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心理解读 哭泣减压到底好不好

来源:网络

哭,是人类情绪的表达方式之一,哭泣也历来被看做减压的方式。“号哭族”就是通过哭泣来减压的。研究显示,哭泣能够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于是很多职业女性面对压力时,会通过大哭一场来释放压力,也有人表示,边看悲情电影边哭泣后,会睡得特别香,以往的失眠症也消失了。可是,哭泣真的能够解除压力吗?这样定期的哭泣究竟好不好?

甲方观点:哭泣是现代社会很好的排毒减压方式

在人们的概念当中,哭泣是女人和孩子的专利,男人则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和女人就不一样了,高兴的时候可以哭,感动的时候可以哭,生气的时候可以哭,烦恼的时候也可以哭,甚至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哭……哭泣经常被人当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其实,从心理学角度适当的哭泣对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美国明尼苏

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弗莱对哭泣做了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内,男人最多哭7次,而女人的流泪次数则超过30次。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哈森说,哭泣是一项人类高度进化的行为。和语言一样,只有人类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哭泣。研究发现,眼泪甚至可以发送自我保护的信号。它会模糊人们的视线,防止自己对别人做出攻击性行为;同时,又能显示自己的脆弱,让对方降低戒心和敌意,不会随便做出伤害行为;进一步讲,对方看到一张流着泪的脸,也会引发怜悯之情,进而不自觉地给予支持。

乙方观点:“哭泣”不是减压的最佳选择

首先,哭泣是人情绪不稳、心理脆弱的表现。诚然,它能够暂时舒缓压力,但长此以往,心理问题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这就像一个神经强迫症病人,总是反复不停地洗手,但他洗手的过程仅可以暂时缓解他的焦虑。其实这种发泄途径是不健康的,持续下去还会加重他的痛苦。作为一种宣泄手段,哭泣会让人感到空虚无聊、抑郁、痛苦,并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其次,用把自己关起来痛哭的方式减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友情和爱情导致的。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单身,也没有太多的朋友可供倾诉。于是,只得借助电影和书籍感动自己,通过号哭的方式来代替亲情、友情、爱情的呵护,借此自我安慰,这也是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最后,总是号哭会诱发人的自恋情结,长期下来,会感到更加孤独;而且,号哭所引发的自恋情结总会使人觉得自己受到委屈,总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从而更不信任他人,也更孤独。

另外,通常人们哭泣后,情绪强度会降低40%,但是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能再哭,否则对身体有害。因为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愁悲伤或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会影响人的食欲,甚至引起胃病。

心理解读:

专家表示,哭泣是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偶尔为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哭泣的方式减压。一般来说,基础人格不同,应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同。通常人们哭泣后,情绪强度会降低40%,但是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能再哭,否则对身体有害。

专家认为,压力的来源有很多,压力过大可能与人际关系不良有关。如果在面对压力时,有家人、朋友、同事等良好的人际支持的话,能够有效化解压力。在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也能获得愉悦的情绪,会比较乐观地应对压力。通过哭泣减压,无可厚非,可以作为正常的情绪发泄渠道,但没必要经常用它。它不是减压的首选方式,还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可以减压。如果经常哭泣,而且情绪调整不好的话,只会越哭越伤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