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成人多动症”更容易自杀?

来源:网络

说到“多动症”,一般人还是认为这是个孩子的毛病,家长们虽然关注,但也是怕孩子学业受到影响,内心中多半还期盼着孩子快点儿长大,病情自然就能缓解。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池霞说,现在认为多动症主要有3大核心症状:多动、冲动和注意力缺陷,所以它又被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个毛病被认为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有1/3左右的患者会明显好转;有1/3的患者症状缓解,虽然达不到诊断为多动症的级别,但仍然有部分症状;还有1/3的患者却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期,成为一个成人多动患者。而问题最大的,就是这些“成人多动者”。

“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由于多动症的相关表现,所以往往学业相对较差,加上性格冲动、容易激惹,更可能影响到人际关系评价,所以这些孩子遭遇的负性评价比较多。如果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成年,那么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过多的负性事件,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情绪障碍,或者发生品行障碍。”

而在进入成年期后,成人多动患者往往在工作中难以保持注意力,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冲动、处理不当,这些更可能增加当事人出现心理障碍的风险。国外有研究显示,近57%儿童期曾有多动症的成人在成年期至少有1种其他精神障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为物质滥用或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轻躁狂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重性抑郁。其中自杀所致死亡率对比健康对照组,更增加了近5倍。

池霞告诉记者,因为这些研究进展,现在医学界已经认为多动症应该作为一种“慢病对待”,在早期就要进行积极干预,而随着年龄增长更要增加心理疏导工作。而对于未经规范治疗、病情延续至成年的部分人群来说,确实更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程度,以降低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风险。

癫痫越年轻风险越突出?

无独有偶,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成为癫痫患者死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金陵晚报记者看到,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的自杀率不同,但平均约在11.5%左右。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狄晴提供了一组数据,“在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达到了15-40%;反复发作癫痫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可以达到20-55%。在一个2281例癫痫患者调查中,29%的人至少有过一次抑郁发作;而癫痫患者的自杀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颞叶癫痫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患者自杀率更高,约为正常人群的25倍。而且患者发病越小,将来发生极端行为的危险性就越高。

关于这一因素,专家分析,除了癫痫这类慢性病人群本来就是抑郁症的高风险人群外,癫痫病的发病机制也可能与之有关。“目前研究认为,合并精神障碍可能是诱发癫痫患者的自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自杀行为与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代谢障碍有关,而抑郁、焦虑、攻击行为、自杀以及癫痫病自身,都存在着5羟色胺代谢障碍的特征。”虽然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尚有待研究,但这提示人们,癫痫患者或许会因为病情本身,影响到脑内神经递质分泌代谢过程,结果引起心境恶劣、抑郁等问题,甚至可能增加自杀风险。

头痛也会增加自杀风险?

此外,根据一项发布在《头痛》期刊上的研究显示,有偏头痛或严重头痛的人,自杀的概率也比其他人高出4倍到6倍,经常剧烈头痛的人更容易出现自杀倾向。

对于这一点,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万琪也告诉记者,从临床情况来看,有偏头痛或剧烈头痛经历的患者,如果疼痛持续、反复出现,那么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有文献称,如果平均每月有10天以上因头痛而影响睡眠、心情和精力,那么50%的患者可以被诊断伴有抑郁或焦虑。”

此外,偏头痛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神经敏感性高,对外来的打击承受力下降,面对突发状况往往选择逃避、自我封闭、难于自我放松等一系列改变。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人格特征也慢慢发生改变。对于有一些患者来说,抑郁、焦虑甚至是偏头痛发生的前驱症状,患者可能在头痛发作前,先出现严重的抑郁或焦虑症状。

万琪说,过去人们认为,持久的头痛是引起抑郁等情绪改变的主要原因,但现在研究显示,这也可能是一种双向的关系,所以对于有着慢性、剧烈头痛的患者来说,心理健康也是更需要引起关注的内容。

专家提醒,虽然抑郁症是引起自杀的最主要风险因素,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许多慢性疾病都可能增加自杀的风险,比如癫痫,或者剧烈头痛,甚至还有“成人多动症”。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