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走出心理问题三大误区

来源:网络

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危机,有的是必然危机,像婚恋问题、职业压力;有的是偶然危机,如亲人生病、交通事故或手中股票跌了……都会引发心理问题。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记者见到了该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徐光兴,他对记者如是说。徐教授同时担任上海博爱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接触过丰富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案例。他把心理问题称作心理不适应,这种精神亚健康状态若不及时化解,就可能发展为精神疾患。

徐教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这是好趋势;但是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也存在误区。有的人以为较轻的心理问题可自己调整,较重的才需找心理医生,但他们忽视了各人不同的心理免疫力。面对同样的挫折,心理免疫力强的人能轻松化解,弱的人便后果严重。例如一名曾来咨询的女士,因为猜疑丈夫和女客户有婚外情而感到非常痛苦,最后发现是个误会。她的耐受力是比较强的,虽然陷于与丈夫的争吵中,但还是没有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和那些因为夫妻间一句口角而自杀的人是种鲜明的对比。由于各人心理免疫力的内在差异,有些人遇到较重的问题仍能自我调节,有些人就必须来咨询。

接下来的两个误区正好互相对照。徐教授谈到,有人将所有的心理问题当成疾患,迷信药物治疗;有些人则完全忽视药物治疗。对于前一种误区,徐教授提醒说,心理不适应没有及时解决,会出现胃口不好、睡眠差、情绪低沉等身心症状,通过倾诉或受到周围人的关心支持以后就会缓解,所以决不要滥用药物。如果持续紧张、做噩梦,则须就医用药。陷于后一种误区的人,往往已患精神疾病却不肯相信,结果耽误了治疗。

有过一个来咨询的人,其实已得了精神疾患,却还是坚持只要心理辅导。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