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大脑怎样体验“喜怒哀乐”

来源:网络

作为人体中最复杂的结构--大脑,总是对其缺少很好的了解。现在就从一些新近研究中去解读我们的大脑,明白愤怒、爱情、信仰究竟与大脑的什么因子有关。

一般人认为精神超脱于肉体之外,但神经科学家却发现,精神与肉体完全无法脱离,在人们复杂的情感后,起作用的是令人着迷的生物学,大脑中繁忙工作着的1000亿个神经细胞是精神背后的物质基础,它们的同力协作让我们进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体验到人生旅途中各种复杂感受。

每个人拥有的神经细胞为1000亿个左右。就单个的神经细胞而言,它们不具有感觉或推理的能力,但它们集聚在一起就产生了意识。400年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二元论”追随者一直认为,精神跟身体相关,但独立于身体之外。他们认为,精神是非实质的,不依附于任何物质。但哲学家弗洛伊德100年前却说:将精神与大脑分开来讲毫无意义。现在,神经科学家不断找到大量的证据,证明弗洛伊德的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对于情感、疼痛、性感受或宗教信仰可能是大脑功能的产物这一观念,许多科学家也表示惊异。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科学解释给任何一次人为的失败准备了一个借口:“是我的脑子驱使我这么做的。”因此相关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这可能诱导人们进入某种道德懈怠。没错,的确是我们的大脑驱使我们那么做,可那也跟我们有意义的生活和道德选择一致。当今最有影响的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指出,构筑精神生活的生物性知识,可以促进我们做决策,甚至促进我们的道德抉择;也可能提升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机会。

有助生存的恐惧

从“恐惧”入手理解人类情感的生物性法则,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它是认知神经科学家最先了解的人类情感。它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绪,但对人类生存来说是必需的。置身于旷野之中,如果缺乏恐惧感,人类就活不长。大脑中的“杏仁核体”是我们的“恐惧之源”,它负责学习并记住你所必须害怕的内容。

大脑中有两个“杏仁核体”,它们是一些神经细胞束,由于形状像杏仁而得名。“杏仁核体”位于大脑两侧,处在颞叶下面。它们好像一个协调不同来源信息的网络中心,收集环境信号、记录情感含义,并在必要的时候启动恰当的反应。这个“中心”获取来自视丘下部的身体对环境的反应信息(例如心率和血压),并且与大脑前部的理性推理区域沟通,同时连接“海马体”—大脑中一个重要的记忆中心。

人体的恐惧系统效率如此之高,以致你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什么事,大脑就已经作出反应了。例如,你在开车的时候,有一辆车突然转向插入你的车道,你在还没明白过来前就会感到害怕。在你大脑的视觉部分“看到”危险场景之前,恐惧信号已经在你大脑的“杏仁核体”和危机系统之间传递。

“杏仁核体”不仅帮助人们辨识其他人脸上的恐惧表情,而且还对其进行自动扫描,因此恐惧是会传染的。那些大脑“杏仁核体”受伤的人或动物会丧失这类恐惧技能,不过对他们来说,世界反而会因此变得更加危险。

愤怒管理

最近的研究表明,愤怒引起大脑皮层的活动。大脑皮层的功能就是使大脑不同区域连接起来,这些区域包括认知侵犯(比如,认识到“他”刚刚偷了我的iPod),记录某种感觉(我正生气),并且采取行动(我要……)。大脑皮层还跟位于大脑前部的推理中心有关联,比如记忆中心—它在反刍愤怒或事后回味中起作用。

研究人员一直在集中研究愤怒所产生的一个后果:攻击性。众所周知,由于男女体内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分泌水平的不同,男人比女人更有攻击性。但是,男女大脑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也影响了男女的攻击性。在大脑前部,眶额叶皮层帮助人们做决定,包括对各种脾气的情感反应。

一般而言,在眶额叶皮层中,男人的脑灰质的量比女人少。根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分析,男女大脑的这种差异,说明在反社会行为中,男女比例不同,这种比例可说是由于性别差异而形成的。然而,攻击性常常也是一种优势,从历史上来看,好战和杀戮的能力就是巩固控制生存资源的一种资本。令人庆幸的是,人类一些祖先意识到攻击性是把“双刃剑”。他们开动创造性的大脑,发明了更好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例如,将这种攻击性象征性地转移到体育竞技比赛去。

悲喜同理

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如悲伤和快乐,却成为研究人员的研究难题。抑郁和躁狂是神经科学家的核心研究领域,但是人们日常中的情绪变化如此之大,以致研究人员发现,要弄清楚确切的情感研究对象是件难事。

《美国精神病学月刊》去年发表的一项报告对悲伤和大脑的有关研究文献做了报道:在22项研究中,大脑扫描显示了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状况。总的来说,悲伤引起大脑中70多个区域的活动变化,包括杏仁核体和海马体,前额皮层和前扣带皮层,脑岛(颞叶下面的一小块皮层区域)。

与悲伤一样,快乐也引起大脑许多区域的反应。在美国博士丹尼尔·李维丁所写的书《这就是你的大脑对音乐的反应》中,他提到,音乐会使大脑中的许多部位同时参与反应。我们听到音乐声和韵律时,视觉、感觉和运动区起反应。我们还会对音乐进行翻译(感觉区起作用)和推论(额叶前皮层)。音乐会勾起我们过去经历的记忆和情感(杏仁核体和海马状起反应)。假如一首乐曲打动了你,可能是因为它激发了你大脑中的奖励反应区(阿肯伯氏核起反应)。假如你自己正在弹奏乐曲,由于聚精会神,你还会忘掉自我,产生满足的愉悦感。

爱情与宗教信仰

在人类的各种情绪状态中,越复杂的那些,对认知神经科学家来说,研究时所遭遇的挑战越大。例如“共情”能力,它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是指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感觉、需要与情绪的一种人格特质。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极其擅长读懂别人的脸。别人通过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情感感染了我们,我们就很容易依样画葫芦。

“共情”能力需要大脑几个区域发挥其正常功能。大脑颞叶末端处理和记忆微妙的语言信号,颞叶和顶叶的连接部分负责记忆事件,做出道德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身体行动,而额叶前皮层处理“共情”感受中包含的许多复杂的推理。

众所周知,爱情也跟大脑许多部位的活动有关。与爱情深切相关的大脑部位包括脑岛、前扣带皮层、海马状和阿肯伯氏核。换言之,这些就是大脑中介入身体和情感感知、记忆和奖励的那些部位。科学证据表明,爱情果真是盲目的,浪漫的爱关闭了大脑中进行推理的部位和杏仁核体。在激情燃烧的情况下,大脑的判断和恐惧中心也“告假”不工作。爱情还关闭掉“心智化”所需的大脑部位。因此热恋中的人们不再区分彼此。

至于另一种神圣的感情—信仰的产生,科学家也有新鲜的解释。人类有宗教信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社会、习俗、文化、政治等因素;但也牵涉到认知和情绪,后者代表由脑主宰的宗教信仰的复杂心理因素。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所谓的“信仰分子”—大脑神经传递中的血清素。血清素能产生多种错觉,如幻觉、感知错乱、感觉自己与周围世界融为一体等等。那些血清素含量越高的人,越容易相信神灵的存在。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宗教情结可能有生物基础,即它是与生俱来的。另外,电刺激大脑中的前颞叶,可能产生宗教上灵魂出窍或升华的超然存在感觉。有些大脑病变也会产生神灵现象,包括颞叶癫痫症,濒死经验,偏头痛的前兆,和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迷幻药亦会让人产生神秘的,类似神圣的宗教感觉的经验。

神经科学家的这些系统性研究彻底否决了精神是独立于肉体之外的无形之物。看起来,每个人生来就拥有一个能体验七情六欲的大脑,而人类的各种复杂情感之后都有其对应的,经过精妙设计的生物学机制。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