的心情有11%的好转。

想让自己在工作时有精神头,那么可以在电脑中上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设置成屏保。或者奢侈一点,买个数码相框。

整理

书柜中杂乱无章的书籍,或者厨房的混乱都会让你感到焦虑。

对于某些人来讲,混乱会提醒他们某些应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完成。它会让你感觉像是个失败者。快速应对的方法是:立刻把办公桌的表面或者房间中你经常扫视的地方收拾一下。

四处皆是混乱给人带来更大的不安,除非你有充足的时间,否则不要试图把一切都整理好。相反地,你只需把纸张、书籍和日常生活创造的垃圾摆放好,或者放入收纳筐中。井然有序的错觉足够让你的大脑放松。

运动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给运动,那么它也会让你露出笑容。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更不愿意做运动,因为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拨动那个开关。其实,诀窍在于寻找与心情相吻合的运动。

在你与忧郁对抗时,尝试无需思考的运动。研究表明,即便温和的运动,达到最大心率40%的那些,就可以改善心情了。因此,如果你并不想要赶上那些精力充沛的姑娘们,做一些你喜欢的休闲活动,比如在花园中翻翻土,在公园中散散步。把它当做是精神娱乐,而不是运动。

如果你在生气,寻找可以让你关注的运动。但不要受到跆拳道的蛊惑,把它排除外在,拳头打不走愤怒,相反的,做些可以抓住思绪的运动,集中精神,思考愤怒的原因何在。回力网球、健美操都是不错的选择。学习新的运动也可以让你从失落中解脱出来。

搞笑视频

发自内心的笑可以促成身体内的化学反应,让心情立刻得到改善,缓解疼痛和压力,提高免疫力。

当压力来袭,你感觉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那么让自己笑出声——观看在线搞笑视频,或者先把工作放一放,找个可以给你带来欢乐的朋友聊聊天。另外,留心身边的笑料,击退头脑中的负面思想。

不忘露出笑脸

微笑或者看似开心的笑脸会让你的心情变好。

即便是面部肌肉的变化也会给你带来快乐,良好的姿势也一样。微笑具有这个功能,因为如果你表现得像是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你会感受到正面的社会反应。你会有更多的朋友,人们会对你更好。这些都是真实的反馈。

做好事

志愿者与那些只顾着挣钱的人相比,更幸福。

从自己社区的服务问题切入是理想之选,但是你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做一名社会服务者,或者报名参加慈善活动。志愿活动会促进幸福感,因为它会增加人的同情心,让你欣赏到自己生命中的闪光时刻。

与朋友或邻近聊天

和朋友邻里开心交往会增加幸福感。

邻里朋友对心情的影响比积极向上的兄弟姐妹还要强。研究显示,居住在800米半径内的好朋友能让你的快乐点提升42%。如果你的朋友住得远些,3200米以内,这一数据就下降到了22%——很可能是较少见面的缘故。其他一些研究还发现,与不幸福的人相比,“幸福”人群每年拜访邻居的次数多出七次。

舒缓香气

在办公室燃一支芳香的烛台,驱散工作带给你的紧张。

研究显示,置于橙子香气和薰衣草香气中,会让人的焦虑感明显更低,更积极,更冷静。你可以在身边备一瓶精油,在压力大的日子使用。

开小差

休息,和平,安静和独处也同样会带来快乐。

我们天生需要偶尔开个小差。在忙得发狂时,给自己一点时间:远离办公桌,闭上眼,踢踢腿。想想日常工作以外的事情,比如假日安排。

准备菜肴

做饭带给你满足感。在情感与压力充斥的一天过后,请你径直前往超市,购买食材,在厨房中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做晚饭。

这期间涉及到切菜,整理物品,制作美味佳肴,所有这些都会中和你头脑中的负面情感。

结语:看了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都吓了一跳呢?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点本文介绍的心病吧。小编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多出去走走,看看外边的世界,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工作和琐事之中,这样对于克服心病大有裨益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