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看你是不是职场“变态族”

来源:网络

在一项根据对京、沪、深、穗四地不同行业的1380名白领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月收入在3000-8000元的群体中将近1/3的人与常人的性格、处事方式迥然不同,甚至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招致了“职场变态”的名声。而月薪8000元以上的高薪白领中,“变态”者更是占到80%以上。

在我们心目中,“职场变态”是需要被批评和挽救的,“如何给‘变态人群’减压,让他们更热爱生活,搞好人际关系”成为热门话题,但是,职场专家却强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些所谓的“变态”,实际是“职业先驱”,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因为“过人”,所以“异常”,“变态”的名声不公平。

高级心理咨询师陈阳表示,“变态”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称谓,说法欠妥。“变态”实际上是一种由生物原因导致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学上界定为“由于身体功能损害造成的精神异常,并且由此导致与常人大相径庭的异常行为。”

陈阳认为,这群职场精英之所以都被冠上了“变态”的名号,是因为大环境对于他们既需求又不宽容的矛盾所导致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倡导竞争、过分推荐物质成就的时代,对于这样的社会氛围,个人根本上就是无能为力。于是有一些人就会“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就前去引领”。他们成了所谓的“工作狂”,还会强迫其他人一起冲锋陷阵,搞得不那么想“成功”的人痛苦不堪。他们会越来越不关注人的个体情绪,对自己、对别人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感受都嗤之以鼻。

大多数人会将符合“主流”观念的人归为同类,其他的则归为“异类”,甚至冠以“怪物”、“变态”等称呼。这些“工作狂”的行为方式令许多人无法接受,心里不舒服,因为愤怒和郁闷而恶意地加以“变态”二字。

但是在一个企业中,业绩和效益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很多人抱怨身边的“职场变态”,其实是在抱怨自己充当了他们创造效益的工具,最终又不像他们那般拿到了切实丰厚的物质回报。因为“过人”,所以“异常”,得了“变态”的名声,这是很不公平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