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心理脆弱错不在文化

来源:网络

一名外企职员述说心中烦恼:我是外企公司职员,工作一天到晚十分紧张,同事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老板的严格程度近乎苛刻。每当老板巡视的时候,我就非常紧张,有时想起这种情景也会不由得紧张焦虑。可是,我看到公司里从事辅助工作的工人,还有民工,就没有我这样紧张,也没有见到他们谁出现了心理问题。所以,我觉得文化程度越高心理越脆弱,有时真羡慕那些敢喊、敢笑的简单劳动者。我的看法是否正确?

这位外企职员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从一般意义上说,受教育程度与接受社会信息的程度成正比,接受信息量越大,思考问题的方面也会越宽,相对意义上可能引起的烦恼也会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调查,全球完全有或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人类总人口的6%和9.5%,而84.5%的绝大多数的人居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即第三种状态。另外,我国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披露,在我国大约有75%的人居于亚健康状态,即第三种状态,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字接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普遍程度绝不亚于感冒的流行程度,存在某种心理问题是客观的,也是正常的现象。必须明确,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绝不等于就是某种心理

疾病,更不等同于精神病。

至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一种跨种族、跨国度、跨文化、跨年龄、跨性别的社会现象,其发生与否同文化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他们可能对不同的刺激产生更加敏感的反应。

在流动人口中的青年民工存在着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一些人在民工群体中尚能适应,可是一时单独与其他人交往就会感到有困难,产生自卑、自我否定的心态,他们在咨询人群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所以,流动人口中,尤其是青年民工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生活当中到处都可能存在矛盾,而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总是觉得自己面临的问题最严重,自己的内心最痛苦。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水平与人的文化水平是成正比的。这位职员的问题,不是由所受的教育(知识)引起的,而是其人格特征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偏差。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