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学会如何区分压力 四周绞杀压力快速有效

来源:网络

第1周 把压力和动力分开

有些压力是你没法避免的,有些不是。“远离压力的技巧就在于学会区分它们。”美国压力研究协会理事长罗斯克(paul Rosch)博士这样说。而且,同样的情况对有些人来说是压力,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能产生快乐的动力,所以罗斯克博士强调:“你必须学会如何区分压力。”

那么就让我们从把压力按照“可以接受”和“不得不改变”进行分类作为绞杀压力的开始吧。当你列出这个压力分类表,你自然就会发现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不过,在你用头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千万别忽略了身体的反应,比如当你一面对某些情况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到头疼、背疼?或是心跳节奏不太一样?再或者,当你开车前往办公室的时候,路程并未增加,可突然引起了你的公路愤怒?

了解你身体的反应,你就能觉察到压力爆发的早期迹象。所以,当你评估压力时,不妨多注意一下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小事情。越是小事情的长期积累,越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你整宿整宿听女朋友收藏的李宇春的唱片,最后不崩溃才怪。

你在第一个七日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只是“绞杀”压力的一个序幕,其实不然。面对压力、区分压力、对压力宣战,这是让压力自爆的最佳战术。如果你对压力不加以控制,也不相信可以变好,那情况就会恶化。设立目标,向目标前进,这才是健康的观念。“而太多时候,我们就像在生活的海洋中漫无目的地漂泊,”罗斯克博士说,“该是找个目的地停泊的时刻了。”

第2周 别做釜底抽薪的蠢人

有些男人在精神健康上堪称完美超人。他们总是有能力解决掉自己的压力源。而我们剩下的这群人,就无法做到。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46%有压力的成年人根本不关心他们吃的食物,57%的人对什么都不感觉兴奋,53%的人失眠。好好想想以下这五件事,起先,我们并不习惯它们,最终,却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坏习惯。

酒精: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痛饮并不能减少压力,相反,压力会降低酒精的愉悦作用。虽然压力会增强酗酒的欲望,但这时喝酒,酒精只会使我们感觉迟钝,而非high。所以说,你喝得越多,享受越少。

垃圾食品:是的,那些以高脂肪、高热量着称的方便食品只能短时间地阻止大脑感受到压力的信号。但时间一长,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就连你的裤腰带也感觉到了压力的增加。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垃圾食品、压力、发胖三者的关系:在压力下吞食垃圾食品会导致一系列的肌体不良反应,首先是你体内血液循环不畅,接下来,你体内脂肪也无法正常代谢,于是,你变成一个令人恶心的大胖子。

电视:如果是《武林外史》,你就继续看吧。已经有很多研究都显示大笑是对抗压力的最佳良药,甚至你还没笑出声来,压力就已经逐渐离你远去了。但是,如果连续看上4个小时的《迷失》,那就不对了。同样的时间,还不如拿来和朋友们聚会。社交活动不仅能降低压力,还有助于让你从生病的状态迅速恢复健康。

网络:来自网络的问题和电视差不多,如果你分辩说,你是通过网络社交,那我还是劝你省省吧,承担自欺欺人的后果的,是你不是我。

烟草:你抽得越多,你阳痿的几率就越大。而且,烟草的镇定效果并不见得比……好。那你为什么还要冒险抽它们呢?

第3周 停止多项作业

“多项作业(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是当代人类的死因,”心理学家戴维森(Jeff Davidson)这样说,他已经写了多达36本的心理自助书籍。如今,人们总是认为,他们必须竭尽全力同时完成多项工作,这样才能使自己更有价值,也更有竞争力。“事实并非如此。”戴维森说。他在巡回演讲的时候,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随机从听众席中邀请两位参与者,然后给他们每人15个硬币、15张小纸片和一套纸笔。然后他要求其中的一个人把硬币堆成一摞,把纸片排成环状的同时,还要画15个星星。而他要求另一个参与者按顺序依次画星星、摆纸片、摞硬币。你猜猜,最后谁先完成这些任务的?

就像戴维森说的那样,你应该“锐化你的注意力”,除非你能做到在一个时间段内只把精力放在一件工作上。当你进行多项作业的时候,你的头脑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一代的人们无法想象,如今社会对诸如“更快、更好、更多”的痴迷程度,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压力。戴维森也承认,有些多项作业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必须学会如何控制它。“多项作业会出现得多频繁?持续多久?其实并没有那么频繁,也不会那么久。”也许就是一个星期,而不是永远。所以,除非真的对你有好处,你再进行,但也要尽量把工作分开,做好笔记,逐一完成。

第4周 释放内心恶魔

不少男人都是寂静一族,他们默默把压力装进瓶子,寄希望于压力在瓶中渐渐灭亡。其实有时候,缄口不言就是敌人。美国费城大学曾做过“情绪揭底”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在承受着创伤后的心理压力,他们被要求每天用手写——而不是用电脑写20分钟的内心感受。

仅仅过了3天,那些每天重复写单一痛苦事件的学生,他们在心理和精神上压力反应的迹象开始减少。而到了8周以后,他们和那些每天只允许写不带什么感情色彩的内容的学生相比,内心感觉要好多了,也很少生病。

这个结果令那些发起该实验的心理专家们颇为震惊。“我们越清楚让已经遭受创伤的心灵愈合有多么艰难,这个实验的可行性结果越令我们难以忘怀。”脑科学研究工作者斯洛安(Denise Sloan)如是说。这项实验居然可以成功,斯洛安认为,“那些生还者总是希望通过忘记不幸事件的发生,来避免遭受心理创伤。其实,你越逃避,那种感受越强烈。所以,说出你的感受,对你有好处。”

因此,你应该每周抽出3个晚上,坐下来,在纸上倾倒你的情绪——这不会损害你什么,只要是你想到的,不管什么都可以写,就算你夸大事实也无所谓。斯洛安发现,这一招对男人和女人,都一样有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