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春季养生10大秘诀 你知道几个

来源:网络

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下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我们蛰伏一冬的身体也开始跃跃欲试,盼望着身轻体健,开个好头。《生命时报》独家推出"春季养生拍手歌",我们不妨跟着儿时熟悉的节拍,在欢快的歌谣中,轻松学习养生之道。

你拍一,我拍一,春季养肝排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少酸略甜好滋味。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部位别太单。

你拍四,我拍四,夜卧早起莫贪迟。

你拍五,我拍五,防风透气清内毒。

你拍六,我拍六,披发缓行气血流。

你拍七,我拍七,展腰配合深呼吸。

你拍八,我拍八,捶背提肛阳气发。

你拍九,我拍九,踏春登高吼一吼。

你拍十,我拍十,听点音乐调情志。

你拍一,我拍一, 春季养肝排第一

养生也讲轻重主次,春季首先要护肝。中医认为,"肝属木,应于春季"。春季万物生长、树木枝条伸展,与肝气的升发正好相对应,此时,肝承担的工作最多,自然需要重点呵护。

"肝主疏泄"、"肝藏血",它影响着气机升降和血液运行,肝气通达,就会身体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人卧则血归于肝",按时就寝、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的最好办法。不要因为天气好了或者趁着年初冲业绩,熬夜加班、通宵玩乐等。其次,部分地区天气较干,要注意多喝水,帮助滋阴润燥、舒肝养血,促进新陈代谢。最后,烟酒会让肝超负荷工作,要尽量远离,少吃油腻、辛辣食物,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

你拍二,我拍二, 少酸略甜好滋味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虽然五味里"酸味入肝",但是,由于春季肝气本来就旺,如果一味贪食酸味,肝气升发过于亢盛,可能克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因此,此时要注意补益脾胃。

"甘味入脾",春季饮食以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如谷物里的大米、小米、燕麦、糯米、黍米等;蔬果里的山药、南瓜、红薯、胡萝卜、莴笋、白菜等,都是"天然甜"的甘味食物。此外,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平时经常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甚至形体消瘦的人,不妨熬点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等。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部位别太单

"春捂秋冻"的老话每个人都听过,可真正做到的人却并不多。早春乍暖还寒,应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掉厚厚的冬装。特别是以下3个部位,着装不能太单薄。

第一,脖颈。颈部随意暴露在外,受寒后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诱发或加重颈椎病。外出最好戴上围巾,帮助抵御风寒。第二,腰腹。腰腹部前有"神阙"(肚脐),连接人体诸经百脉,后有"先天之本"肾脏,受寒后极易影响全身气血。因此,春季要尽量少穿低腰裤、短夹克等,必要时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第三,腿脚。很多女性开春后早早穿上了裙子、短裤等,使下肢易被寒气偷袭,诱发抽筋、疼痛等不适。春季不要过早暴露"美腿";感觉腿脚发凉时,最好起身走动一会儿。

你拍四,我拍四,夜卧早起莫贪迟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应"夜卧早起"。提醒人们根据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与冬季相比,睡觉稍晚一点,起床要早一点。

这是因为,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白天变长,晚上变短,正值天地之气相交、生命繁茂生长之时。此时,人体也要顺应自然,相应延长活动时间,保持生机盎然的状态。当然,这里的"夜卧"是相对秋冬的作息时间可稍晚一点,但也要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每天至少保证6~7个小时的睡眠,让五脏六腑特别是肝脏得到良好的休整,而不是熬到夜深才睡觉。

此外,夜卧早起也提示大家不要睡懒觉。春天应肝木之气,喜条达而恶抑郁。睡觉时间过长,不利于肝气的升发,人反而容易出现"春困",引起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经过一晚优质睡眠过后,跟着太阳一同起床,有助于阳气的提升。

你拍五,我拍五, 防风透气清内毒

春季以"风"气为主。这个季节虽有微风拂面的惬意,但也少不了狂风大作的沙尘。《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把风邪列为引起疾病的主要外感因素之一。

多风的春天,大气流动加快,容易侵犯呼吸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作,并传播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源,以及致病微生物。因此,外出活动时要避开风口,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时可戴上口罩。

需要提醒的是,防风并不是指紧闭门窗不透气,而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可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2~4点,气温和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开窗1~2小时。平常也可以到空气清新的郊外、公园里,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排出身体里的郁热之气,帮助身体吐故纳新,清除堆积的"垃圾"和"毒素"。

你拍六,我拍六, 披发缓行气血流

《黄帝内经》强调,春季养生适宜"广步于庭,披发缓行。"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不停地向外、向上发散,而"头部为诸阳之会",头发和衣着会对阳气升发产生影响。

很多女性喜欢把自己的头发紧紧扎起来,显得清爽利落。可到了春天,发型要适当调整。要想帮助阳气升发,最好"披头散发",使头部和外周皮肤处在舒缓、放松的状态,使情志舒展、气血畅通,让整个人充满生机,与春天的气息相呼应。头发扎得太紧、太繁复,还可能牵拉到神经和血管,引起头痛等不适。披发的同时,可用手指梳头,刺激头部的穴位和反射区,有助于疏通血脉,调节大脑功能。

同样的道理,衣着也不宜过紧。春季的着装要以宽松、透气为主,尽量少穿过紧的塑型衣、紧身裤等,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同时抽空到户外散步,帮助舒活筋骨、通畅气血。

你拍七,我拍七, 展腰配合深呼吸

春季,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养生转折点。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介绍说,有一个很简单的日常保健方法--伸懒腰。

起床或劳累时伸个懒腰,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感。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此时若尽力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伸懒腰后,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不仅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唤醒"了大脑和五脏六腑,对全身都有保健效果。

伸懒腰也有技巧,身体要尽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可能地吸气;放松时,全身松弛,尽可能地呼气,锻炼效果会更好。经常做这一动作,还可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延缓衰老。

你拍八,我拍八, 捶背提肛阳气发

"养阳"是春季养生的关键,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了两个简单方法。

捶背: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脏腑腧穴,经常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舒筋活血。他人握拳叩击或用捶背棒自我操作均可,注意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保持节奏感,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

提肛: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可平躺床上,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吸气的同时,用力提起肛门及会阴部,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5秒钟后,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要慢慢放松。一紧一松,做10次左右。

你拍九,我拍九, 踏春登高吼一吼

春季郊游踏青,最适当不过。身处户外,满眼的绿色是肝脏和眼睛的"最爱",还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时极目远眺,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放松颈部肌肉,有利于保护和增强视力,预防颈椎病。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还可清心肝之火,散内结郁热,有助于各个脏腑的保养。

如果有机会,不妨登高吼一吼,像老虎那样咆哮几声。"肝在声为呼",在山顶、山坳或空旷地大声呼喊,有助于呼出浊气,促进气机交流。虎啸时,注意要仰面朝天,双臂上举,全身放松,使足力气放声,声音由低至高,尽量延长尾声,以利吐净秽气。

你拍十,我拍十, 听点音乐调情志

春季欣欣向荣,我们也应保持心情舒畅,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不妨利用春季大自然的"发陈"之际,宣达阳气,解开情绪郁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可与孩子、亲人一起,喂养小动物、帮助他人等,感受生命的纯真和美好;面对烦心事,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钻出牛角尖;见到左邻右舍主动打个招呼等。此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音乐疗法门诊副教授李靖建议,音乐也能对情绪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春季,五音为角调,对应五脏是肝,对于有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情志抑郁的人,可以听些积极向上的阳韵音乐,如《喜洋洋》、《步步高》等,有助于补益肝肾、散寒解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时,听听《二泉映月》等舒缓的音乐,有助倾泻肝火、平肝潜阳。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