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麦当劳消毒液饮料 食物中毒要如何自救

来源:网络

食品是否安全能否放心食用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纠纷更是屡见不鲜,这不,家住两江新区鸳鸯站附近的冯先生便遇到这这种情况,5月16日中午,冯先生带着儿子来带两江新区轨道鸳鸯站旁的重庆麦当劳金开大道DT餐厅吃午饭。

但是,当父子俩喝下热巧克力饮料时突然感觉嘴中发酸,舌头和喉咙也出现了麻痹、灼烧般的疼痛。

在医院中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得知,冯先生父子俩是因为误食了消毒液而出现这种情况,而麦当劳餐厅相关负责人也出面承认,此次事故为工作人员误将消毒液当成白开水所导致的。

截至日前两江新区食药监管局已介入此次事件并对相关餐厅做出检查,而当事麦当劳餐厅也发出声明称将对此次事件负责到底。

餐饮事故有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在身边,就如冯先生这般,好好的吃个饭,居然会出现误食消毒液中毒这种情况,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应对餐饮事故的方法。

首先要为大家讲解的便是误食消毒液导致消毒液中毒要如何自救。

消毒液中毒怎么办

一、多喝牛奶或大量蛋清

消毒液中毒后会灼伤体内器官组织,导致胃肠黏膜、消化道等部位受损,而通过喝牛奶或者喝下大量蛋清可以减少消毒液带来的危害。

因为牛奶和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够中和误服的消毒液,防止这些有毒物质与身体内部的蛋白质反应,这样便可以达到解毒的目的。

二、不要立刻催吐

许多人误服消毒液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将其吐出来,但这种做法同样是错误的,误服消毒液之后立刻催吐,会让消化道、食道、胃部反复震荡,从而增加消毒液带来的损害。

而正确的催吐方式应该是喝下大量的牛奶或者蛋清之后再催吐,因为有着牛奶或者蛋清的保护,能够减少消毒液带来的损伤。

三、别想着酸碱中和

一些人十分清楚消毒液的酸碱性质,因此会使用另外一种性质的东西来解毒,如消毒液为酸性,一些人会想到用碱性的小苏打中和。

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酸碱中和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消化道、肠胃、食道出血甚至是穿孔。

四、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不要抱有“喝下的消毒液较少应该没事”或者“自己处理过已经没事了”这种想法,因为这想法很危险。

很多消毒液之中的有毒物质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专业的治疗,被人体消化吸收,会让口腔、食道、肠胃黏膜受伤,甚至会导致血液出现问题,因此消毒液中毒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十分重要。

消毒液中毒十分危险,但是餐饮事故中并不仅有消毒液中毒这一种危险情况,那么遇到其它餐饮事故时要如何应对呢?

如何应对餐饮事故

一、沉着冷静

不论是消毒液中毒也好,还是食物中毒也好,遇到危机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只有这样才可以迅速判断如何做对自己最有利。

而不会因为慌乱错失医治自己的良机,所以当出现餐饮事故时保持冷静。

二、别急着喝水

许多朋友在误服一些有害物质时第一反应就是喝水,但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因为一些有害物质在接触水之后,带来的危害反而会更大。

比如误服强酸如果大量喝水就会让伤害变得更加严重,因此误服有害物质时不能大量喝水。

三、及时拨打120

如果你没有应对误服有害物质的经验,不妨拨打120,在求救的同时还可以向医生询问自救的方法,在救护车来到之前保护自己,不让伤害变大。

四、别吃任何东西

一些物品十分危险,身体稍稍吸收一点就有可能致命,譬如农药,一些蔬菜存在着农药残留超标这种情况,食用这些蔬菜如果出现了农药中毒事件,便不能吃任何东西。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能催吐,只有及时就医才可以保护自己,防止农药带来的损害进一步扩大。

五、牛奶是最好的解毒剂

除了农药、尼古丁等有着即死性的物质外,一定要记着牛奶是最好的解毒剂,因为很多有毒物质都是和身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从而破坏身体。

而牛奶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起到很好的中和效果,避免这些有毒物质与身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因此误服有毒物质时,喝牛奶中和毒液比起喝水更加有效。

六、气管被卡着

除了误服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中毒之外,食用一些小物品导致气管被卡着也是一种常见而又危险的情况。

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倒立轻拍后背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能够通过咳嗽将之排出那便是极好的,如果咳嗽也难以排出,最好及时就医,这样做才不会让气管堵塞致人死亡这种情况出现。

七、别急着排便

误服有毒物质后别着急排便,因为排便和催吐一样,都会导致身体受损更加严重,本来毒液是无法进入肠道的,但是排便会让毒液通过粪便进入肠道损害健康。

所以中毒时别着急排便,因为这样做只会让身体受损更加严重。

结语:生活中从来不缺少餐饮事故,也有很多人在遇到餐饮事故时因为错误的应对方式而丧失性命,所以牢记上述这些小知识,以备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它们,帮助自己减少误服、中毒等事故带来的危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