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30岁后面相靠自己 心平气和脸更美

来源:网络

30岁后面相靠自己 心平气和脸更美

在心理方面,如果一个人的内部自我结构是不和谐的,即自我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打架”,那么这种冲突要么表现为自我的内在心理冲突,要么外化投射到自己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当中,即自己和他人容易发生冲突。心理冲突内化的人反映在面相上,往往是耷拉着脸,一副愁容苦相;心理冲突外化的人则会有一种凶狠或怨恨的面孔,比如一脸横肉。而内心和谐的人,在相貌上往往会给人一种平和轻松的感觉。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内传播着一种有趣的说法:人的外貌,30岁之前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是自己修的。说法的目的是劝人“向善”,因为“善良让人变美”。

传言:人过30岁后从脸上看富贵贫贱

若三十五岁后还有人夸你漂亮,那你一定是个福星,而且是心地善良的人。

一个人三十五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三十五岁以后的脸应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三十五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幼年青年时期相貌特征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人的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响之下,特别是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总是一脸凶相;心胸狭隘的人大多尖嘴猴腮、双眉紧蹙;有人显得特别的年轻秀美,此类人一定单纯善良,这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修为在脸上的投影。

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让人越看越顺眼并喜欢与其接触,有亲和力或所谓的老少通吃,而自私、狡猾、计较的人,相貌往往很不耐看,即使侥幸生得姣好容貌,稍多接触也会毫无吸引力。

解读: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

先讲一个我身边的实例。二十多年前,阿玲上高中。那时的她是一个丑小鸭,厚嘴唇,小眼睛,人又胖。班里几乎没有男生愿意和她说话。若是班里的男生想捉弄另一个男生,必然就会把阿玲与这个男生扯在一起,以此来取笑对方。二十年后,高中同学聚会,当时的班花现在已经无人喝彩,但阿玲的变化却令人刮目相看。以前那个永远低着头、不敢说话的阿玲,变得落落大方,待人接物既热情真诚又举止得体。尽管阿玲的五官看起来变化不大,但不再有同学觉得阿玲长得丑了,相反觉得现在的她很有魅力。阿玲已经做了多年的销售,让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人家的成功没有凭借相貌。

相貌,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相似的面孔,如果附着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获得不同的评价。比如一些著名歌星或当红的体育明星,在巅峰时期,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人特别帅、特别潇洒,或特别漂亮、特别动人。但是,如果换作一些几乎具有相同面孔的模仿秀参加者,走在大街上或许都没人理睬。可见,相貌对他人的吸引力不完全取决于五官的客观结构,还取决于一个人的外部评价。

相貌:认知偏差,晕轮效应

如果一个人有了与众不同的才能因而受人青睐,那么其才能以外的部分,也会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包括长相。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所以,很多人追求成功,成功之后的隐秘收获就是会改变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外貌。当然,成功需要积淀,需要阅历,需要时间。

因此,人们说人的外貌30岁之前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是自己修的。当然,30岁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还有人划定为40岁。30岁之前,年轻容颜的背后是稚嫩;30岁之后,容颜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渐渐地由盈转亏,但容颜以外的力量却在悄悄地撑起魅力。

除了成功,还有学识。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经常读书,其内心世界就会发生变化,一些文明的、教化的知识会逐渐内化到一个人的性格当中,对其气质、视野、待人接物等产生影响。这些内在的修为会成为个人气息的一部分而散发出来,并逐渐被周围的人感受到。有研究显示,在人际沟通中,语言的作用仅占7%,声音占38%,而视觉信息则占到55%。有内在修为的人其言行举止都会呈现出一种令人舒适的感觉,这些非语言信息的传递,会给他人一种深切的美感。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三分长相,七分态!这七分的神态尤其需要文化的濡养。

除了学识,品性也会给容貌加分。在《西游记》中,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总是能够发现美艳的女子实际是害人的妖精。当然,这是一种文化的隐喻。暗指一个人如果具有一副蛇蝎心肠,纵然会百般掩饰自己,但终究会被识别并暴露本来面目的。相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则以其雍容端庄的面孔和善良正义的心肠,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尖酸刻薄、心胸狭隘,那么即使其貌若天仙,也不会招人喜欢的。就像林黛玉,初看相貌姣好,但时间一长,似乎就是一张“苦瓜脸”。很多人因为其性格偏狭善妒而被别人在心里将之打入冷宫。所以,那些心地善良正直的人,在相貌上给人的感觉都很舒服。

塑造:你的脸盘,你来做主

在心理方面,如果一个人的内部自我结构是不和谐的,即自我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打架”,那么这种冲突要么表现为自我的内在心理冲突,要么外化投射到自己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当中,即自己和他人容易发生冲突。心理冲突内化的人反映在面相上,往往是耷拉着脸,一副愁容苦相;心理冲突外化的人则会有一种凶狠或怨恨的面孔,比如一脸横肉。而内心和谐的人,在相貌上往往会给人一种平和轻松的感觉。

此外,对容貌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照镜子时,大脑会进行自动完善。所以,镜子中的人会比真实长相好看30%。即人在根据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当然当事人自己是觉察不到的。而在看待他人时,人的这种能力也会被调动起来,如果对其有好的感觉或期待,就会在这种感觉或期待的驱动下,“塑造”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如果对方是名人甚至是偶像,被夸大的成分,则不止是30%。

所以,如果你已经30岁了,就需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了!精气神,可以改变面貌。你的脸盘,你可以做主!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