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心理IN词:微博综合征 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 微博综合征名词解释

微博,就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和与他人交流的平台,网友们通过微博随时分享彼此的生活。人们在微博上发泄情绪,表达观点,可以缓解生活中的烦恼,同时还找到一些有相同生活体验的人交流经验,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在微博上,可以跟偶像平等交流,感觉自己在芸芸众生中冒出了头。在微博上,自己的言论能够被别人看到,于是乎陶醉其中,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公众形象”,用心秀出精心打扮的生活细节。正因为如此,微博也让一些人上了瘾,一天不“织围脖”就寝食难安,出现焦虑、依赖、强迫等心理问题—— 这,就是患上了微博综合征。

微博综合征,即难以自控地关心各种事件和人们的评论;读书时间减少;四海之内朋友聚会谈论的事务严重趋同,独家见闻与感受减少;负面事件此起彼伏,经常怒火中烧却又无能为力;对国家前途的乐观逐渐被悲观压倒;眼睛老花速度加快……

■ 导读:

“微博控”们的那些综合征

专家:微博成瘾会致焦虑、强迫症

避开微博综合征 一定要掌握“度”

■ “微博控”们的那些综合征

1、自我陶醉

微博仿佛无限扩展了我们的关系网。有道是万事万物皆有联系!你终于可以跟他平等交流,你对他发布的消息回帖,所有人都能看见,他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都被你尽收眼底,你终于在芸芸众生的人海中冒出了头,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成百上千的人成为你的“粉丝”,你仿佛不再孤单也不再默默无闻。

2、自我表演

你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可被所有人看到!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多么的让人“打鸡血”。于是你开始经营属于自己的“公众形象”,并时刻担心它遭到破坏。你一边用心秀出精心打扮过的生活细节,一边恐慌别人会否把你不够靓的照片或不愿公开的行踪公诸于众。

3、信息焦虑

听不到以及听太多流行和时尚总让人焦虑,内心强大的人不多,要与众人为伍才温暖。也许你跟我一样是怕“OUT”才开始玩微博,却发现果真气象万千……每次转发、回复,信息仿佛自我繁殖,于是你我之间远隔千里却又满满当当,于是你在电脑前呆若木鸡,仿佛什么都没做,却又日理万机。

4、表达焦虑

太短小以及太澎湃的微博很有黏性地复制了一套你自身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再简单的语言变成文字也多少要经过大脑加工,因此比起面对面谈话,微博上写的人和看的人其实都要更认真。加上没有表情和语气配合,于是各种情绪似乎都要比平常对话夸张几分。于是在微博上获得的满足不亚于现实中的交流,而变得愤怒和失落仿佛也比现实中更容易在情绪的澎湃度上,微博是现实人际网络的加强版!

■ 专家:微博成瘾会致焦虑、强迫症

“别小看微博成瘾,它很可能导致焦虑症和强迫症。”知名心理学专家何日辉说,“微博控”们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上厕所都玩微博,一天到晚时刻保持高度兴奋的状态,连休息时间也被微博挤掉。这样往往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疲惫、精神衰弱,更严重的会导致焦虑症产生。

“这些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微博,他们每天都会不自主地上微博,关注微博。微博有粉丝数、关注度,像一些人用淘宝批量买粉丝来超越其他同事,已经产生攀比和嫉妒心,从而导致这两大心理疾病。”他表示,因为过度沉迷于微博的虚拟世界,容易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的缺失。微博本来是增强人际交往的工具,但是过度沉迷却会起相反的作用,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 避开微博综合征 一定要掌握“度”

避免微博成瘾,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具体该如何控制呢?专家表示,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使用微博是基于何种需要,如果是工作需要,工作完成后应尽量少上微博;仅是娱乐需要的,在娱乐消遣达到身心满足后应停止关注微博。”专家提醒,微博控要把握“度”。

专家建议,使用微博要在需求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玩微博挤掉正常休息时间。比如双休日,下班后就应和朋友出去唱唱歌、聊聊天、喝喝茶,选择其他比较休闲健康的方式放松自己。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