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压力大不大 梦境能反映

来源:网络

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境会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近日,美国《自我》杂志刊登心理学家的文章称,如果最近做梦有点多,或者总是重复地困于一个梦境中,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出了问题。压力过重是让人频繁做梦的主要原因,经常做以下几种梦,证明需要赶快去放松了。

梦回考场:提示晋升压力

在职场上已经打拼几年的上班族,明明已经远离课堂,却常常梦见回到学校,重新坐到考场上考试,而且在梦里屡次答出白卷。

解析:竞争重压下的人们,最关心的是个人的提升和发展,屡次梦到考试,就是这种压力在梦境里的转化。这说明,你有可能正在或即将面临一次职业生涯的变动,对此不敢确信,或者信心不足的人,就容易梦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爬山涉水:事业困难重重

梦到旅途中遇见一座大山或者一条大河,暗示的是事业上遭遇的阻力。工作顺利的人遭遇这种梦境,最终结果是爬上山顶,登高举目,前方是开阔美景;但如果事业不顺畅,工作不稳定,困难重重,梦中的情形就会总是在爬山,直到身心疲惫还是到不了山顶,这正是工作中的压力所致。

解析:因此,遭遇爬山涉水一类的恶梦困扰时,就应当提醒自己,找出压力的来源。否则,患者容易因为噩梦导致的负面情绪而诱发抑郁,影响健康。

凶杀抢劫:处于压力边缘

压力越大,梦境的夸张程度就越大。凶杀、抢劫,或者一些神鬼异象出现在梦中时,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意味着你的压力已经到了临界边缘。

解析:大多数私营企业家承受的压力大,因此他们的梦境就十分离奇古怪。一位女企业家梦里经常看到已经去世的邻居老太,面目狰狞,当她想呼救时,却发不出声音。医生为她分析梦境时,发现当时她正接了一笔很大的业务,但因沟通问题,生意最后告吹,心中的郁闷就转化为梦中的呓语。

梦回故乡:身心极其疲惫

在大城市承受的生活、压力过大,常常会梦回故乡,反复看到舒适的过去,如童年、校园生活、母亲等等。离家越远,做这类梦的概率越高。

解析:之所以会梦回故乡,是因为身在压力负荷极重的城市,容易产生疲惫感,内心向往过去。此外,如果频繁梦见家人好友处境不佳,其实反映的正是本人处于紧张的人际关系或紧张的工作环境之中。

跌倒坠落:将有麻烦发生

梦到从楼梯或是高处跌倒坠落,往往意味着碰到麻烦,比如手头资金紧张,与亲朋好友的关系闹僵等。

解析:如果你本身容易因为挫折而沮丧,做这样的梦,就需要及时采取行动,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梦到溺水:你的责任太重

解析:在梦里,水通常代表着人的情绪。如果梦中,水给你带来危险,表示内心受到不良情绪的控制。梦到溺水,意味着你背负责任太重、感到窒息。需要适当调整了。

性梦清晰 说明不压抑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多梦境都是为了替代性地满足某种需求。一个人性成熟后,若无法得到性满足,往往就会以性梦表达出来。

性梦是指与性活动、性爱刺激、性信号或性关系有关联的梦境,做梦者醒后可以回忆起梦的内容。在性梦中,男性可出现遗精,女性可出现性高潮等。性梦多见于年轻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频率不断下降。

心理学家认为,性梦大多代表一个人最原始的性欲望“本我”。平时,主宰是非判断的“自我”和主宰道德判断的“超我”,会压抑着本能的性欲。不少人还会将性梦与现实相混淆,以性梦为耻,不断地自责。最终,性梦会严重影响这些人的情绪和行为,对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

实际上,性梦是人类一种完全正常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性心理活动,也是人们健康、普遍、常见的自身性行为之一,是机体自我调节性紧张和性冲动的自发措施,也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性梦多、含糊,说明性欲不能通过其他途径宣泄,在梦中变相地释放,表明性被抑制得过于强烈。反过来,性梦如果清晰、明确,说明压抑少,性欲得到了充分释放,是件好事。

哪些人爱说梦话

人进入睡眠状态以后,如果语言中枢和控制嘴部肌肉的运动神经还处在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那么随着当时的梦境或者大脑的活动我们就会说梦话。如果神经兴奋程度高,人还可能用梦话和周围人对答。哪些人爱说梦话呢?

儿童大脑发育没有完全成熟,神经兴奋性不稳定且抑制性功能较差,所以不仅睡觉时不仅容易念念叨叨,还可能抖抖手、抖抖脚或在梦里哭泣。

心里有创伤或长期情绪压抑的人,也可能会借梦话展现其白日里没能被释放的负面情绪,比如平日里一饱受欺负的男生会在梦里叫“坦克来啦!压死你们”。

大喜大悲的“性情中人”,由于长期戏剧性的情绪波动,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而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也是说梦话的诱因之一。这其实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

偶尔说梦话并不需要担心,如果说梦话次数过于频繁,就会导致白天疲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而且还可能影响配偶、子女睡眠。适当解压才是“治本“的办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