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人不要瞎操心

来源:网络

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人不要瞎操心

王阿姨的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本是三世同堂的喜事,可王阿姨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原来是因为儿子心疼她,为了不想让母亲太累,就没让她照看孙子。儿媳妇月子期间请了月嫂照顾,出了月子又请了保姆照料孩子,一切似乎没她什么事儿,这可给王阿姨心里添了堵。她和老伴儿退休后就开始盼啊盼,时刻准备“为孙子服务”,可现在儿子好像并不买账,不仅什么也不让她和老伴儿插手,而且和孙子相关的事情也从来不说,儿子一家的生活就好像和她没什么关系。

“我都操心操惯了,哪能说改就改”,这是很多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和王阿姨家情况类似的家庭不在少数:子女到了适婚年龄,老人急得睡不着,忧心忡忡的当起了“催婚族”;孙辈出生了,老人忙前忙后,争着帮忙照看;孩子一家出去玩儿,老人的电话紧追着“到哪儿了”、“注意安全”;如果家里有待业、“啃老”的子女,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仿佛有操不完的心。

现如今,隔代教养普遍存在,多数家庭的老人过度牵挂儿女的事情,自觉承担照顾第三代的责任,喜欢在晚年为子女带孙辈,不知不觉地使自己陷入了新一轮的“拼搏”。早上给儿女做早餐、送孙辈上学,下午买菜做饭,接孩子放学,有的甚至还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而在一些结了婚的年轻人的观念中,认为父母和自己的家庭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没必要搅合在一起,多数孩子会对父母操心琐事而感到心烦。当老人一开口,孩子就会以“你把自己管好就行了”、“操那么多闲心干啥”回应,孩子心里不痛快,老人也伤心。久而久之,影响家庭和睦。

既然吃力不讨好,为何老人们还一如既往“向前冲”呢?一方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含饴弄孙,共享天伦”才是晚年的美好写照。同时,有些老人思想观念陈旧,总认为孩子没有长大,独立性不够,会吃亏等,做不到“放手”。另一方面,目前“4+2+1”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父母是“上有老,下有小”,忙于工作无法分身照顾家庭和孩子,老人们看着心疼,只得继续履职,给子女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其实,老人要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应在心理上慢慢说服自己,进行适当调节:孩子成人后,不愿和父母同住,或是不想让父母隔代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老人们可以试着“放权”。这不仅是给子女当爸妈创造锻炼机会,还能避免生活矛盾;当想念孙辈和子女时,可以时不时去看看,偶尔代为照顾,增进感情的同时还能保持安全距离;切勿总是大包大揽,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当然,如果子女有需要,也要适当帮一把;对于个别家庭中有长期待业和“啃老”的子女,老人要说服他们自力更生,帮其谋得职业,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当儿女成家立业后,老人可以回归自己的家庭,多结交朋友,与另一半出去旅游,不过多干涉子女的家庭,当然,适当的亲情交流还是必要的,身为儿女,也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不使父母感到孤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