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做完这事千万别忘了洗手

来源:网络

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当然,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在接触过某些细菌繁多的物品后,不管是不是在饭前或便后,都应该及时洗手,以免对身体造成侵害。

在做完这些事之后要洗手

1、摸小动物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养宠物,看着它们可爱的样子总是忍不住想要摸摸它、抱抱它,甚至亲亲它。这种喜爱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要注意卫生。

作为宠物的小动物,可能会享受到每天洗一把澡的优厚待遇,但即便如此,它们趴在地上,钻在角落里,甚至在户外打滚,虽然看起来毛发并不脏,但实际上,无数的细菌已经在此滋生和繁殖了。

小动物有它自己的天性,我们不可能要求它像人一样时时保持卫生,因此,当我们接触过小动物之后,是一定要洗手的。特别是家里有儿童的,他们更喜欢跟小动物玩耍,但孩子的抵抗力并不强,很容易因此染上传染病。

2、接触钱币

钱币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物品,人们对金钱的青睐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需要。不过,钱币是流通的,在到达我们手上之前,它已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沾染上了不知多少种细菌。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去清洗钱币,所以只能靠及时洗手来解决了。

不仅是钱币本身,跟钱币有接触的物品,必然也都是细菌的聚集地,比如钱包、取款机、口袋等等,即使在摸过了它们之后不能立即洗手,也千万不要拿东西吃。

3、拿菜单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会经常外出就餐,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在家吃饭之前会去洗个手,那么,去外面吃饭有没有保持住这个好习惯呢?

不少人可能也会想到去洗手,但是,这也要选准时机。因为去饭店吃饭,肯定是需要点餐的,而菜单被多人传递过之后到达到了你的手上,是不是很脏呢?因此,要洗手也一定要在拿过菜单、点过餐之后再去彻底地洗手,然后静静地等餐。

4、玩手机

说到吃饭,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在等餐时,大家都在无聊地玩着各自的手机;菜上来了,还要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边吃边看着手机里的信息等等。如果吃着饭还要玩手机,那饭前洗手的目的将无法达到。

如今很多人都是“手机党”、“低头族”,一天都离不开手机。而手机不仅在手里把玩,也会被放在任何地方,如饭桌上、马桶水箱盖上、床头柜上等等,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有脏东西,但细菌早就已经在上面“驻扎”了。因此,玩过手机之后也应该认真地洗一下手。

除了手机,其它的电子产品也是很多人离不开的,比如电脑。电脑的键盘、鼠标也是非常脏,但不经常被清洁的。因此,无论你是办公还是打游戏、查资料,在用过电脑之后也需要及时洗手。

5、读书看报

读书、看报都是很好的习惯,它们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不过,在阅读之后,一定要洗手。因为纸质的报刊读物,上面难免会有油墨,而油墨中多为乙醇、异丙醇等化学制剂,如果不慎吃下去,肯定对健康有害。

此外,书本中含有荧光剂,如果看完书之后揉眼睛,就可能会侵害到眼睛,患上过敏性结膜炎。特别是儿童喜欢揉眼睛,一定要教育他看完书要及时洗手。

6、打喷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了。很多人在打喷嚏时都知道不能对着食物和他人,而是用手将口鼻捂住。这样就不会使鼻涕横飞,而是只落在自己的手上了。

打喷嚏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病毒入侵时,通过打喷嚏的方式将其清除出来。因此,喷嚏中含有很多细菌和毒素,当我们用手挡住了鼻涕时,也将病毒挡在了手上。

如果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那么鼻涕中的病毒将更多,如果不及时洗手,那这些病毒必然会通过其它途径再次侵入体内。建议大家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条件及时洗手,可以用胳膊肘来遮挡,这样可以减少病毒再次入侵的机会。

如何正确洗手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解,小孩子都会洗手,这有什么可说的呢?但是,要把手洗干净可不是大家想像得那么简单。

冲洗双手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搓出泡沫,这个步骤很关键。搓出泡沫后,要充分地揉搓手上的每一处肌肤,特别是指缝、指尖等部位,至少要搓10秒钟。

之后用流水冲洗,这个步骤也是很多人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少人会打点水在盆里洗,这样洗下来的细菌很可能会重新回到手上。因此,流水冲洗最卫生,这个过程也应持续至少10秒钟。

最后用干净的毛巾将手擦干,如果有烘干机则效果更好。

结语: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勤洗手,也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过,勤洗手可不仅仅局限于“饭前便后”,在摸过一些脏东西之后,一定要洗手。不过,很多物品是我们肉眼很难看出来脏的,很容易蒙蔽我们的眼睛。本文给大家介绍了细菌较多的物品,摸完一定要洗手,大家都记住了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