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理想为何变不成现实

来源:网络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侯玉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曾被许多青年挂嘴边。但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广州发布的一项关于年轻人理想与现实状况的调查却显示,当代青年并非理想缺失的一代,而且他们的理想看得见、摸得着,与个人价值、家庭、工作息息相关,更接地气。

这项调查由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在广州市委的指导下发起,结果显示,85.8%的青年认为自己是有理想的人,其理想依次是“家庭幸福”、“完善自我修养”、“无忧无虑”。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过去五年中,七成青年基本实现理想;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65.3%的人会“接受现实,但仍为理想努力”,仅2.9%会“消极对待”。

然而,我们从调查数据中也能看出一些问题,比如仍有26%的人没有实现理想;当问及“实现理想遇到的主要障碍”时,“没有物质条件”、“付出努力却未能得偿所愿”、“缺乏机会”三项答案位居前三。《广州日报》此前一项调查也显示,52.6%的“80后”认为压力大,29.7%的人认为闯出一番事业太难。从中不难看出,尽管大多数年轻人有理想,肯打拼,但实现理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自身也存在遇到困难喜欢归于外因等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遇到不顺心的事,外归因能缓解压力。因为他们总能从失败中看到光明的一面,绝不否定自己的能力。但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合理解释,难免会因看不到自身的缺点而一错再错。

近代思想家章太炎曾在《今日青年之弱点》一文中指出,青年往往容易好高骛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这些都是实现理想的内在障碍。首先,做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不容易看出谁更优秀。而且,人生总有些成绩是侥幸得来,如果因此而把一切看得过于容易,凡事都想侥幸成功,自然会被现实打回原形。他举例说,孙中山为人不错,但喜欢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是他最大的弱点。其次,不少青年在求学时代自命不凡,眼高手低,不愿踏踏实实求学、做事。青年又处于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加上身处多元化社会,可能理想多变、摇摆不定。因此,理想难以实现,固然与社会、家庭、物质等客观条件有关,但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仍需直面内心的弱点,多自我反省,遇事慎重,才能将理想化为现实。

唐代诗人李贺在《致酒行》中提到,“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意思是,年轻人应有高远的理想,可谁能想到,我却如此凄凉寂寞。诚然,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可能没有鸟语花香,有的或许只是无人理解的清冷与孤寂,但只有坚守下去,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需要做到以下4点:

1.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养成在固定时间去做固定事情的习惯。这些时间“锚点”有助掌控自己的时间。对于突如其来的事情,比如临时指派的任务,一定要集中精力快速完成。

2.找到志同道合者相互激励。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心理模式。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容易被这样的氛围同化。

3.不贪图暂时的安逸。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发现,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克制一时欲望、放弃眼前诱惑的人,更易成功。因此,青年不妨重新设置品尝人生苦乐的次序,从小事做起,比如先做完工作,再与朋友聚会,形成习惯。

4.不被小成绩冲昏头脑。当目标获得进展时,不少人会奖赏自己,甚至放纵一下,但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轨道。此时记得提醒自己,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实现呢。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