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春捂”把握好这三点方能保健康

来源:网络

正月转眼就要过去了,虽然说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但是冬天还没有完全离我们而去。在这样的换季时节,温度忽高忽低,感冒、过敏、关节炎等常见病也很容易找上门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我们在早春时节应该如何“捂”才能守护健康呢?

春捂的原则有哪些

一、春捂的时间

“春捂”虽然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但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早春时节,气候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要让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周围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不注重春捂的话,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进而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春季传染病。

春捂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么春捂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呢?是不是整个春天都要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呢?其实不然,春捂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我们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及时增减衣物。

一般来说,如果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差8℃以上的话,我们在早晚就要增加衣服。如果气温低于15℃,就一定要多穿衣服,把自己给“捂”好了。当连续几天的最高气温都高达15℃以上,那么我们再“捂”一个星期就可以了。

早春时节,春捂主要是观察最近的天气变化,同时春捂也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可以适当冻一冻,而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受不了寒冷的刺激,平时要记得多穿点衣服。

二、春捂的重点部位

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了,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脱去了厚重的棉衣棉裤,穿上了轻盈的单衣,出门也不会戴帽子、口罩、围巾和手套。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科学的,如果早春时节不“捂”的话,很容易引起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侵体。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并不是身体的每个部位都需要裹得严严实实的。那么,春捂的重点部位有哪些呢?

1、头部

很多人到了春天,出门就不会再戴帽子、围巾和口罩了,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其实,在早春时节,我们一定要做好头部的保暖工作。头部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人体内的热气和阳气也特别容易从头部散发出去。

大家在出门前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选择是否戴帽子,出门最好戴口罩。因为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空气中的灰尘、过敏源比较多,戴口罩不仅可以保暖身体,同时也能预防传染病。

除此之外,我们在洗完头以后千万不要出门,至少要将头发吹干以后才能出门。很多人觉得,任由湿漉漉的头发在春风中吹干,是件很惬意的事情。让湿头发自然干,不仅会损害身体内的阳气,同时也会引起头痛、感冒等症状。

2、手

说到双手,它对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双手和五脏六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很多人在寒冬腊月不注重手部护理,于是手上长了冻疮。到了初春,他们就把不想戴手套了,这样手上的冻疮就会迟迟不痊愈。

因此,早春时节我们也不要忘了做好手部的保暖工作。只有双手感到温暖,全身的气血才会顺畅,身体也不易生病。另外,手腕上有个神门穴,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元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一定要做好手部的保暖工作。

3、腰部

中医上讲究这样一句话,腰为肾之府,而人体阳气的根本在于肾脏。因此,春捂的关键就是要捂好腰部的位置。如果腰部经常受到寒气的侵袭,那么腰部就会感到酸软,还很容易出现肾脏虚亏的症状。

要想“捂”好腰部,我们在早春时节最好不要穿露脐装,不要让腰部受到寒气的侵袭。平时也可以多多按摩腰眼,这样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三、春捂的穿衣原则

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天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到了暖和的春季,他们穿衣只追求“凉爽”这个目标。年轻人爱打扮,追逐潮流,这本来没有什么错。但是,在早春时节最好不要忘了“春捂”,穿衣的原则要遵循“下厚上薄”,这样的打扮既不失时尚,又保留了温度。

结语: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我们一定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和天气的变化,做好“春捂”的工作。春捂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和学问的,如果在早春时节注意以上这几点,我们便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