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学会尊重孩子的反抗

来源:网络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是两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做事不愿让别人干涉,以逆反为特点,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

2~5岁为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勺子还用不好,就要自己吃饭,不让他做,就会哭闹。历来温顺、听话的孩子,此期变得急躁、不听话、调皮。尽管这种反抗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程度不同,但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面对孩子的反抗,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问情由地采取粗暴态度,常常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形成退缩、孤僻等不良性格。而在孩子反抗时,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暂时依着他,然后通过说服、引导,使其顺利度过反抗期,则是有效、有益的做法。

12~15岁为第二反抗期(又称危险期)。此期孩子已进入青春发育期,突出的表现是具有逐渐增长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经验不足,故易出现各种问题。

如喜欢与父母一起去公园的孩子变得不愿跟着父母,一向很听话的孩子也常常不听话,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爱冲动和冒险。据统计,此期不能顺利度过者,常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可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其实,孩子的反抗期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并不是坏事,如能顺利度过,对心理健康和成长都大有益处。有人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对高反抗性和低反抗性儿童的追踪观察中,发现高反抗性一组中,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低反抗性一组中,只有26%的孩子具备这种能力,大多数则遇事不能独立承担和处理,做事不果断。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