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心理in词:异食癖 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异食癖名词解释:

异食癖,是指持续性的咬一些非营养的物质,如纸片、盐粒、线头,甚至是泥土、沙石等污物。异食者在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会感到快乐,反之则感觉不舒服,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异食癖主要是因体内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引起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们认为,异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饮食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

治疗异食癖,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查出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要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最重要的是,注意心理上的适当疏导,要满足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多给患者一些关爱,多一些交流。

异食癖患者的故事

央视曾在《健康之路》节目中,讲述了一个喜欢吃灯泡的异食癖患者的故事。

王贤军,四川邻水县人,54岁,身体健康,并且经常进行锻炼,除了吃灯泡外,他平时的生活与正常人无异。吃灯泡这件事,不但不会损伤他的胃肠,反而可以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提到吃灯泡,王贤军就很沮丧。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因为发现了他吃玻璃而离开了他。

在第二次组成的家庭,王贤军便一直瞒着家人偷偷的吃玻璃,但他的这一怪“嗜好”,最后还是被儿子发现了。从此,儿子不再和他说话,女儿也不爱搭理他,妻子甚至不准王贤军和儿女接触,怕孩子会模仿他的行为损害身体,儿女都说“不敢相信,这真的是自己的父亲吗”?

为了家庭,王贤军向妻子赌咒发誓,表示以后绝不再吃,他自己也下定决心要戒掉这个习惯。但是,要戒掉谈何容易,吃玻璃是他克制不了的行为,不吃就浑身没劲、打瞌睡,精疲力尽的感觉,而吃了玻璃就会感觉有了精神。于是,王贤军又开始偷偷的吃起了玻璃,他的每一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反复多次却怎么都戒不掉,和妻子之间也不断发生争吵。周围的人听说以后,也是纷纷议论,都觉得他是个不可理喻的怪人。

最终,妻子向王贤军提出了离婚,这让王贤军感觉非常痛苦,觉得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悲伤。

到底王贤军为什么会想吃玻璃?

不顾医生的反对和劝阻,王贤军当着医生的面吞下了灯泡的玻璃碎片,让医生在他吃完灯泡后给他做检查,希望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有什么病,还是真的如别人所说的是个怪人?

无奈,医生在他吃下玻璃后,只得让他吞下一粒胶囊大小的显微摄像头,摄像头随着玻璃一起进入王贤军的消化道,顺利的通过了消化道一个个关卡,在摄像头拍到的画面中可以看到,玻璃并没有对王贤军的胃肠等消化道造成明显伤害,而王贤军最后排出的玻璃呈粉末状。

进过一系列检查,排除缺铁性贫血和脑部寄生虫引发的嗜食异物后,心理专家对王贤军进行了心理测试,并确认他是患了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异食癖。

第三军医大学神经内科戴光明教授说:“王贤军的问题不是身体需要,是心理需求,这与他多年的心理隐秘有关,他自信差、安全感差,潜意识是希望通过吃玻璃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这可能跟他童年缺少关爱有关”。

原来,王贤军7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忙于生计没时间照顾他,以至于他的童年非常孤独。

12岁时,有一次王贤军和小伙伴玩打水漂,他捡了一块玻璃,因为嫌玻璃大,就咬掉了一块,伙伴们看到就嘲笑他,说他傻,而王贤军一紧张,就把那块玻璃吞了下去。隔了几天,王贤军发现,吃下去的玻璃并没有对身体造成影响,于是又试探着吃了玻璃,觉得玻璃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自从王贤军开始吃玻璃,周围的人就开始对他另眼相看,说他非常神奇,能吃玻璃,就像神仙下凡。众人的瞩目让王贤军非常愉悦、自豪,让他感觉兴奋不已,于是便开始练习吃玻璃,看到别人吃惊的表情,王贤军就特别兴奋。不久,王贤军就在十里八乡出了名,提起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王贤军的这一“特技”传开后,他被一个马戏团看上,于是,年仅13岁的王贤军就开始跟着马戏团去演出。“特别高兴、特别自豪,觉得自己有本事”,王贤军说,在马戏团的日子,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感觉最幸福最快乐的时期,享受着观众的掌声,就觉得自己很伟大。”

然而,一场意外中断了王贤军的“明星梦”。马戏团里的一个师妹,从钢丝上摔下,抢救无效死亡,这给马戏团带来了没顶之灾。马戏团关门以后,王贤军就回到了村子里种地为生,这不可避免的让他感到了失落。

从县里回到村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贤军心理就觉得沮丧,吃灯泡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心理学家说:“吃灯泡不会上瘾,王贤军吃灯泡是他的潜意识在作怪,是希望通过这个行为回到过去受人关注、瞩目的状态。吃灯泡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又一次站在了舞台中央。他的潜意识是想继续得到关注”。

随后王贤军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希望能够摆脱异食癖的影响,找回平静、美满的生活。

全球五花八门的异食癖

美国一女子失恋后爱上吃肥皂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名嗜食洗涤用品的19岁女孩,每周至少要吃掉5块肥皂才能“解馋”。这种状态持续了6个月之后,特帕斯塔才鼓起勇气去看医生。后来,她被告知患上的是一种罕见的异食癖。医生则认为主要是由压力造成的,她本人也认可这种说法,失恋给特帕斯塔造成了很大心理伤害和压力,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她将注意力转向了肥皂之类的洗涤用品。特帕斯塔的妈妈发现女儿嗜食肥皂后,立刻让她休学回家治疗。

荷兰女子胃中取出78把餐具

30年前,荷兰女子玛格丽特-达阿尔玛因为胃痛难忍,到鹿特丹一家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玛格丽特的胃里竟然有78把银制勺子和叉子。这段奇闻轶事直到2009年10月才被德国一家医学杂志曝光。玛格丽特透露,当年她因为不止一次因为吃餐具而被送入医院。此前,她曾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导致她对勺子和叉子之类的餐具有了莫名的渴求。手术后,玛格丽特接受了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现在已经完全康复,并且恢复了正常人的饮食习惯。

法国老翁吞硬币 10年吃下350枚

法国的一名“异食癖”患者10年吃下了350枚硬币。2004年2月,这位62岁的法国男子不久前因为腹部剧痛前往法国西部的夏里特医院看病。医生检查之后发现他的腹部明显肿胀,于是决定进行X光检查。医生通过X光透视仪器看到这名男子的胃部时惊讶不已,他们发现他的胃部有一团十分醒目的白色东西搅在一起。医生为他动了手术,将已经严重毁坏的胃全部切除,然而,遗憾的是,在手术12天之后,这名男子死于手术并发症。在他胃里取出的硬币共有大约350枚,足足有12磅重,相当于一个保龄球那么大,总价值大约有650美元。为他看病的医生之一布鲁诺·佛朗索瓦透露,这名男子吃硬币的习惯已有10年以上。

英国孕妇爱吃家具擦亮剂

怀孕的妇女总会想吃平常不一定爱吃的食物,不过,在2011年7月,英国一名26岁的孕妇却发现自己竟然特别想吃家具擦亮剂。虽然她知道这对胎儿的发育不好,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维内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便寻求医生接受治疗。医生诊断出她患有异食癖,即爱吃不是食物的东西。

美国女子最爱吃沙发海绵

现年31岁的艾德丽-爱德华兹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最爱的“美食”居然是沙发海绵,目前她正在向医生寻求帮助。21年来艾德丽根本无法抗拒沙发里的海绵对她的诱惑,至今已经吞下上百公斤,2011年4月,她被诊断患有异食癖,目前,艾德丽正在接受催眠疗法,医生将帮助她抑制异食癖的冲动。

3岁女童石头树枝当零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3岁女童纳塔利-海赫斯特食用有害物体上瘾,竟吃下整只灯泡。而她最爱的“美食”是石头和树枝,甚至有人看到她狼吞虎咽下整个砖头。她的母亲可岚表示,每一天都是一场持久战,因为她得尝试阻止她吃那些可能害死她的东西。

热点链接:小儿异食癖

异食癖孩子的表现就是异食,较小的东西吃下去,较大的东西就用舌头去舔,不听人劝阻,躲在一边悄悄吞食,其危险不在于其行为本身,而在于儿童吃下去以后对身体的危害,可引起多种疾病。

孩子出生后对客观世界不了解,只知道吃,什么都往嘴里塞,多发生在1岁半至6岁的小孩。稍大以后,仍喜欢什么都往嘴里塞,就发展成为一种心理失常行为,往往与家庭忽视和环境不正常的现象有关,初期可能因为无人照顾,擅自拿取了异物,日久成为习惯,就变成不易解除的条件反射。

如果时常看到某些孩子吃煤渣、墙皮、土块、纸张、毛发等通常不应取食的“怪”东西,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要当心他们是不是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也可导致嗜食异物的现象,如缺锌,不仅有嗜食异物行为还可能有舌炎;缺铁,不仅会异食、贫血,还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异常。当他们贫血和锌缺乏纠正后,嗜异症状也就会随之消失。

但是,要注意的是,纠正儿童嗜异习惯,切忌简单粗暴,不可对孩子进行责罚和捆缚孩子的手足,这样不但不能解除嗜异习惯,反而更加促使他们暗中偷吃此类不洁之物。

要帮助孩子纠正,不妨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生活上多一点关怀和照料,给孩子多讲授一些科学知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必须洗手,不咬指甲,不吃脏东西和不能吃的非食物性物品。定期给孩子做健康检查。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