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春节养生 7个健康锦囊让你安心过年

来源:网络

在春节假期中,我们都想过一个健康平安、喜气洋洋的春节。但根据北京多家医院在近年来的门诊情况来发信,春节期间也是疾病的高发时期。因此,在春节假期中,知名医生和营养专家分别从节日生活、节日餐桌、衣、食、住、行等角度给大家送回来了“新年健康锦囊”。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一起来分享下在春节期间的7个健康锦囊吧!

私家健康餐桌好过饭馆扎堆

节日生活营养包

在家打造一个健康餐桌

往日诊情:每年春节期间,门诊中因过度饮酒导致的酒精中毒、痛风发作、胃出血的人都很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动植物蛋白:蔬菜:菌藻=1:1:1 荤菜:多选用脂肪含量少的肉类及鱼、虾,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深海鱼、兔肉、羊肉、鹅肉、鸭肉等;蔬菜、主食:可选择平时吃得相对少的,抗氧化能力强及叶绿素、维生素C、纤维素含量高的,如芹菜、芥菜、菠菜、青椒、西红柿、黄瓜、萝卜、薯类、豆类、杂粮等。

总的搭配原则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蔬菜类∶菌藻类为1∶1∶1为宜,既保证了食物的多样化,又满足了口味需求。

葡萄酒和黄酒当“祝酒” 饮酒前适当吃些水果或点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给胃“垫个底儿”,饮酒量适可而止,斗酒、劝酒都有损健康且不文明,自己少喝,也不要使劲地劝别人。相对来说,葡萄酒和黄酒适合做节日餐桌的“祝酒”。葡萄酒有开胃健脾、抗衰老等作用。饮用热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血养颜。不少人喜欢酒水“混搭”着喝,这对糖尿病和痛风者的危害较大。还有一些人喜欢边喝酒边“吞云吐雾”,烟碱溶解在酒精内,在胃中很快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可加速中毒过程。

剩菜少点少打包 餐餐都吃新鲜的饭菜最好,既安全又营养。如果有吃剩的煎炸食品,如炸虾、炸鱼、炸鸡等,再次食用时,可再过一次油,并与新鲜蔬菜搭配吃。新鲜蔬菜中维C含量丰富,维C是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减少油脂中过氧化物对人体的伤害。而剩蔬菜则一定不要再食用。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食用过多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及昏迷等,若抢救不及时,则易造成死亡。

推荐饮料

生姜柚子汁

制作方法:先将只柚子剥成瓣粒,然后绞成汁。取生姜5片也绞成汁,加入柚子中,搅拌均匀后即可饮之。

适用范围:减轻肠胃负担,减少酒精损害,补充维生素、止呕解酒。

美容包

充分休息皮肤才有光彩

往日诊情:春节假期期间,作息时间不规律、熬夜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诱发春节长假后“节日综合征”高发的主要因素。

不能保证充分的休息皮肤很难有光泽。脸部表情肌在清醒时长时间不自觉紧张收缩,如果没有睡眠时间的调节,就容易使皱纹加深。因此,充分放松与休息对于这些皱纹的改善程度,绝对不可小觑。所以春节期间爱美的女性朋友也最好保证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

不同的肤质的人吃不同类型的食物,要了解自己适合吃哪些食物,以免春节期间胡吃海喝,诱发小痘痘。

油性皮肤的人:饮食宜选用具有凉性、平性食物,如冬瓜、丝瓜、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莲藕、黄花菜、西瓜、柚子、银鱼、鸡肉、兔肉等。少吃辛辣、温热性及油脂多的食品,如奶油、奶酪、奶油制品、肥猪肉、羊肉、狗肉、花生、核桃、桂圆肉、荔枝、核桃仁、巧克力、可可、咖喱粉等。

中、干性皮肤的人:宜多食豆类,蔬菜、水果、海藻类等碱性食品。少吃鸟兽类、鱼贝类酸性食品,如狗肉、鱼、虾、蟹等。

多吃蔬菜排毒美肤 总体来说要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蔬菜里的碱性无机盐如钙、钠、钾、镁等含量较高,能使体内碱性物质充足。节日中,肉类等酸性物质摄入过多,蔬菜能起到中和作用,使血液维持在比较理想的弱碱性状态,从而保证皮肤光滑滋润。像冬瓜、竹笋、白萝卜、大白菜等蔬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叶酸,食入体内后可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来洁净血液和皮肤。同时,还能降低胆固醇,有利于血管弹性的运动。

看电视打牌,每小时运动

正骨包

往日诊情:春节朋友相聚,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打牌是很多人的主要娱乐方式,甚至通宵达旦,结果许多人的颈椎病、腰椎病就犯了。还有外出旅游的,长时间坐车,发生急刹车时,颈椎、腰椎等也属于较容易受伤的部位。

两个小动作护颈护腰 颈部位置与颈椎承受的压力关系密切,颈部前屈颈椎的压力会随之逐步加大:头部每向前移动1英寸,颈椎压力会随之加大1倍。长时间低头可造成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松弛和劳损,影响颈椎稳定。

对于腰部,研究表明,平卧时压力最小,站立次之,坐位压力较大,且随着腰部前屈增加,压力加大。所以长时间弯腰坐着也可能导致腰部劳损。过节期间,打麻将、看电视的时间都不要太长,以2-3小时为宜。建议每小时要站起来活动活动颈、腰部。

颈部肌力锻炼:双手指交叉置于枕后,手臂用力向前,颈部用力向后头手较劲,坚持1-2分钟,有利于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力。

腰部锻炼:站起来,双手扶腰,腰用力向后伸,同样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力的作用,还有向前推挤椎间盘,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还要注意保持正常坐姿,不要弯腰驼背,长时间坐着腰部靠背放一个小枕头,以减轻腰部的压力,防止腰痛。

长途旅行带个颈枕 许多人春节要长途旅行,有腰椎病的朋友坐车时应在腰部垫一小枕头,这样可以预防腰部劳损。

有颈椎病的朋友乘坐飞机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上时要戴颈枕以保护颈椎,防止颈椎外伤,严重外伤可能导致脊髓损伤而致永久瘫痪。

爆竹炸伤要保存断肢

急救包

往日诊情:每年春节期间,急诊中都有很多人尤其是孩子被烟花爆竹炸伤,甚至造成失明、毁容等严重后果,较轻者为震出耳鸣等问题。

古代传说“年”是一种凶狠的“怪兽”,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这个“怪兽”有剧毒。第一种毒就是“食物中毒”———如典型的扁豆不熟造成中毒,海鲜和冷饮引起食物中毒;第二种是一氧化碳中毒,如在包间里吃火锅易出现炭燃烧不充分导致中毒昏厥。三是酒精中毒,这类毒素除了酒精本身会伤害人体健康之外,还会因为醉酒引发一系列的意外伤害事件———导致车祸发生、醉酒后呕吐物回流导致窒息,感冒发烧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期间饮酒导致乙醛中毒等。

因此过年期间餐桌上的食物一定要“熟透”,在有“炭烧”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饮酒适量。

其次,这个“怪兽”有巨大的爆炸冲击力。在往年的春节期间被爆竹炸伤的人中,有很多人会因为第一时间自我救治不科学而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被爆竹炸伤眼睛,千万不能用手去搓揉,避免一些爆炸带来的碎屑、玻璃渣,二次伤害角膜,应马上用干净的毛巾遮挡起来到医院急救;如果不幸出现手指等部位炸断,应在第一时间内用干净的器皿将断肢密封起来,以最快的时间到医院,在6个小时之内还是很有可能接上的。

第三,这个“怪兽”还会带来意外伤害。如节日筵席上,老人和孩子边吃饭边说话,甚至叫喊,很容易出现食物呛入气道。

这时除拨叫急救电话外,在等待的时间内可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其腰部,间断向被救人的胸腹部上后方用力挤压,让患者体内产生气流冲击将异物排出。

欢度佳节更需“暖心润肺”

特殊人群暖心包

家里备些急救药

往日诊情:春节“护心”最重要的就是要破除一些错误的观念———“大年三十不就医,大年初一不吃药”,很多人认为过年就医就会导致一年都不吉利,而不少人则怕这时就医打扰家人的过年兴致,因此即使出现了心血管疾病症状,也一直忍着不去医院,我每年在急诊都会看到这样因为“拖”而耽误最佳救治的病例,非常可惜。

因此,我要特别提醒如果在春节期间出现胸痛,在服用硝酸甘油后持续了20-30分钟不缓解,就必须上医院诊治。因为对于突然心肌梗死等病症来说,在发病的3个小时之内是最好的救治时段,如果超过12个小时,医生能采用的救治方法也不多了。

春节期间,对于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或存在高危因素的人来说,首先切忌暴饮暴食,饮食油腻,否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

其次是不能过量饮酒,因为饮酒会导致血压增高,但可适度饮用一些葡萄酒;

再次是要注意生活不能太不规律,过度疲劳、兴奋都会导致血压不正常,也会导致斑块出现破裂。对很多老人来说,全家团聚、儿女绕膝,常常是他们情绪最高涨最激动的时候,但越是这时候越注意要自我控制情绪。

家里也要准备些必备物品。首先是硝酸甘油类的急救药物,出现问题时可立刻舌下含服。

对从没服用过硝酸甘油的人来说,第一次不要站立服用;家中备好小的氧气瓶,在急救车来之前,给病人吸氧,以做好家庭急救;备好血压计等测量用品,在节中也要坚持每天测量血压,注意选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比较准确。

家中成员最好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当病人出现抽搐等情况时,在急救医生来之前,持续进行胸部按压。

美味皆可尝,但要适量

往日诊情:对于老糖友来说,春节可真的是个“年关”。生活节奏被打乱、饮食丰富的诱惑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血糖产生不良的影响。从往年春节的急诊情况来看,都会出现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利而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病例。

春节期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实各种美味佳肴都可以略作品尝,但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具体来说,在饮食方面,很多美味佳肴都可以品尝,但要注意清淡,三餐尽量准时。

特别要提醒的是,春节期间,家里都会准备很多零食,一边聊天一边吃零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食过量,从而影响对血糖的控制。

敬烟是一种“传统礼仪”,但对于糖友们来说,不能因过节而放松警惕,尽量少待在烟雾缭绕的室内,因为吸烟可使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在生活节奏方面,娱乐一定要适度,在长时间的酒宴、打牌、熬夜之后,第二天早晨的血糖肯定会出现升高,因此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生活规律改变不能过于剧烈,同时“情绪紧张”、“过度兴奋”都会导致血糖波动。

节日期间应酬多、节目安排多,但不能因此忘记“打针吃药”———控制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避免因此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综合征;很多糖友家中都有电子血糖仪,在春节期间也不要忘记进行血糖监控;在天气较为寒冷,室内外温差很大的时候,糖友要注意预防感冒,如果患上感冒,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常规用药。

春节更要防流感

润肺包

往日诊情: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如果呼吸道出现问题就太让人不爽了。所以这个时候关键是要预防流感,从我们往年春节门诊的情况来看,流感的就诊率会明显提升。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往往会引起高烧、并伴有全身性酸痛和呼吸道感染。

对于一般的感冒,大家都会自行买药治疗,但如果是流感,就要到医院治疗,避免因自行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家里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尤其是在人多时,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注意进行室内的加湿,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避免过度干燥降低呼吸系统的防御能力。

对于哮喘患者和慢阻肺老病友来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都要注意携带药品,不能随意停药。

聚餐时:注意对过敏原的筛除,不能因为在外做客就忽略这一点;同时要尤其注意环境的影响,不要长时间待在较为封闭的、有人抽烟的房间里,避免二手烟雾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娱乐时:不要到燃放鞭炮的地方去,当室外燃放鞭炮时,注意关闭门窗,因为爆竹燃放所产生的气体刺激性非常强,很容易诱发或加剧哮喘、慢阻肺患者的病情。

做饭时: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时,注意对油烟的控制,不要让油烟进入居室区域。

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如果患上感冒,不要擅自用退烧药品,因为这类药品很容易引起哮喘发作。老病友应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餐馆等。

春节健康不休假衣食住行有妙招

穿着上要注意保暖,避风防冻,以免感受风寒外邪,引发感冒、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人、小孩、一些经常怕冷、易感冒的人群,更应该注意多穿衣保暖。晚上阴冷,睡觉的时候要盖好被子。

春节应酬多,亲友团聚丰盛的美食,开怀畅饮、大快朵颐。但应该注意到,春节是冬春交接、冬末春始的季节,也是胃肠疾病高发的季节,饮食上必须要有所节制,减少“肥、甘、厚、腻”食物,尽量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饭桌上喝酒要有度,切忌过量饮酒。

利用春节休假期间,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不同体质的人还可以进行适当饮食调养。阳虚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羊肉、猪肚、带鱼、麻雀肉、鹿肉、黄鳝、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

春节时令,仍适宜早睡晚起,但不要窝在家里睡懒觉、上网、看电视、打牌,不出门。呆在家里,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通风;不要把家里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应保持空气对流,预防病菌滋生传播。

春节长假期间,居家生活两大忌:

一忌熬夜。许多人都有守岁的习惯,有的人通宵达旦地搓麻、唱卡拉OK、上网、看电视,这样做很伤身体,也打乱自己的生物钟。

二忌补睡。一些上班族、白领们平时工作忙碌,没时间睡懒觉。趁放长假“补觉”,蒙头大睡,晚上睡、白天也睡,甚至连早餐、午餐也在梦中解决了。“其实这样补睡,对体能恢复没有帮助”,“生物钟被打乱,日后可能加重睡眠障碍!”

合适的做法是,“早睡晚起”,收阳养阴。早睡,以晚上10点左右较合适,老人、小孩还可以适当提前。

晚起,是指睡到太阳升起时,这是大地的阳气上升、阴寒散开,也就是早晨7点钟左右。”

春节出门旅游,不仅是种时尚,更是调养身体的好办法。出门旅游,要注意些什么呢?四点建议:

1、旅程不宜安排过紧过密。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舒畅情致、调节生活,不是比赛谁去的地方多。以游完景点,人感到舒适、不疲倦为准。旅游比平时上班还累,身体得不到调整,那还不如不去。

2、旅途饮食要特别注意。各地人土风情、饮食习惯、各不相同,不熟悉的食物,没有把握的食物,尽量不吃、少吃或尝尝,以免病从口入。常言道,水土不服,其实就是这些食物不适合您的体质

3、出门求己自备常用药。春节寒冷、多风、兼有湿,风寒感冒、咳嗽和腹泻是常见病,可以适当自带一些药品,如:小柴胡冲剂、藿香正气丸、清开灵、黄连素、活络油、止血贴等,还是很有帮助的。

4、心态平和才能旅途快乐。花钱出门旅行,旨在疏缓压力、陶冶情操、情景交融、赏心悦目。出门在外,陌生地方,各地朋友,难免有些误会碰撞,如果心态没有摆正,很容易动怒伤神,失去旅游的价值。

结语:通过上文,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春节期间知名医生和营养专家送来的“新年健康锦囊”,还让我们了解了春节期间衣、食、住、行的妙招,让我们大家在春节期间能健健康康,欢欢乐乐的过一个喜气洋洋的春节!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