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揭秘80后的八个心理问题

来源:网络

心理问题一:社交恐惧——内向外向的“混合矛盾体”

一部分已经踏入社会的80后,脱离了家庭的庇护,优越感顿然丧失。在朋友中谈天说地性格活泼,而一下进入陌生的氛围,却变得少言寡语……人际交往的问题也就格外让人头疼:“怎么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公司的氛围适应不了怎么办?”“上司好像不太注意我”……表现得太内向,会让大家误认为自己不合群;表现得太外向,会让人误认为自己太张扬,目中无人不够谦虚——不管怎样做,内心总是陷入纠结之中。

解药:社交问题是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可不必在这个问题上处理过度,否则还会起到反作用。其实无论表现出你的哪一面,只要用真诚作为基础,另外给自己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场发展方向和定位,并且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参与相关的社交活动,结识业内的朋友等等,都是对你的未来非常有帮助的。

心理问题二:择业混乱——“我到底适合什么职业?”

一年不到就跳槽一次——这是多数80后初入职场的“习惯性动作”。跳槽的理由或许“很充分”:“公司没发展”“我的工作太没意思了”“压力太大,受不了”……说出“我不干了”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旁观者把这一频繁跳槽的行为定论为: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

但其实看其本质,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自己并不清楚自己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哪里,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是什么。缺乏主动的规划和学习,用试试看的心态“走一步算一步”,多次更换行业,经验得不到积淀,多次的挫败感当然会使人丧失耐心和毅力。

解药:拨开前方的迷雾其实并不难,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如去试着去了解自己。先学着发现自己的优势,并用实习和学习的方式让你的优势更加凸显,然后找到能够使你的优势能够充分得以发挥的行业,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吸收能量,相信几年后,你会发现一个崭新且充满自信的自己。

心理问题三:恋爱受挫——不会处理失恋的悲伤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里说过,人的18-30岁正处在“练习爱”的人生阶段,这正与80后们所处的年龄段相吻合。在这个年龄段中,必然会遇到爱,且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孤独世界里第一次伸出手,深情地把自己所爱的人拉近身边……

这是世间最美好的故事,但结局是否美好,我们无法预知。或许我们都曾为爱受挫和犯错,但这些都是在爱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单恋、失恋、背叛、欺骗、伤害等混杂在爱中带给我们的悲痛,虽然很令人心碎,却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解药:从一而终的初恋纯属偶然,多数人还是要面对分手所带来的伤害。在失恋中成长,让下一次的爱变得坚不可摧,让悲剧不再另一个人身上重演,在悲伤的同时学会总结经验,你才有机会把真正的幸福紧握在手中。

心理问题四:恐婚症——单身变两人,是幸福还是束缚?

多数80后习惯了与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和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而脱离父母的家庭,创建属于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对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况且结婚后要担负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比如房贷、各种生活成本、理财投资以及今后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本来轻松自由的生活忽然显得很沉重,80后对婚姻的畏惧感就油然而生了。

解药:结婚前一定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问问自己到底能否承担婚姻所带来的责任。如果答案不肯定,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如果你真心想与另一半步入婚姻的殿堂,不如把你的困惑告诉她,听听TA的建议,并为此做出努力和改变,相信你在结婚后会得到你所期待的幸福,而不是束缚。

心理问题五:无爱症——爱别人不如爱自己

80后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没有跟兄弟姐妹分享的经历,各种需求还未产生就被满足,甚至会过度满足。不付出就能得到,让这些80后很难得到换位思考的锻炼机会。

这种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凸显出来,但在适婚年龄问题就产生了:“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等等因为不会爱或者不会被爱的爱的情况比比皆是。失恋很痛苦,但比失恋更痛苦的是没有真正尝过恋爱的滋味。

解药:学会换位思考和为他人付出,在恋爱过程中,为对方付出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同样在家庭中,懂得付出的人往往会让家庭更加稳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心理问题六:不想长大——沉溺在童年中不可自拔

与婚姻同理,长大同样也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需要在处理问题时和面对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判断力和分析能力理性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像个孩子一样想什么做什么,完全不顾后果。而80后很少有早当家的情况,所以不管是否处在童年,心理上总是难以“长大”,行为也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任性自我。放弃了心理成长,就永远只能做一个“长不大的成人”,失去了成熟的权利。

解药:试着多去承担一些压力和责任,来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情商。另外在情绪来临的时候,静下来思考一下:“这样做是否妥当?”“这样做是否会伤害或影响到别人?”。

心理问题七:抑郁情绪——太郁闷了

“真郁闷”是80后的口头语,不管是工作、感情、家庭、人际圈……一切似乎总是和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相反。没有磨难的生活不是生活,没有经历坎坷的人生就不算是完整的人生。总是用消极的情绪和语言使自己陷入悲观情绪,长此以往,就很容易从抱怨过渡为抑郁情绪,甚至会摧毁人的意志。

解药: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除了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同时还要适时排解压力和消极情绪,比如与朋友聊天,K歌、读书、旅游等等,都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另外还要学会在产生不快时积极调整心态,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

心理问题八:应激创伤——由天灾人祸引发心理脆弱

最近几年的天灾人祸让很多人的心理都受了伤,80后向来生活在温室中,虽然灾难并非在身边发生,但是由此引发的焦虑情绪还是使很多人陷入了“心理恐慌”,担心什么时候灾难发生在自己身上。虽然灾难来袭人人自危,但是杞人忧天就大可不必了,否则不仅会让心情陷入低谷,也会使自己消极面对人生。

解药: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心理恐慌就会远离你。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