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调养10个穴位让你五脏获得“新生”

来源:网络

人体的五脏,即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互相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医中认为五脏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共同配合,从而支撑起整个人的生命活动。其中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肃降,肾为先天之本。可以说人的五脏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人造成根本性的伤害。下面就为大家推荐10个穴位,帮你轻松调养五脏。

一、调养心脏

1、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心就是指心脏,俞意思是输注,指的是心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地方,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这个地方输入膀胱经中。心俞穴在上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方,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地方。自己找的时候从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下缘旁开2个横指处就是心俞穴。心俞可以宽胸理气、通络安神,以拇指顺时针直接按压,每天2~3次,每次60~80下即可养心安神,可以缓解心静气促、心绞痛、失眠、健忘等症状。

2、内关穴

内关是心神卫士,穴位在前臂内侧要处,犹如关隘,因而叫内关穴。常按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对心痛、心悸、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可治疗失眠、癫痫、高血压、哮喘等病症。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往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找穴时,微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处向上量3个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的地方就是内关穴。每天以一只手拇指按压另外一只手内关穴,10~15分钟,再交替按压即可。

二、调养肝脏

1、肝俞穴

肝俞穴同样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肝气转输后背体表的地方,主治肝炎、目视不明、痛经、眩晕、腹泻等症状,能够疏肝利胆,理气明目。肝俞穴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找的时候以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和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2个椎体,下缘旁开2个横指的地方就是肝俞穴。按摩时以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力道由轻至重,每天做10~30分钟为宜。

2、太冲穴

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要穴,主治失眠头疼、肝炎、闭经等,能平肝泻热,舒肝养血。太冲穴在足背,第1和第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找的时候沿着足背第1、第2跖骨间的横纹向足背上推,感觉到有一凹陷处就是。经常按双脚太冲穴可以帮助缓解烦闷、焦虑等症状,帮助清肝火。

三、调养脾脏

1、脾俞穴

脾俞穴主治腹胀、呕吐、腹泻、小儿发热、小儿咳嗽等症状,能健脾和胃,利湿升清。脾俞穴位于下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方,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位置上,找的时候以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上缘旁开2个横指的地方就是脾俞穴。按摩时以两手拇指按摩1—3分钟即可。

2、太白穴

太白穴主治脾胃虚弱、胃痛、腹胀、腰痛、肠鸣,能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太白穴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找的时候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就是太白穴,按摩的时候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按,每次2—3分钟即可。

四、调养肺脏

1、肺俞穴

此穴是肺气转输后背体表的穴位,能够宣肺解表、清热理气。此穴位在上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找的时候低头屈颈,在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3个椎体,下缘旁开2个横指处。按摩肺俞穴时以手掌反复摩擦,就可以很快的缓解哮喘、咳嗽、耳聋、小儿感冒等症状。

2、太渊穴

太渊穴属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的意思是经气深如潭水,这个穴位主要可以通调血脉,让气血畅通,止咳化痰,对于肺炎、神经性皮炎、脉管炎等症状都有治疗作用。此穴在腕部,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找的时候掌心向上,腕横纹外侧摸到桡动脉,桡动脉外侧就是太渊穴。此穴适宜用拇指指腹点按,每次按3分钟即可。

五、调养肾脏

1、肾俞穴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常按此穴可以益肾助阳、利水强腰。该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找的时候按照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每天以两手指点按肾俞穴100次左右,出现酸胀感即可。

2、京门穴

京门是补肾大穴,穴位是肾气出入的门户,常按京门穴可以补肾通淋、健脾温阳,对腹胀、腰痛、尿黄、肾炎等症状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此穴在上腹部,第12肋骨游离端下际。按摩时以指节揉按,以稍有痛感为宜。

结语:五脏是人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中心,身体中绝大多数的代谢过程等都要经过五脏。确保五脏的健康,才能根本性的保证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经常通过按摩的方式刺激相应的穴位来保养五脏,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上面提到的这10个穴位,能够帮助到大家。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