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三伏天身体怕这六件事

来源:网络

“三伏”天大约从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是夏天最热的阶段。此时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发的还要多,因此,人们会感觉到酷暑难耐。还有几天就要到“三伏”中的“初伏”了,除了热,还有哪些事情是身体不能承受的呢?

入伏后身体害怕这些

1、贪凉

天气炎热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吹空调或吃冷饮。但是,凡事都应有个度,这个季节是出汗散寒的最好时候,如果一味地贪凉,秋冬以来聚集的寒气就会被“锁”在体内,很容易造成体寒。

2、油腻

夏季的饮食最好是清淡的,因为温度高时,人们的食欲会比较差,消化功能也不比天冷的时候。如果吃多了油腻食物,会给肠胃造成负担。此外,过咸或过于辛辣的食物会消耗人体的水分,而夏季出汗多,很容易使身体缺水。

3、晚睡

整个夏季,黑夜总体是比白天要短的,这也使得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当然,相对于其它季节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也不宜太晚。因为熟睡时人体需要分泌激素,以保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如果长期晚睡,很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

4、湿气

夏天很容易下雨,空气中的湿度是很大的。如果总是睡地上、洗完澡不擦干、淋雨后不及时换衣服等,是很容易使体内聚集湿气的,它会使人水肿、消化不良、易发胖、精神萎靡等等,因此要注意预防。

5、懒散

夏天很容易使人产生不想动的感觉,外面太阳太烈,不想出去;吃饭没有胃口;午睡一睡就不想起等等。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三伏天可能会更加明显。不过,锻炼需要坚持,是不分季节的。再说,长时间在家里待着,空气也不新鲜,加之懒散会使新陈代谢缓慢,对身体没有好处。

6、焦虑

天气炎热时,心情也会跟着烦闷,容易使血压升高,患上抑郁症。并且,中医认为,情志对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有影响的。因此,即使天气闷热,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给自己安排一些娱乐活动,放松心情、缓解焦虑。

入伏后该如何保养

1、饮食

入伏之后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高温天气,如果不注意,就容易中暑。因此,多吃一些解暑的食物是很有必要的,如西瓜、绿豆、酸梅、苦瓜、丝瓜等。

同时,天热时出汗较多,因此补充水分也很重要。如果出汗过多,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身体失去的盐分。

还有,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有些人喜欢在夏天吃大排档,一定要把握好度,只能偶尔为之。

2、保暖

盛夏之季说保暖,听起来有些有笑,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需要注意。办公室、商场、公共交通等到处都有空调,如果不随时多带件外套,很可能会患上“空调病”。并且,在外面已经吹了很久的空调了,到家最好就不要再吹,让身体有出汗的机会吧。

3、运动

很多人都会认为,夏天已经够热的了,如何再运动岂不是更热吗?是的,夏天运动肯定会使人汗流浃背,但这是主动出汗,而被热得出汗则属于被动出汗,这两者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夏天多出一些汗,可以有效地排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所谓“冬病夏治”,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而主动出汗更是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使细胞更加活跃,在这个令人慵懒的季节里,使人更有活力。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顶着烈日去运动,傍晚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段,天黑得迟,太阳也差不多落下去了。运动完回来正好可以洗澡,根本不用担心流汗的问题。

每年的7月中旬就会进入到“三伏”中的“初伏”,持续的高温会使人感觉非常难受。对于身体来说,这个时候不仅怕热,还怕保养不当,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