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肾癌饮食 高脂肪等饮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来源:网络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只有出现血尿、疼痛、肿块三大肾癌典型症状时才去医院看病。殊不知,这些患者的病情往往已经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长期吸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易致肾癌

肾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走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肾癌发病率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飞速增长,已跃升至常见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的第二位,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肾癌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肾癌发病的增速如此之快,与长期吸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曾经有国外研究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拥有20年以上吸烟史或者被动吸烟史的人,肾癌的发病率要比没有这些情况的人高出2.18倍,而肥胖,多食乳制品、动物蛋白、脂肪、咖啡以及少食水果和蔬菜也是肾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此,想要远离肾癌“侵扰”,普通大众首先应该做到戒烟。其次在生活中保持膳食的均衡,切勿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平时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果蔬,提高自身免疫力,建立起一道防癌抗癌的绿色屏障。此外,在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抽出时间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只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减少肾癌发生的几率。

血尿、疼痛和肿块并称为肾癌的“三联征”

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血尿、疼痛和肿块并称为肾癌的“三联征”,约40%的肾癌患者会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有血块形成时可出现肾绞痛、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约10%-40%患者当肿瘤较大或位于肾下极时可触及到肿块,有时是唯一的症状;而疼痛可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因肾包膜张力增加或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肿瘤出血致肾被膜下血肿也可出现钝痛或隐痛,肿瘤侵犯临近组织器官如腰大肌或神经可引起持续而严重的腰背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0%-40%。因此建议有相关表现的患者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其实,大多数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三联征俱全者仅占10%左右,并且往往这时也是肿瘤晚期。而临床上40%以上的肾癌是因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而偶然发现的,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大部分为早期病变,预后良好。此外,有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约2%-3%的患者出现精索静脉曲张或腹壁静脉扩张。约10%患者以肿瘤转移所致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状就诊。

【温馨提示】每年做一次B超

有统计显示,男性肾癌发病率是女性的2至3倍,这可能与男女生理特点不同以及肾癌的发病原因有关。因此,为早期发现肾癌建议:年过40岁的男性应坚持每年进行肾脏B超检查,尤其有不良生活方式和肾癌家族史的男性更要注意。

目前,临床上至少有60%以上的肾癌患者是因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而偶然发现的。如果B超发现肾脏有异常或有囊肿,应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

此外专家表示,近年来对于晚期或是复发的肾癌,随着医学科学进步,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对于局部晚期或是转移而不能手术切除的肾癌患者,将来也一定能长期带瘤生存并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肾癌无需“谈癌色变”。

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学术名词全称为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的肿瘤和肾盂肿瘤。早在1883年德国的病理学家Grawitz根据显微镜下看癌细胞形态类似于肾上腺细胞,提出肾癌是残存于肾脏内的肾上腺组织起源学说,故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书籍中将肾癌称为Grawitz瘤或肾上腺样瘤。直到1960年才由Oberling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提出肾癌起源于肾的近曲小管,才纠正了这个错误。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各不相同,总体上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我国试点市、县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显示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8年已经成为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0位。

肾癌的病因未明。已经明确的与肾癌发病相关因素有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有关。

近些年来,大多数肾癌患者是由于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这些患者占肾癌患者总数的50%~60%以上。有症状的肾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少数患者是以腹部肿块来院就诊。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20%~30%的患者可由于肿瘤转移所致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状就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