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父母常发牢骚孩子易患抑郁

来源:网络

抑郁症是一种异常沮丧的、长时间持续的症状。这种情绪状态会妨碍患者的日常活动,严重时患者甚至会自杀。然而,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吗?调查显示:1.8%~5.2%的小学生、13%~18%的中学生患有抑郁症,而患者中以女孩居多。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儿童心理保健专家于瑞丽主任指出,当孩子处于新的环境、承受巨大压力、遭遇挫折时,一旦排解不得法,很容易染上抑郁症。

案例一:

10岁女孩阿雯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在学校的成绩很出类拔萃,在其他家长的眼中是个优秀的孩子。但阿雯脾气火爆,动不动就生气,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朋友,她常常对父母叫嚷讨厌自己。

于主任评点:阿雯的表现是比较典型的儿童抑郁症。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易激惹,一不顺心就激动发怒,在学校里也不合群,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行为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如逃学、不服从老师或家长的管教等。

案例二:

妈妈觉得,8岁的小梅越来越脆弱了,连小小的批评都承受不起,在家里也越来越沉默,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里,说是做作业,可半天没写多少字。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后总是一个人趴在桌子上发呆或睡觉。

于主任评点:约有48%~62%的抑郁儿童中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学习困难。有的孩子则会出现社交退缩,喜欢一个人呆着,避免和同学、亲戚交往。此外,于主任指出,有些抑郁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无缘无故的疲倦、头痛,并经常出现睡眠障碍,不是睡得过多,就是失眠。此外,还有因食欲不振导致的体重下降,运动、言语和反应迟顿等。相比较而言,儿童也许有这样的症状却不会主动表达出来,只能靠父母和老师细心观察。

父母情绪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父母性格、甚至情绪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

于主任讲了一个例子,有个原本开朗活泼的男孩,父母都没有抑郁病史,有段时间孩子妈妈的工作不太顺利,她每天回家都要发一通牢骚,妈妈的心理压力缓解了,但在一旁做作业的孩子听到了妈妈的烦恼,觉得痛苦压抑,认为自己没用,保护不了妈妈,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抑郁症。许多患病的孩子平时都很懂事,性格往往比较内向,一有烦恼往往憋在心里,不易化解。

儿童抑郁症的防治

进行心理治疗时,由于儿童往往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病症,需要父母向医生反映其症状,父母在儿童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于主任表示,最理想的预防抑郁症的方法是家长和老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家长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的乐观宽容的性格,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不要过度纵容孩子或是太过苛求,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此外,家长即使有苦恼也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泄,更不要指桑骂槐,把怒火发到孩子身上。

阿雯的治疗模式: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医生采取了如下措施:

1、教会她以自我对话的形式控制自己的情绪。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