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工作“超人”的幸福心理学

来源:网络

你幸福吗?这似乎是一个真切又很遥远的心理问题。冷不丁在人声鼎沸的饭局上问这么一句,立刻招致很多不屑的白眼——这人太矫情。

一个月前,还在为某个陷入婚姻困局的死党谋求突围之道,忿忿之情无外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继续走下去最终是否能够幸福的问题。一时间,那个偏激老公的种种劣迹都成为了阻碍幸福来临的有力证据,“不应该向生活低头”也成为了向那场荒唐婚姻开炮的口号。然而故事的结局是,这个信誓旦旦要向生活反击的女子,最终还是回到了过去的生活。当她在电话里说道“分开后,我会一无所有。”突然明白,这件事情从来就不是一个能拿幸福来衡量的问题。

这让人想到闻名世界媒体的无冕女王法拉奇,这个从不畏惧强权、并且用犀利直率的采访风格征服了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量级政治人物的“硬女人”,也拥有一段常人无法理解和忍受的独特爱情。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男人,一个会当着他人讽刺挖苦她,并且在一次无聊的争吵中,一脚踢死了她腹中婴儿的男人,却让法拉奇脱掉了面对重量人物时强硬的“战袍”,在爱情面前沉默的低下头接受每一次磨难,因为这个男人是阿莱科斯,是希腊抵抗运动的英雄。对于法拉奇来说,能与英雄相爱就是一种幸福,就像翱翔天际的海燕,只有与暴风雨和狂躁的大海相伴,才会找到自我。

两段都不算得完美的感情故事,却有不同的幸福物语。那么,你幸福吗?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爱人陪伴在你身边?是不是正从事一份你热爱的事业?是不是担心今天的资产价格走高还是走低?是不是每晚都能在5分钟内进入甜美的梦乡?是不是能够在周末静下心来陪伴家人而不用担心错过这样或那样的饭局?现在的你是不是就是你最想做的样子?能不能听见自己最心底的声音?

接近2009年年末,为了向工作“超人”们致敬。本刊特别邀请亚洲积极心理学研究院的理事长、曼德国际心理服务机构董事长倪子君女士,开设第一堂“幸福心理学”。

倪子君的幸福观

No pain No Gain! 这曾经是哈佛大学的精英们鼓励自己的标语,而现在是时候抛弃这种过时的观点了,谁说必须以痛苦为代价才能获得成功?作为哈佛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告诉你既可以又成功又幸福,也完全不必以痛苦为代价去获得所谓的成功。幸福绝对不在你成功到达的那个位置上,而是你追求成功的全过程,如果你把幸福定义为成功的那一刻,你将会失望,因为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才会幸福,而是一个幸福的人才会成功,一个幸福的投入自己的事业,充分的享受快乐的进行工作的人才会成功。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标准又是什么?

第一、生活的各个方面你都比较满意,绝对不是说事业特别成功而家庭一团糟糕。我曾经有一个朋友用整个青春换取了非常成功的事业,她曾经笑话那些结了婚的人,认为这些人都是凡夫俗子,在她看来,人不能陷于琐碎的家庭生活里面。所以在她退休的时候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而这个时候她感觉到的是极度孤独,除了事业,生活的所有其他的部分都是真空的,接下来的生活是无望的。所以幸福感应该是全局而不是布局。

第二、高比例的积极情绪体验和低比例的消极情绪的体验。就是说你每天都会感到绝大多数时间是快乐的,当然没有人能够豁免消极情绪,比如紧张,压抑等,但是它在你的生活中应该是少的一部分,有的时候有,很少有,当有的时候你可以很好的调节。换句话说幸福不是没有不幸,生活里可以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第三、幸福的标准必须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外界的。比如说,有个画家可以背着画架出去流浪,而他也许是可以在一家金融公司里做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拿不菲的薪酬,但这样他会不幸福,因为那不是他的目标和所爱。所以幸福很简单,就是做自己,但幸福最困难的地方也是做自己。人做自己要有勇气,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摆脱诱惑和外界的种种要求,然而通常这些要求都来源于你很爱的人或者很爱你的人,他们会善意地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要求你,但做自己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首先要认识自己,你是谁?你要找到这个答案才能做自己。你认为这个世界有多大?实际上当你了解了自己就了解了全世界。

做投资的朋友其实和律师一样,通常都是项目制的工作形式。他们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可能需要到外地去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时间很长,工作的强度也很大,在这个过程里面会有一个透支的感觉,回家之后,他们会觉得很轻松,很棒,觉得这就是幸福。但这真的是幸福吗?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幸福的来临而是一个痛苦的结束。在外地透支工作的过程里,就像一个人的头被按在水里,是窒息的,但一松开手,浮出水面可以呼吸了,其实这个感觉并不是幸福的来临而是痛苦的结束。很多人把它当做是一种幸福,觉得这些痛苦都是值得的,实际上这种痛苦的结束是不长久的,因为本身痛苦结束的状态是正常的,没有一个人在呼吸了一口空气后,会觉得好幸福,好快乐,因为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有很多人一个项目跟着一个项目做成了,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很没有意思,这种喜悦感消失,那是因为伴随着痛苦结束才会有的那种喜悦是短暂的,所以他必须要找到下一个痛苦才会获得这种痛苦结束时的快感。周而复始,整个人在精神上身体上都会很透支。人在透支了之后需要一个很大的力量去恢复,那么周而复始,他的内心会有一种兴趣和意义的丧失,他会觉得我这样是为什么?图什么?后来发现就只剩下一个“钱”字,当钱够多的时候他就可以结束这份工作了,所以说他找不到一个抛开所有外界物质享受之外真正的幸福感,而幸福感恰恰是和高层次的精神上的愉悦、满足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Q&A 专家解读

Step 1

认识压力——是我们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也是好的一部分

压力来临的时候,要很喜悦的去接纳它,因为这是另一个成长机会的来临,并且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豁免压力。首先应该想到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你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时,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就下降了。

Q:长期压力过重,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A: 在心理学和临床上认为,人的心理可以直接影响身体。当心理不够平静和谐的时候,首先影响的是内分泌系统,比如在紧张、焦虑或者生气的时候,你的肾上腺分泌是旺盛的,而且你的脑垂体也是分泌旺盛的,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内分泌系统是一种应激的状态,这种应激状态应该是一种短暂的反应,必须要恢复,但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免疫系统,这个时候没有抵抗力了,基本上就是要生病了,而且通常会是一个很严重的病,比如说癌症,很多癌症病人通常之前会有很长时间的抑郁状态,所以我们会发现现在青壮年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Q:生活和工作中,难免要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压力,哪些压力表现是“非常态”需要引起关注的?

A: 首先我们要清楚压力是什么?是坏事吗?在健身过程中举哑铃的时候,我们的胳膊会感受到压力,就是在这个过程里胳膊会变得强壮,所以压力不是坏事,而是让我们越来越强壮的起源和动力。压力本身完全不是问题,但如果压力无法恢复就是问题了。

当人处于非正常的心理状态时,身体的表现就会非常紧张。这种紧张的状态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结果,是一个自我保护的状态。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经常会紧张的时候,就是很不舒服,比如颈椎疼,胃不舒服,或者经常冒汗,失眠,那你就要警惕了,是不是你心理上有了很大的压力。

Step 2

调节压力——做的更少而不是更多,找回对事情的控制力

现代人面临的很多选择,不是在好事情和坏事情之间选择,而是在两件好事情之间选择。所以常常会因为“贪心”,把所有的好事情都抓在手里,让自己变得很辛苦。

Q:为什么总感觉要解决的事情很多,很忙,总有要崩溃的感觉?

A: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让你来认识压力源,如果你试着右手画方、左脚画“3”,会发现单独做其中一个很容易,但是如果同时做这两件事情,会发现比分开做的时候要费劲很多。很大的压力来源就是这样的,人在同时做了很多事情。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单独去做,完全能够应付,但是同时开始做很多件事情,你就会有一个错觉,觉得这个局面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你应付不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解除压力源的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或者一段时间只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这样你就可以解除掉非常大的压力源。

Q:有没有自我操作性强的方法对压力进行自我调节?

A: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理学上发现,通过调节身体后也会给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因为人身心是合一的,其实每个人都要学会一种本领,有意识的观察自己的呼吸是什么状态,开始让自己进行有意识的深呼吸,这是缓解压力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任何时候,在你开会的时候,你老板骂你的时候,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你都可以做深呼吸。

Q:发泄是不是解决压力的方法?

A:如果需要发泄的话就去锻炼身体吧。人在锻炼的时候会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东西,这种激素是治疗抑郁症药品中的一种成分,人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就会分泌这些东西,所以锻炼身体是一种天然的抗抑郁的药品,让你感觉愉悦的药品,而且这也是离开压力源的一种方法。

Step 3

判断是否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能够提供不同服务的心理机构。

Q:在什么情况下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A:现在已经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来缓解一些心理疾病和问题,但是并不是压力来了,就要非常慌张地去寻求帮助。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和自己的情绪做朋友,实在到了自己无法调节的时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介入,当然一定要找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这是关键。

【缓解失眠和压力的妙方】

用一只手攒住一只脚的五个脚趾,用另外一只手的掌心对五趾前额(脚趾的顶端)进行按摩,顺时针转36圈。另外,在使用这个方法的同时,如果能坚持默念400.030.820半个小时,就会让自己安心很多。这个方法绝对比数羊要有用的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