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早上这事做1分钟既提神又健身

来源:网络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可不仅仅是勉励读书人的话,对于保养身体来说也同样适用。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己平时早上起来时候的情景,是不是闹钟响了很多遍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带着一股“起床气”刷牙、洗脸,然后极不情愿地走在上班的路上?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早晨对我们来说,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如果每天早上都不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势必会对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都产生影响。那么,早上如何才能使自己快速地清醒,并精神更加振奋呢?

早上这样做可振奋精神

1、转动眼珠

很多人早上喜欢赖床,都是因为不想睁眼睛,好不容易睁开看看时间,一闭起来又能睡着。其实这个时候,不妨转动眼球,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能让人快速地清醒。

方法是这样的:先左右转10次,再上下转10次,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唤醒视神经,不再昏昏欲睡。

2、按摩脸部

盘坐在床上,双肘支在腿上,用十个指腹开始按摩脸部。头部固定不动,按摩的时候应由内而外,依次舒展额头、眼部、鼻翼两侧等,可使人快速地清醒。

按摩脸部1分钟就可以了,之后还可以扣住头部,使点力气,做按压的动作。这个动作也是可以帮助人们提神醒脑的。

3、伸懒腰

早上起床很多人都会伸展胳膊,有些人称之为“伸懒腰”,其实,这看似慵懒的动作却可以给身体带来好处。由于在伸懒腰的时候,肢体的活动可以给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气,因此,也可以起到令人更加清醒的作用。

在伸懒腰的时候,头部应尽量向后仰,胳膊也要向后伸,这样可以确保流入大脑的血液更多,同时做深呼吸,新入更多清新的空气,以帮助提神醒脑。

早晨养生还可以做这些动作

1、揉耳轮

耳朵上的穴位很多,并跟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早上能在精神放松的情况下揉一揉耳朵,就可以使全身都得到保健。并且,揉耳朵没有特别的手法,只要觉得舒服就可以了。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精神矍铄的时候,往往会说此人耳聪目明,可见,耳朵灵敏也是健康的一大要点。每天揉耳朵直至其发热,可以预防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

2、揉鼻子

鼻子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并且,鼻子也是肺的“外窍”,把它保养好了,对肺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鼻子的根部,重复该动作15次左右,发现鼻子变红了,就可以停止了;还可以用中指的指腹来推鼻梁,从鼻尖到鼻根往返地推20次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鼻子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分泌出正常的粘液。

经常揉鼻子可以预防感冒、改善呼吸系统,对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3、叩齿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叩齿对健康的益处,认为早上起床时,或是晚上睡觉前叩齿36下,常年坚持,可以使牙齿健康。现代医学肯定了这种健齿的方法,并且,该动作还可以使牙周的神经、血管更加兴奋,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口腔的抵抗力。

同时,经常叩齿,使牙齿坚固,从而使牙齿不容易松动和脱落,这对于每一餐细嚼慢咽,保护消化系统也是很有好处的。此外,叩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脑,对听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4、梳头

很多人都认为,早上出门梳头是那些长头发的人需要做的事。其实,不管头发的长短,甚至是光头,也可以通过梳头这一动作,来达到保养健身的目的。

梳头无疑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对于脱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还可以防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失眠多梦等症。

因此,每天起床后多梳头,哪怕只梳1分钟,但是能长久地坚持下来,就一定会对身体起到良性的作用。

其实,就单从按摩的角度来说,用不用梳子都无关紧要,十个手指头就是随身携带的梳头“工具”。沿着前额,经过头顶,一直向后梳;之后再从后向前、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循环梳数次。注意力度不要太大,速度也不要太快。

头发短的人随时都可以做这个动作,而头发长一些的人,为了不影响发型,最好能在早上做一做,最后将发型整理好再出门。

5、深呼吸

最后,准备出门的时候,可以做1分钟的深呼吸。早上的空气较为新鲜,深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吐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

同时,深呼吸还可以使人放松精神,减轻心理的压力。这对于即将开始新一天奋斗的上班族来说是非常适用的。紧绷的神经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小编提醒大家,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劳逸结合。哪怕只是在工作间隙做几个深呼吸,也是很不错的减压方式。

结语:很多人都是“起床困难户”,早上的时间很宝贵,但是不少人却浪费在了赖床上。其实,有赖床的时间,不如做几个保健的动作,不仅能快速地提神醒脑,而且长期坚持这么做,还可以强身健体。本文教给大家的几个小动作,其实都花不了多少时间,每个1-2分钟就可以了。大家不妨从明天就开始实行吧,看看自己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变化。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