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自杀原因往往不会显而易见

来源:网络

无论是谁,只有一个最终的结局:死亡。关于自杀,是个说不完的话题,既可以街谈巷议、流言蜚语的方式谈论,也可以哲学甚或宗教的方式来谈论,就像卡谬说的: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或者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所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换一种说法,是否值得继续活下去,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但常常有意被遗忘的问题。然而,每当什么人自杀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浮现在我们心中。卡谬讨论自杀的时候,用的关键词是荒谬,但我更喜欢他无意中使用的一个词:隐痛。确实,无论哪个人自杀,触动我们这些存活者的是生命深处的隐痛。那个人为什么自杀,是什么原因驱使一个人放弃生命,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王国维自杀以后的近一个世纪,人们都在探讨他的死因,有人还以此为题做了博士论文,但在我看来,还是没有答案,答案已经随着死者长眠地下。

不过,泛泛而论,自杀无非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信仰(希望)而死,所谓杀身成仁即是,伊拉克人对美军的自杀式袭击,属于此类,一种是因为困境(绝望)而死,觉得再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处身的环境,于是选择死亡。然而,虽同为绝望,起因却可以完全相反,一种是因为失败而绝望,例如跳楼的破产者、负债累累的赌徒,诸如此类;另一种是因为成功而绝望,例如获得诺贝尔奖后自杀的川端康成,又如最近的张国荣,在旁人看来,他们都功成名就,却选择了死亡。成功者的自杀最容易让人生发万事皆空的感叹,失败也罢,成功也罢,都无法摆脱生存的空虚。同时,也让我们明白,生命内在的宁静与否,其实与成败没有什么关系。

不久前,人们都在谈论张国荣。许多人借着他的死在抒发或表达一些什么,又在猜测一些什么。然而,还是卡谬说的好,最清楚明显的原因往往不是直接引起自杀的原因。所以,在我看来,对于死者,最好保持沉默,以表达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如果一定要谈论,也许可以像川端康成那样,谈谈临终的眼,那临终的眼里见到的是什么呢?川端在那篇文章里,并不赞成自杀,但不久以后,他自己的眼也成了临终的眼。临终的眼这个词组,来自另一位自杀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我在这里再次挪用,表达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怀想之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