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压出的“更年期”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压出来的更年期

第二章:书法——心灵的自由释放

第三章:男人也要预防更年期心理异常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很多都市白领女性还没到40岁就出现了疲乏无力和失眠易怒等症状。小心这就有可能是更年期症状。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女人更年期症状。

压出来的更年期

庞女士刚36岁便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可是回到家里她的情绪就开始出现异常波动,常常无缘无故地对家人发火,稍有不顺心就大喊大叫,甚至砸锅摔碗。医生检查后说庞女士本身升没有器质性病变,这些表现属于更年期症状,庞女士已经提前进入更年期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很多都市白领女性还没到40岁就出现了疲乏无力和失眠易怒等症状,有的人还会头痛、头晕,出现记忆和工作效率下降、心悸失眠、心神不宁、抑郁、敏感多疑等症状,这些症状预示着她们提前进入了更年期。

过去,女性通常在45—48岁才开始慢慢进入更年期,但如今,像庞女士这样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越来越常见。更年期大大提前,与现代职业女性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化、家庭关系不良和经常熬夜以及忧心子女教育等多种因素有关。很多现代白领女性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很多艰辛和挫折,精神压力影响了内分泌,进而出现卵巢早衰,表现出各种更年期症状,如不加以重视和干预,轻则使家庭“硝烟弥漫”,重则导致家庭悲剧。

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如果此时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不能给予其关怀,情况会更加严重。更年期女性除了要学会自我适应和面对环境,最关键的是不要封闭自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享受生活乐趣,尽白已所能去参与劳动。如果整天窝在家里,闷闷不乐,反而会加重病情。要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进行调书,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书法——心灵的自由释放

书法是用眼和心欣赏解读的心灵舞蹈,是活跃在纸上的自由精灵,是生活中一道营养丰富的精神鸡汤。一代又一代,它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安慰着我们焦躁的灵魂,使我们在充满无奈和挣扎的现实中,能有一片灵魂诗意地悠然栖居。让我们在书法欣赏和创作中找到心灵的归宿,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得到心灵滋养和高级的文化享受。

人类文明中一个最为杰出的艺术门类被忽视了——因为在西方的艺术中没有对应者。而这门被忽视的艺术所反映的中国人心灵自由之高妙,甚至达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没有达到的境界。西方只是到了近代才在他们的抽像艺术中开始体现,但与中国这门已经成熟千年的艺术比起来,他们还是显得幼稚和初级。这个直观表现中国人自由精神的艺术门类就是书法。

书法之所以被人类文明忽视,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普遍性。对于中国人来说,书写太普通了,每个孩子都可以随意练习,任何人都能蘸着水在公园的地上书写。书法不分高低贵贱,它允许一切人以它的名义表达自己的情怀。原因之二就是对西方人而言的神秘性。汉字书法在他们的眼里像天书一样,中国人无法把汉字书法所蕴涵的美和自由精神以西方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汉字的造字法以及竖行排,使汉字的未笔正好顺应下一字的起笔,不同的单个汉字一经书法高手自由排列,便构成变化无穷而又流畅的点线造型。使书法家极尽心声,并得以展现具备无限可能性的想象力。

能为心灵和精神的展现提供最大可能的自由空问——这是书法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关键之处。说到自由,中国人的书法不靠逻辑思维完全凭直觉就能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作为都市文明的主体,人们在享受着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丧失了心灵的自由。书法,使我们对自由的渴望找到了一种放纵心灵的方式:它摆脱了自然万物形象的纠缠,高度简化了语言的陈述方式,当我们静下心来,操笔挥毫,书法便给我们展现了一方心灵的圣地。紧张劳碌一天的身心,在这里找到自由的释放空间,书法表达了我们对自由的梦想,为我们提供了心灵小憩的场所,就心灵自由而言,草书无疑是中国书法的极致。它完全以自身领悟来任意表现精神意境,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怀素的狂草,都是作者当时的个张扬与心灵放纵,是自由精神的一次迸发,这样的作品即使是作者本人也是不可复制的。

书者得心灵气象

书法是书者用汉字描绘心灵、表现情感、舒张意象的一种艺术,通过书家的情感和智慧,使汉字变得生动活泼,传递书家的心灵信息。这种信息实际就是艺术生命的气息,其气象、境界各有不同。

空灵之气。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即庄子所说的“无极之境”。王维的诗,八大山人的书法与画,王羲之的书法,都是空灵的典范与至极,只有把人品修练到超凡脱俗、物我两忘时才可以做到。他们的作品清新飘逸,如野鹤仙游,笔墨风规自然,褪尽铅华,留下的是人的精气神和艺术的真善美。书法艺术是最接近“禅”与“道”的艺术,这些大师都是书禅同修的高手,作品无不渗透着蝉意稚拙之气。也称“天然稚拙之境”。稚拙是《老子》中的理想境界:“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是一种看似失掉常规但又不失常理的率真之美、自然之美;是一种无拘无恒。天真烂漫的纯情之美、大朴之美。此即“大智若愚”,“抱朴含真”的智慧境界。古人云“养成大拙方成巧,学到如愚才是仙”,看似简单,功夫至深。

苍茫之气。也称天地之气。这是书家师法自然,逐渐形成的雄浑阔大,幽逡神秘的艺术气质,呈现出一种大胸怀,大视野,大气象。这类书法作品,有的如高山峻岭,挺拔耸立;有的如大海蛟龙,蜿蜒屈曲;有的如江河奔流,势如破竹。如岳飞书法《满江红》,笔墨酣畅磅礴,民族正气溢于毫端。又如毛泽东的诗词书法,诗书雄豪,展现出一种正大气象,气度弘达,笔走龙蛇,有气吞山河,力盖古今之势。如此大手笔,非大智慧、大胸怀者莫能为。

书法常见三种境界,第一是“手中有笔”,这是书者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能,才能通过手中的笔墨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第二是“心中有象”阶段,此时只有心中要表达的东西,忘了手中的笔,如同打太极拳,气在先,手在后。第三就是“心手两忘”,这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我们说的“返璞归真”。这和武功的最高境界差不多——用剑真正的高手是“无剑”。“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这就是大修炼,是走向大道、走向真理的最佳途径。人法天地,道法自然,人天相应,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由,大自在的完美境界。

手中之笔与养生之道

很多健康专家指出,中国书两是养生调心的有效手段之—。

习练书法时,要全身心投入,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将心中的感受,通过柔软的毛笔,刚劲有力地写在纸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气功。绣习书法时心情和思想都要融入文字的意境当中,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轻松舒适的状态,去掉妄念和烦恼,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

临池挥毫,要凝神贯气,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气,使体内各部机能得到调和,肌肉关节得到锻炼,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习书身性具养,内外兼修,是人修炼和提高心智的运动,也是去浮躁。 育静气的最佳手段。

习书作画要姿态端正,心平气和,灵活运用手、腕、肘、臂从而调动全身的气和力。自然通融全身血气,使五脏和酱,百脉疏通,精力自然旺盛,要用意念控制手中之笔,“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便能以“静”制“动”,使人消除紧张、静心宁神,排除不良因素干扰,使心理达到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练习书法要精神愉快,心有所悟,自然就能在作书时尽兴发挥自己所长。反之,情绪不舒,即便写字,往往也难成优良之作,更谈不上有益身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劳累之时或宿后体虚,不必强打精神耗气伤身,会加重身心负担。

2、大怒、惊恐或心睛不好时不宜立刻写字作画,气机不畅,心情难静,此时不会写出好字,而且有伤身心。

3、饭后不宜马上写字。饭后伏案,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4、“功到自然成”,写字不可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坚持经常。

书者寿长

从古至今,练书法的人都长寿,从汉代至清代,人类的平均寿命40岁,而书法家们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傅山86岁……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人类平均年龄为 62岁,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则是88岁。进入现代,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了90岁,例如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沙孟海、舒同、董寿平、何香凝、章士钊、赵朴初、启功、李簧飞等。宋屺蟾、苏局仙、孙墨佛等更是上了百岁高寿。

书之心法在于悟

“悟”在书法中是极为重要的心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悟书法之理,见担夫争道得悟草书之分布;王羲之观池鹅掉头得用笔之法;黄鲁直观长桨荡波得悟用意之道。这些书法艺术史中悟道的佳话,是古人养心性,开天悟的经典写照。

古今书家大都兼有绘画,音乐、文学创作等多种才能。他们思维活跃,胸禁博大,能做到笔溶于心。作书时游刃有余,创作时思接千载,“拢天地于形内,化万态于笔端”,在节奏、布局、格调等方面,都能独出新意,古人云:“书者心画也”。博览群书,境界高、底蕴厚,就能下笔从容,少—些浅薄气,多一些大家优雅韵昧。悟性与修养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古人讲“有史事者必以武备”由武事而悟文道,是与其高深的修养和过人的天资分不开的。悟性属思的范畴,学习属做的范畴。只思不做,晤性在高不过是无源之水,只做不思,亦将终日碌碌,迷茫迟钝,必将陷入知其然不知其酽以然的境地,即便“技”再高,亦未能得“道”,永为“匠”,不能成“家”。

男人也要预防更年期心理异常

女性在更年期会有许多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其实男性也有。专家表示,男性更年期心理异常比女性要晚,然而发生率较低。那么男性更年期心理异常有哪些表现呢?

男性更年期心理异常表现

男性的更年期综合征具体表现在心境和情绪变化方面,出现抑郁、忧愁、易疲劳、易被激怒、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多愁善感、孤独和失眠等。与女性一样,这些症状若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抑郁型精神病。

即使不出现更年期精神病,仅更年期综合征的某些症状也绘给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及交往带来许多麻烦,使许多更年期男子经常与配偶、子女及同事发生冲突,甚至与配偶离婚,经常产生恐惧、紧张的心情。

如何预防男性更年期心理异常

首先,更年期男子及其配偶、子女都要懂得并理解男子更年期的身体机能特征。

其次,保持情绪的稳定,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搞好与儿女、配偶及其他成员的关系,这是保证更年期男子心理正常的必要条件。

第三,多参加一些活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练气功、打门球、下象棋、打太极拳等;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做到张弛合适,这是顺利度过更年期的必要保证。

第四,社会要理解更年期男子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后辈不仅要尊重长辈,要对他们出现心理异常表示谅解。

做到上述这些,男性更年期心理异常就可以早早预防了。男性若是已经出现了更年期症状也不要过于担心,及时自我心态调整,或是找亲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一样能恢复心理健康。

结语:男性的更年期综合征具体表现在心境和情绪变化方面,当你身边的男人出现了比较大的情绪波动时,你就要小心是更年期症状了。(文章原载于《健康》《自助养生》,刊号:2012.03,作者:张凤敏,文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