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迟到了怎么办?解读那些经常迟到的人的心理

来源:网络

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人注目”。


迟到了怎么办?解读那些经常迟到的人的心理

近期,我心唱响有一首这样的歌曲,叫做“求你别再迟到了”,迟到的人在面对大家时由原来的不承认到最后的承认,心理一直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经常迟到还总是找各种借口,这着实让人接受不了,那么,他的这种爱迟到的心理,又究竟是如何的呢?

总是迟到的人也应该被划入“不靠谱”之列。守时对很多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无法克服的难题。

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指出: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人注目”。迟到者以迟到来自视高于别人,因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会不断地想到自己。

解析:渴望关注

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说,迟到者在做一种诱惑的游戏,就像女人在与情人约会时总要迟到那样。这种迟到的行为也可能会反映出一种更恶劣的态度,就是强迫别人去想自己。作为缺失的对象,迟到者就是想要成为别人渴望的对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表现,这种自恋使他们无法尊重别人。

解析:逃避恐惧

迟到可能反映的是一种恐惧:面对一种状况的恐惧,一个人独处的恐惧,一种对空缺的恐惧等。心理学家艾聂斯·帕叶指出:“人在等待的状态下,脑子里就会充满想象。而一旦回到现实中,就会有空缺感。”行为心理学家让娜·B·布尔卡和雷诺拉·M·阎也称这种状态为“挫败感”。

然而在经常迟到者中,极力追求完美者也不在少数。低估自己、缺乏自信令他们痛苦难挨,所以为了逃避失败,他们便躲开不得不与别人进行比较的场景。再三的迟到就是一种焦虑的表现。这种焦虑往往来自希望工作和家庭都非常成功的压力。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迟到的坏习惯往往是在学龄儿童第一次体验到竞争时产生的。

解析:享受控制

在日常用语中,“让人等待”同样也意味着“让人痛苦”。迟到的人让别人处于很不舒服的境地,直到他的出现才把别人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迟到变成了权力的象征。那种自信其实充满着控制感。

如何克服迟到?

辨别迟到的性质

认真注意一下当你迟到时的感受。你恐慌吗?你内疚吗?如果是,你还有改变的机会;如果你一点也不内疚,你很可能把这种行为当作了权力和诱惑的武器。

换位思考

换个位置,看看你是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把自己放在“牺牲者”的位置上,当你在被迫等待时,你会有什么感受?无奈,还是愤怒?也许你会因此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习安排时间

制订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并将其张贴在你的面前,对每一次的约会都标注清楚,给予同样的重视。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赴约,这样你就会做好准备去应对约会,还会缓解以往造成迟到的恐惧心理。

宣布决心,及时奖励

可以告诉亲朋,或者在网上论坛中宣布你改变迟到习惯的决心,制订计划,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做到不迟到时,及时给自己奖励(物质的或者精神的)。朋友们的监督和鼓励也是一种很好的奖励。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