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宝宝的坏脾气 父母该这样引导

来源:网络

当宝宝发脾气、哭闹、磨蹭时,父母常常感觉非常恼火。然而,殊不知宝宝的一些负面情绪和压力激素就是通过这些看似烦人的行为得到了释放,反而对宝宝非常有益。

1. 发脾气

宝宝常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对遭受不平或侵犯的不满,也会通过尖叫、哭泣、跺脚、踢腿的方式,把炽热而充满攻击性的愤怒能量发泄出去。而当宝宝脾气发作完毕之后,他又重新变成了天真可爱的宝宝。父母要做的就是,允许他这么做—当然,也要确保宝宝能用安全的方式。你可以为他设置一个“安全角落”,让他可以在那里安全地发泄情绪。

2. 喜欢哭

我们常引导宝宝不能哭,认为男孩哭是“娘娘腔”,女孩哭是“软弱”。事实上,哭泣具有治疗作用。研究表明,哭泣能迅速减少宝宝体内压力激素的含量。宝宝摔倒了,哭一会儿实际上会让他缓解疼痛和恐惧的感觉。宝宝通过哭泣也能抚平他身体、情绪和心理的损伤。

3. 感到害怕

很多宝宝怕黑,怕雷鸣,怕身处陌生的环境。宝宝感到害怕,通常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安全感受到威胁。恐惧其实是一件正常而健康的事情,这时父母要给予宝宝安慰,也要允许他瑟瑟发抖。父母要接受宝宝表现出恐惧,不要让宝宝因为自己的软弱而感到羞愧。

4. 磨蹭

对于急于让宝宝洗脸、穿衣、吃饭、上幼儿园的父母来说,简直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龟速”行动的宝宝更让人恼火了。宝宝需要熟悉家庭时间表、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能,而这所有的项目都需要时间。而以蜗牛般的速度行动,通常也是宝宝表达不满的方式。如果他的行动总是慢半拍,不要生气,耐心地给他更多时间吧。父母最需要做地是尊重宝宝的个性,帮助他以自己的步调行动。

5. 苦苦哀求

宝宝都是索求的天才,他不停地苦苦哀求,喋喋不休,直到父母不胜其烦,举手投降。然而宝宝哀求你的背后,他也在学习试探彼此的底线,并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学习为自己的权益进行谈判。这时,让宝宝感到你会考虑他的心声和处境非常重要。父母要耐心倾听他的声音,并试着去理解宝宝。同时,制定合理的规矩同样很重要,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和诉求也是有界限的。

6. 反抗

生气、愤怒、不公、侵犯……成年人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对宝宝同样很重要,只是我们一直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宝宝必须服从父母的要求。如果是在公共场合,父母可以请宝宝暂时安静,同时告诉他,稍后你会倾听他的意见。如果宝宝坚定地反抗,你多说也无用,他直到发泄出来才能感到舒服。这时,你可以带宝宝离开,给他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安全的地点,让他尽情表达。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