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这样上厕所的人肾脏越来越好

来源:网络

排泄是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是将人体内循环和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如不能及时消化的食物、代谢出现的废水、呼吸产生的废气,排出这些废物的过程也是一种排毒的过程。但是如何在排泄的时候做到养肾作用呢?如果在这过程中做一些事情是不是可以起到养肾效果呢?

今天,我们就一同了解如何上厕所才能有助于肾健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从细节方面补肾养生。

一、上厕所做什么对肾好

叩齿

叩齿一直是中医里的养生方法,可以延年益寿,固肾。在中医看来去厕所排泄是一种肾气流出的过程,而叩齿可以固肾精。其实,这是存在一定道理的。

首先,肾的好坏会在牙齿上得到体现,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丈夫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这里的真牙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智齿,受到肾气的影响,男子在24岁左右,真牙出现,并且牙齿齐全。反之,到了老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所以,肾的好坏在牙齿上得以体现,叩齿是对肾的一直保健。在《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也提到了“齿者,肾之标。”

其次,牙齿不仅仅是肾好坏的体现,也是人体健康与否的一个标志,所以有“百物摄生,莫先固齿”这样的说法。

肾主水,主骨生精。而肾在液为唾,所以叩齿产生唾液也是一种固肾养精的方法。

所以,提倡在小便和大便时候咬牙切齿,闭口不言,这样可以固齿养肾。而从科学角度来看,上厕所时候少说话可以减少细菌的进入人体,更利于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上厕所不可以“恋战”,上厕所速度快说明肾气足,大小便通畅。而且可以避免在厕所待久了吸入过多的含有氨气、细菌和病毒的气体,这样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二、如何从细节养肾

上面我们提到了如何在上厕所的时候进行补肾,肾虚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所以想要养肾和补肾,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从很多细节着手。下面,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

1.腰

在中医看来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所以一旦肾虚就容易出现腰膝酸软、腰痛或关节痛。同时,如果常出现腰痛的现象,可以考虑是肾虚。而想要肾越来越好,那么腰部的保护很重要。

对腰部的保护

护好腰也是在保护肾,腰部不宜受凉,一旦腰部受凉则肾也容易受凉,风寒外袭则容易引起肾阳受损,出现肾虚。

首先,女性要少穿露脐装,而男性如果肾不好,在冬季于要少穿夹克。这样寒气则不容易进入肾府。

其次,要给肾驱寒。如果寒气已经入侵肾府,那么驱寒也是在养肾。驱寒是中医里的手法,可以采取拔罐、热盐敷等方法。

另外,冬季养肾还要注意避免腰的受伤,如提重物、搬运等,这些活动都要在身体筋骨活动开之后再进行,不然也是对肾的一种伤害。

2.脚

“寒从底来”这句话我们听过,寒气从脚部入侵身体,自然也会伤害到到肾。同时,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脚部有对应的穴位和区域。脚上的涌泉穴和太溪穴又是两大补肾要穴。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肾“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同时,《九针十二原》也记载“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所按摩脚部也是一种补肾方法。

对脚的按摩

首先,泡脚是变相的按摩和刺激脚部穴位,起到补肾作用。每晚的的戌时也就是7-9点是肾气比较弱的时间,这个时候泡脚,热水刺激脚部,可以提高肾气。

其次,按摩脚部的涌泉穴和太溪穴也是一种补肾方法,平时可以搓脚心和揉按太溪穴。但是任何一种中医保健方法都需要长期坚持,而且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所以要坚持将这些养生方法变成习惯。

3.耳朵

中医对耳朵和肾的理解是:肾开窍于耳,这也是最基本的中医理念。在《灵枢·脉度篇》中提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所以,耳朵的好坏也关系到肾,保护和按摩耳朵也是一种养肾方法。

对耳朵的按摩方法

首先,可以搓耳朵。搓耳朵是冬季最简单的养肾方法,一方面有助于肾气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增强耳朵的御寒能力。

其次,可以提拉耳朵。提拉和捏揉耳朵也一种保健手法,可以补肾气。

4.头发

肾开窍于耳的下一句是肾其华在发,所以头发也是观察肾脏是否健康一种途径。头发花白、灰白或枯黄等,这些都是肾虚表现。而适当的按摩头皮,也是一种养肾方法。

按摩头皮的方法

首先,可以常梳头,利用梳齿刺激和按摩头部皮肤,起到补肾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起到缓解压力等作用。

其次,可以利用手指按摩头皮。五指成梳,边梳理头发边按摩头皮,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血和平衡阴阳。

所以,冬季里养肾的方法有很多,不仅限于食物一种。

结语:肾好不好关系到人体的生长、生殖和发育,而补肾养肾的方法有很多,不仅仅是冬季的美食。上文我们简单的提到了一些日常补肾的小方法,如厕时叩齿,日常生活中按摩腰部、泡脚、搓耳朵和梳头都可以起到补肾气的效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