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职场心理 牢骚要怎样发

来源:网络

那年我读大学二年级。年终评比,我名列全班第4名。按照惯例,班级前8名均可获得奖学金。我心理早盘算好了,二等奖学金,足足300元现金呐。这可是我的救命钱,下学期的学费全指望它了。万万没有想到,奖学金名单上竟然没有我的名字!第9名入了围,唯独掉了我。这是为什么?

我怒气冲冲地去找辅导员。辅导员看到我一点也不意外,说,这次考评,不仅论成绩,而且还要考核平时的表现,尤其是个人心态。很多同学反映你的牢骚和抱怨太多了,不符合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所以班委会讨论后决定取消你的奖学金资格……

辅导员的一番话,像一记炸雷撞击着我的心。我先是诧异,继而愤怒,接着是羞愧,我的脸阵阵发烧,到最后竟低到了胸口不能再低的地方。辅导员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回去好好想想,相信明年你依然会拿到奖学金。

我一言不发退出了辅导员的办公室,那一刻,我感到全世界都在嘲笑我、奚落我,让我无地自容。对辅导员的话,我几乎没有反驳的余地,因为我的确就像辅导员说的那样,爱发牢骚,爱抱怨,同学们都叫我“牢骚鬼”。

发发牢骚也是问题吗?那一整天,我都被这个问题纠缠不清,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牢骚也会影响到我的生存大计。那天晚上,我没有吃晚饭就滚到床上苦思冥想。我在同学们的心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想起,我的家境贫寒,所以常常抱怨命运不公;班级组织活动,我就抱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耽误了我的学习;学校的一切事情,我都悉数抱怨过,什么辅导员这件事处理得不好喽,班长哪句话说错喽,同学们上课都不认真做笔记喽,甚至于厕所太脏喽,伙食太差喽,学校太闭塞喽……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吃喝拉撒,我从来都是不合作、不屑与不满的态度,走到哪里都在牢骚,都在抱怨,在寝室说,在班会上说,吃饭的时候说,学习的时候还在说,牢骚与我形影不离。想到这里,我越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没想到自己竟然是这样一副模样,这样爱发牢骚的人,同学们怎会忍了那么久。

第二天早晨,我简直没脸起床了,在被子里蒙头睡到中午,起床时,我已经决定,从今天开始,我要彻底改变。

我发誓以后一定要闭紧嘴巴,不要随便说话。这样做的确有些赌气的味道。这种实践在开始几天显得颇为艰难,我常常把牙齿都咬酸了,愣是没让牢骚溜出口。这对于我无疑是种酷刑,要知道,我可是最爱说话的呀。

一个月之后,我觉得自己能够闭上嘴巴了。当闭上牢骚嘴之后,我发觉我能够空出脑子来观察身边的事情,进而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发发牢骚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牢骚只是消极情绪的发泄,只会将不满情绪加剧,惟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才是积极的态度。

我开始琢磨该怎样发发正常的牢骚。只要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你就发觉实际上没有什么牢骚可发了。每当遇到了不满的事情,我都不会轻易发表意见,总是首先在脑子里想一想,这件事值不值得牢骚?发了会起多大作用?如果只是抱怨,那就赶紧闭嘴;如果说出来,能够得以改善,那就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去说。

这样的思考非常有作用,逐渐我变成了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原来那时刻散播消极情绪、牢骚满腹的人不见了。

工作以后,我也有良好的习惯,同事们很少从我嘴里听到牢骚和抱怨,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不轻易发表批评意见的勤劳的同事,我赢得了人品良好的美誉,同事关系一直很好。很快,我得到了重用。

现在想来,良好的心态并不是天生就有,任何珍珠都要经过漫长的磨炼才开始晶莹发光,生活给了我教训,也会给我收获。

这样发牢骚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这种直接的方式,不管三七二十一,牢骚、怨言脱口而出。情急之下,难免会有不适之词。于是有些人可能会被你的怨言弄得满头雾水,内心生厌,而真正惹恼你的人却如没事儿一般,牢骚之后,一切依旧。殊不知,牢骚也有艺术可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牢骚话有所值,不妨留意一下专家的意见:

1、不要急于发表意见;

2、不要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乱发;

3、想一想为什么要发?发了会解决问题还是加剧不满情绪?

4、如果只是发泄情绪,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骂骂人唱唱歌什么的;

5、如果想解决问题,请务必找个关键人物,以平和的态度把问题反映出来,请对方解决;

6、如果已对某事发过一次牢骚,也受到了对方的重视,就不要再提此事;

7、把牢骚说出来,不要只挂在脸上;

8、用讽刺、抱怨的语气就是牢骚,注意多用委婉、商量的语气,把牢骚变成建议。如“你为什么把腿放在我桌上?”不妨改为“请你把腿拿下来好吗?”

请注意:在合适的场合、对合适的人发牢骚,千万不要把牢骚挂在嘴上。合适的牢骚会令你赢得好人缘;蔓延的牢骚将会令所有的人都对你退避三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