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来源:网络

乐观和悲观的人虽有部分是基因的差别,与某些影响大脑化学物质有关,但这仅仅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从小习得某种态度和观念。

专家说明:乐观和悲观的人虽有部分是基因的差别,与某些影响大脑化学物质有关,但这仅仅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从小习得某种态度和观念。要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各种困境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孩子跟着父母用欣赏、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会感到快乐、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强,才会更愿意参与他觉得有趣的事情。

一、尽情宣泄情绪

研究发现,孩子只有在感觉非常安全并被人无条件接受的时候,才会更加快乐和自信。所以,当孩子想倾诉问题时,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坏的判断,只要让他感觉到你在倾听和重视就可以了。譬如,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向妈妈抱怨幼儿园有个总爱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妈妈回答:”不要总是不停地抱怨,这样可不好。“孩子听后,或许会平静下来,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绪被压抑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妈妈换个说法:”哦,看来她那样做确实让你感到不高兴了。“孩子听后会感到爸爸妈妈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气,感到快乐。如果他为此还哭鼻子的话,妈妈最好不必说什么,而是把她搂在怀里。

二、要有规律生活

为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虽然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对事情掌控感觉和满意度都会提高。也就是说,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感到愉悦。譬如每天同一个时间吃饭、洗澡、睡觉会牢固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能让大部分事情做起来效率更高。而保持刷牙、锻炼、洗手的好习惯显然也会更有利于健康。此外,有规律的生活还能让人的左右大脑得到一定的刺激和平衡。

三、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会不自觉地帮他清除障碍,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后,碰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难道父母还有能力帮他解决吗?所以,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具备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前提是要允许孩子犯错,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并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能力。然而,现实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较弱,很难做到承认错误。事实上,只有在失败后学会及时调整前进方向,才能得到快乐生活的重要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实践。

四、减去额外压力

在如今这样紧张、快节奏的大环境里,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过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点学钢琴,下午2点练书法,4点还得学英语……像这样的安排,孩子怎么会感觉快乐呢?其实,对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为能够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吗?无数心理学研究报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甚至达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过上更加平静和满足的生活。所以,父母还是把追在孩子屁股后的那个计时器扔掉!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快乐毕竟不是一件可以轻松买来或是随意送出的礼物,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和树立的生活态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