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三伏灸的操作方法 不同人群不同灸法

来源:网络

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很多市民在夏天的时候都会选择进行三伏灸,三伏灸就有养生治病的功效,但是很多在操作的时候都存在很多的误区,那么你知道三伏灸的正确的操作方法吗?接下来一起跟随小编学习一下吧!

成人和孩子的操作方法是不相同的,所以在使用三伏灸一定要注意,不同的人群使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一起跟随小编去看一下吧!

选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

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疱,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贴药后须注意事项折叠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戒食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三伏灸其实也就是有些医院说的冬病夏治,每个医院的三伏灸配方都会有所差异,需看具体情况用药,一般来说这些针、灸类的治疗方法都属于中医,可以去中医院针灸科咨询一下。

三伏天指的是夏至过后第三、四个庚日及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此时为温煦阳气,是祛散寒气的最佳时机。一些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如能在此时进行天灸治疗,对于预防这些病在冬季的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三伏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其选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治疗,所以称为三伏灸。天灸则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北宋年间,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种疾病。目前最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哮喘的发作与肺、脾、肾三脏有关,三伏灸选取相应的背部俞穴如肺俞、脾俞、肾俞,再加上大椎、定喘、百劳等能发挥平喘、补肺、健脾、益肾作用的穴位来进行。

三伏灸的具体方法是:选取麻黄、元胡、白芥子、甘遂、细辛、麝香等药物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双侧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贴3-6小时,儿童给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农历节气“夏至”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第六或第五庚日为末伏.、

贴药10小时内不能冲冷水澡

据悉,三伏灸所用的药物为膏状,由传统的药物加工改良后制成。使用时以胶布将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不同。成人一般贴3-6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灼痛感,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以及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中药穴位敷贴注意中药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只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要注意的是,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结语:以上就是若悠网为您总结的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知道在使用三伏灸的时候该怎么操作了吧,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养生的功效,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