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心理in词:穷忙族 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穷忙族名词解释:

穷忙族来自英文单词“working poor”,原指那些拼命工作却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现在,穷忙族逐渐发展成,为了填补空虚生活,而不得不连续消费,之后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而在消费过后最终又重返空虚的“穷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个体的生存压力大,盲从、攀比的心理存在于部分人之中,他们为了物质享受不惜放弃一切,甚至是健康。穷忙族并非失业者,可能有人兼了好几份差事,甚至全职受雇者都可能沦为既忙又穷的工作穷人。

要摆脱“穷忙”的状态,工作上要树立奋斗的目标,进行自我提升;生活上要注重理财。在欧洲,政府甚至还将穷忙族群的人细分成不同等级,提供不同的协助方案。

现状调查:

某网站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11351人参与),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其中有82.6%的人为在职者,9.2%的人为学生。

其中,60.9%的人认为“穷忙族”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压力过大,竞争激烈;48.9%的人认为原因是“穷忙族”缺少合理的人生和职业规划;39.5%的人认为是由于起点太低机会太少;26%的人认为是太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受挫;24.5%的人认为是盲从、随大流造成的;18.8%的人认为是由于耐心不够。

此外,此次调查中,88.1%的人因为竞争激烈而感到过压力,仅11.9%的人表示没有感到过压力。

有人把“穷忙族”的特征归纳为:“穷忙族”=“月光族”+“过劳模”。但确切地说,“穷忙族”应该是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的群体。

不少收入不错的“穷忙族”,则依赖于用消费“减压”,为了花钱而赚钱,为了存钱而加班,只能越忙越穷。很多月入超万元的白领都认同自己是“穷忙族”,如果只注重满足自己当前的欲望,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不沦落为“穷忙族”才怪!

案例分析:

上班族每天忙于上班、工作、下班,周而复始。脸上带着倦容,身子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就不再停下,然而每月的收入还是入不敷出。这时候,你是否想过,你已经成为“穷忙族”中的一员了呢?

案例一:舒曼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为孩子准备早餐,然后出门送报,这是她的兼差;八点半送完报,她又赶去正式上班,她在银行有个清扫的工作,她忙到下午五点,还要赶回家为孩子做饭。像舒曼这种德国人不是少数,已多至百万人以上。舒曼女士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但还养不起三个孩子,单亲妈妈的她已七年没去度假,因为“负担不起”,有时连看病都没时间,周日只想躺下来休息。

案例二:林薇在一家跨国集团公司工作,她还利用闲暇时间,兼职开起了网店,丰厚的薪水令不少朋友羡慕。“别看我工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其实我是越忙越穷,越穷越忙。”大学毕业后,林薇就进入大公司上班。安于现状的她感觉工作稳定,工资也算过得去,也就没了继续深造的动力。她每个月在衣服上的消费就占了工资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房租及一些必要的其他开支,收入就所剩无几了。她感觉自己虽然没少做事,但也仅仅能解决温饱,目前越来越忙,连去充电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

案例三: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铁刚进入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他工作格外卖力。可是每天刚一下班他就开始找人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虽然他看起来总是装出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心里乱得很。每到月底发薪水的时候,心情更是难以言说。

职场竞争激烈,忙碌是正常现象。但有的人忙得充实,有的人却忙得很疲惫。每天脚不离地的忙着,却不知忙些什么,为什么而忙,看不到效果,也看不到希望。甚至有些人迫于生计,或本身技术含量不高,身兼数职,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充实自己,不但脑力退化速度越来越快,职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弱。

测试:你是"穷忙族"吗?

1、一周工作超过54小时,但是看不到前途

2、一年内未曾加薪

3、三年内未曾升职

4、薪水很低,到月底总是很艰难

5、积蓄少,无力置产

6、工资不低,但花钱很大手笔

7、收入不低,但内心没有安全感

以上七项,如果你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那么恭喜你,你属于"穷忙族"了!

穷忙族如何脱“穷”?

在被问道“怎么做才可以摆脱‘穷忙’”时,人们给出的排序是积极充电,增强竞争力(55.7%);调整好心态,适时进行工作减压(50.4%);只要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和目标,就不会“穷忙”(46.5%);主动去适应社会(39%);社会不应该过于强调竞争(12.6%)。

在心理专家眼中,“穷忙族”其实已经到了调整心态和重新审视自我的时刻了。专家认为,穷忙让人时刻有一种空虚感和恐惧感,会对自己越来越不认可。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为,在穷忙族中,还是年轻人居多,尤其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事实上,刚参加工作的3到5年中,穷忙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穷忙绝对是阶段性的。

对于如何摆脱“穷忙”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青年人在初涉职场时,不应该过分考虑物质条件或附加条件,最好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别靠消费解压

一些穷忙者之所以觉得自己在穷忙,是因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觉得工作很多,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人,这种感觉更明显。

消费解压,是西方国家流传过来的最大的心理误区之一。这种减压方式并不恰当。消费确实可以带来短时的刺激,但是消费之后,资金上的缺口更让人感觉空虚。如果真的想减压的话,还是多去运动运动,不但经济省钱,而且看着自己的身体健康,这种满足感是很大的。

要学会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是在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开着的MSN,开着的QQ,MP3中还播放的音乐,这些都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其实并不是说不要打开它们,而是你对时间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每一个时间段需要做什么,要做到有规律,有顺序。这样下班后手机关机,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职业规划是关键

尤其是职场新鲜人,在工作时间上需要规划,职业更需要规划,必要的时候找个职业规划师,把你的资源盘活起来,以后也许会很忙,但是不会再穷了。

1、明确职业目标

当我们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就会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工作,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为了提升技能,还是为了从中得到些人生的历炼。对于一个希望职业有所发展的人来说,明确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这时候哪怕再忙再累,也会觉得非常有价值。

2、定位要清晰

做好职业规划后,定位就会清晰,你会努力寻找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哪些是需要提升的,哪些是需要锻炼的,哪些是自己比较有竞争力的东西?每一天的忙碌都是直奔目标主题,正确并高效的,减少了因茫目而多走的弯路。

趣谈:“穷忙女”变“富闲女”的十种可能

1. 如果平时反应迅速,巧舌如簧,并有一定的号召力,那就去参加《赢在中国》吧,风风火火搞创业,若是被哪个投资商看中,一下投个几千万也说不定。

2. 学好一门外语,到国外生活几年。也许曾经的环境太熟悉而忘记要改变的话,去接触不同的风土人情是个不错的选择,说不定哪个王子觉得你与众不同,非你不娶。相信童话吧,至少相信它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3. 看个演出,听个音乐会,因为艺术总是有说不清楚的奇妙力量,它虽然不会让你瞬间美丽,但若是某个神经被碰触到,干什么事都灵感如泉涌,升职就是早晚的事情。

4. 认真过每一天,别说今天心情不好就不化妆甚至不洗脸出门,有句话很经典:“你永远不知道你今天会见到谁,发生什么事。”所以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很重要,至少每一天都被重视,别人也会自然重视你,机会和钞票也会亲近你。

5. 豁出去了,把富有当事业来经营了!若既无才也无德,直接去找有钱的老公完全没有希望,打听一下英雄出处,完全可以花几年的时间培养一下,经历同甘共苦更扎实。经贸类专业、银行研究生院……都是不错的蹲守地点。

6. 熟读兵书,并在生活中演练和实战,做到左右逢源,人人都得买你的账或是给你面子,别人办不成的事情你能办成,开始会很辛苦,用不了多久,也就是打打电话,吃吃饭,直接进入“富闲”的生活状态。

7. 学会撒娇发嗲,只要一句“哎呀,好难。”立刻就会有无数男士前来救美,那完全救可以做到“闲”,至于要“富”,还要锻炼好情商和眼力,决不能谁的帮忙都接受,当然了,美女是可以历练的。

8. 女人是学校,且心思细腻,若把老公当培养对象,你是幕后的诸葛亮,“拼杀去吧,有我给你坐镇出招。”一样也可以打天下,这个女人一定是既聪明又贤良。

9. 去读个MBA或是EMBA,女人做职业经理人不会比男人差,有时候就是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来,给自己个充电的机会,有了高端武器在手,再上场杀敌就会挥洒自如了。

10. 很多女人爱花花草草的虚假繁荣,宁愿去买个价值不菲的小饰物而没有任何可以升值的东西,改掉买不实之物的毛病,不如去研究些能升值的东西,不仅有高额回报说不定还能遇到有共同语言的钻石王老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