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年末五大闹心事 你有哪种“年底恐惧症”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年底五大闹心事你知道吗

第二章:心理解读 职场白领“年会恐惧症”

第三章:周三 职场人情绪的最低点

临近春节了,很多人都在为年终奖而“发愁”,年底最闹心的五大事件,你知道是什么吗?那么,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事会“榜上有名”吗?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你属于哪种年底恐惧症吧!

年底五大闹心事你知道吗

年底闹心事 为何这么多

不知不觉,2011年就要结束,各种压力也接踵而至,易让人心理情绪沮丧、低落、焦虑。在这个时候,不妨自我安慰一下,不要让下面这些问题烦扰自己。

关键词一:年终奖

春节将至,很多人都拿到了公司的年终奖。年终奖该咋花?有人理财,有人储蓄,有人购物,有人旅游……这都很正常,但是也有人拿了年终奖就去看心理医生。

对年终奖普遍不满的今天,拿到手里的奖金不是福利和激励,反倒成了心病。

专家提醒: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年终奖也无法承受那么多被人为附加的期待值。套用小品中的一句话,“要啥自行车啊,要多少是多啊?”期待是一切关系的杀手。

关键词二:恐归族

孟勇(化名)是外来打工者,每年他都会为了过年如何回家焦虑很久,一想到拥挤的春运列车,他就觉得头疼。

近年来,“春运心理病”的患病人数呈较大幅度上升趋势。

专家提醒:建议大家,提早安排行程,不要把日程安排得过满,以免过于紧张;尽可能和亲友同乡结伴出行,途中可以聊聊天、打打扑克。

如在车厢和其他比较拥挤的环境里,可以做静态运动,比如深呼吸,在座位上活动自己各部位的关节及肌肉,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想象阖家团圆的快乐,告诉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关键词三:跳槽

作为一名职业理财规划师,张军(化名)对自己的工资并不满意。

最近,他向公司提出辞职请求,老板笑了笑说:“公司对于你的能力、薪水和职位是一直有考量的。此外,咱们今年业务还不错,虽然还没有算出来,但我估计你的年终奖应该接近十万元了。你不妨再考虑一下。”

专家提醒:跳槽本身是有风险的,因为要面临薪酬、文化、环境、人际、职责等诸多变化调整,只要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就会使跳槽的成本加大,出现不利局面。

如果对新机会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选择跳槽更有价值,因为跳槽和年终奖,其实就是长期收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年终奖只是一个短期利益的分配,长远看来,根本无法与新机会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相比。

关键词四:购物狂

一到过年,钱就不当钱看了,想想自己辛苦了一年买点东西犒劳自己,再理所应当不过。

从心理角度上来说,其实人人都有购物欲,平时,这种购物欲可能并不明显。过年往往会让人们的孤单感倍增,这时购物能够让他们产生满足感,解除孤独感。

专家提醒:适当消费可以,但不可盲目地去乱花钱。如果已经处于“购物狂”的状态了,那么要学会理性消费。

具体办法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购物模式,不要受商场打折的诱惑,减少参与的次数,买什么先做好计划,计划外的不要购买,定期为自己的支出做个总账,在买东西时尽量使用现金支付,减少对信用卡的使用。

关键词五:回谁家过年

春节日益临近,年味儿越来越浓,一些80后夫妻却还在为去谁家过年犯难。赵弥弥和老公已经争吵了快一个月了,还没有结果。

老公坚持除夕、初一去他家,赵弥弥想男女平等,自己父母为什么要冷冷清清地过年,觉得结婚没意思。

专家提醒:“回谁家过年?”这道选择题背后,有爸妈的期待、儿女的孝心,甚至还有男人的面子。

心理解读 职场白领“年会恐惧症”

六成职场白领患上年会恐惧症

年会本是企业的组织行为,早些年就是“吃饭、抽奖、发奖金”。

现如今,年会也“与时俱进”,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除了款待员工之外,年会更多的是一场推介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凝聚力的聚会。

在那杯光酒影与烟雾缭绕之中,同时隐伏着激烈的利益搏杀。年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实力的大舞台,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其中18.1%的人有“非常严重”的“年会恐惧症”,48.3%的人“比较轻微”。有25.0%的人会因为要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

这样的年会恐惧症,实际上与更大程度上的社会焦虑相通。

中年职工奔波在单位和家庭之间,为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发愁,青年白领汲汲于首付、月供,大学生找工作“压力山大”,甚至孩子们也要拖着行李箱般的书包开始“起跑线的竞争”。

转型期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让许多人感觉“危机四伏”,竞争成为“生活状态”,焦虑成为“心理隐疾”。这样的背景下,职场的年会,岂能不变了味?

职场老将:年会比上班还累

工作已经够忙碌了,却还要为了年会彩排至深夜;物价已经够贵了,彩排时间不属于加班还得自己掏钱打车;年末已经够折腾了,却还要为了穿漂亮礼服而减肥。

每年年末,年会节目培训开始进入旺季,很多表演培训机构的舞蹈老师、导演、钢琴伴奏师等也会在岁末年初格外忙碌,赶场似的辗转于各家公司提供表演培训。

一些白领为了准备年会的歌舞节目,特地报名参加舞蹈培训班,以求能“惊艳四座”。许多女白领也不惜重金置办礼服,找专业化妆师、发型师做造型,为的就是能在同事们面前惊艳亮相。

身处这个创意为王的年代,唱歌、跳舞早已成了年会节目的“大路货”。

在很多人看来,借助年会这个舞台,用求新求变、与众不同的节目,可以给自己的职场表现加分不少,年会成为职场表现的一部分,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是一个集体过年的节目,也是一个名利的舞台。今年公司年会上,有“麦霸”之称的邓涛有独唱节目,关键是同事周斌也紧随其后。

每年,歌王之争在他两之间无疑是一场“暗战”,私下里,两人也有各自的同事“粉丝”。

虽说年会节目是个余兴,可同事的掌声和认可,获奖后可观的奖金,虚荣心的小满足,都成了极大的刺激。邓涛和周斌年年为此私下做足功夫。

于是,最近一段时间两人经常相遇在KTV,开起了“演唱会”,众位同事成了评委。

职场新人:年会是职场的一道考题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但很多人仍不想放弃年会这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尤其对职场新人来说,这是让领导和同事们认识自己的大好机会。

“要在年会上表现自己。”几乎所有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也使年会成为一种负担,变成了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从事公关工作的张小姐认为,用年会打造自己在公司的知名度是非常需要的,“这其实和打造品牌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消费者换成了同事、高管和老板。”

但表现的方式应该掌握分寸,“行为符合自己平时的个性,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不要给人留下夸张卖弄的印象。”

周三 职场人情绪的最低点

研究者调查了350名受访者后发现,受访者在一周7天的中间时段,更容易对现实问题感到焦虑和担心。

而周一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沮丧不堪,周五也并非是情绪的“顶峰”。其实职场人群情绪的最低点是周三。

周三最易让人沮丧

研究者称,周三之所以让人感到沮丧,是因为上一个周末已经过去,而下一个周末似乎还遥遥无期,人们仿佛坠入到“工作的泥沼中”。

心理专家也表示,坐班的人对“周三症候群”体会最深。经过了一个周末,周一回到工作岗位后,从休闲状态转向忙碌状态,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相切换,往往会促使他们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

而兴奋状态在两天后自然衰退,也就是在周三,他们又完全适应了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于是情绪随之走入低谷。这就解释了不是周一,而是周三最低落的原因。

另一方面,周三接受的信息更多,极易造成信息焦虑。进入人们视线和大脑中的信息越多,心理受到的冲击和负累也就越多,以致让人感到疲惫和焦虑。

应对“周三症候群” 你准备好了吗?

不论是周一沮丧,还是周三低落,太明显的情绪波动对上班族来说毕竟不是好事,要么影响人际关系,要么影响工作业绩。因此,要学会保持心态平稳。

心理专家给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了解自己情绪起伏的规律,如周三情绪低落,不妨把繁杂的工作放在周一、周二做完。

其次,把周三那天的工作安排得尽量丰富又容易完成,不同工作的转换会让人兴奋起来,容易完成的任务能给你足够的成就感。

最后,要么极端一点,在周三这天挑战一项新任务,不做别的,就集中精力攻破这座“堡垒”,也能让人精神振奋。

结语:对于临近年底了,快过春节的时候,总是很多人要辞职的时候,这都是年终奖害的。有些人会在考虑到底去谁家“过年”呢?看了上诉文章,你知道你属于哪种年底恐惧症了吧!(作者suki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