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给照看者的心里减减压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给照看者的心里减减压

第二章:十个好方法给男人心里减减压

第三章:心理减压很重要

社会上存在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病人。当病人有气或者是不满的情绪的时候就会发向他们。那么他们的心情谁来照顾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照看者的心里减减压

案例:

刘女士今年47岁,她的母亲早年去世,5年前,父亲又患上老年痴呆症,于是,她把父亲接到家里照顾。刘女士说:“他经常不睡觉,你得陪着他说话,我实在熬不下去了。我白天还要上班:工作上的事就够操心的了。”几年下来,过度疲劳使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剃女士得了严重的肾病,基本上已经无力照顾父亲了。可见,刘女士的身体严重透支,她的身体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这样的状态下,她的父亲也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我们所说的照料者是指照看料理、关心照顾病人的人,包括医护人员、培护(护工)、家属及其他人员,如康复治疗师、社工等。我国大多数老年痴呆病人都是由家庭成员来照顾,照料者的关系大多是病人的配偶、子女、亲友等。

这些照料者大多数为女性,年龄60岁以上者达23%——45%,患有慢性病者达33%-4%,照顾时间平均达2-10年之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照料老年痴呆病人是一项长期而辛苦的工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家庭照料者愿意付出一切去照顾患有痴呆症的老人,照料者起初对病人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经过药物治疗和自己的悉心照顾,病人能够慢慢康复。但是目前,老年痴呆症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治疗,减缓疾病发展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与照顾者的心理期望值有很大差距。看到自己长期的努力并没有让家人能病情有丝毫的好转,抑或逐渐加重,甚至病人把怀疑、敌意、愤怒等一系列不良情绪都发泄给自己的时候,照料者身体上已经疲惫不堪:再加上病人施加的精神压力,尤其是这种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对,照料者会处于痛苦之中。这种状态是无法坚持长期照顾痴呆病人的。

在有关调查中,曾有照料者这样诉说:“我觉得老年痴呆和其他病不一样,那些病人能够理解你是为他好。这个病却是跟你反着干,反而觉得你要害他。…”“我丈夫不能说话,你说两个人之间没有交流是什么感觉?我和他讲心里话,他也没有反应。”

由于病人认知功能出现异常,语言理解能力逐渐下降,照料者与病人之间沟通变得十分困难,照料者的行为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和情感回应,辛苦的付出换来的可能是谩骂或者麻木、冷漠。照科者的痛苦无处诉说,无人理解,于是,大多数女性照料者会选择默默忍受,陷入孤立、绝望中。美国专家曾经对痴呆病人的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6%的照料者出现焦虑,42%出现抑郁症状。

照料者不但要承担繁重体力劳动,而且要应付病人的怪异行为一一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不断询问同一问题,比如反复问厕所在哪里,家在哪里,这种状态下,照料者会产生厌烦、烦躁等情绪,长此以往还会产生愤怒。

同时记忆力下降,病人会视照料者为陌生人,经常对照料者发脾气,拒绝照顾,对照料者的存在产生怨恨和敌意,甚至摔东西、伤害照料者。辛苦的劳动和精心的护理不但得不到感激,甚至适得其反,照料者有时担心会受到病人的伤害和攻击,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每次改善而欣慰

照料者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关注病人不能做的事情,而要多关注病人积极的以免,比如病人虽然记不住照料者说的话,但自己可以吃饭,可以穿衣服、上厕所,这时,作为身边的照料者不妨给他更多的鼓励、赞扬,那么,病人以后还会愿意自己做。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病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照料者也可以轻松一些。

受到表扬,病人会很开心,尽管不能像正常老人那样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也会用简单的方式回应照料者。病人的一个微笑,照料者也会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找到与他相处的力式。

照顾好自己

大多数照料者忙前忙后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很少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和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殊不知,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病人。所以,不要等到劳累过度、精疲力竭时才想到放松休息。照料者平时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利用休息时间娱乐或锻炼。

让作息时间规律起来

照顾痴呆病人的护理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留病人现有功能,充分发挥病人的潜能,帮助病人养成一些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照料者可以提供一个简单明确的环境,越容易识别越好,比如用醒目的大字标明厕所和病人的卧室。另外,照料者还需要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必须把家里的刀剪、药物等危险品进行妥善保管。同时,照料着还可以为病人制定作息时间表,比如早上7点起床,7点半吃早饭,8点户外活动,9点半吃水果,12点中午吃饭,下午1点到2点午休等等。不要让病人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病人睡眠无规律,照料者也无法正常休息。

简单的事情要放手

很多照料者全方位对病人实施照顾,大包大揽,替他刷碗、洗衣服等等,者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晚期痴呆病人还算适用,但对于中早期病人,很容易造他们生活能力的下降。他们会自己吃饭、洗衣服,就让他们自己完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病人原有的功能。当然,不要让病人从事特别复杂的工作,比如驾驶汽午,过难的任务让病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挫败感,不利于维持病人的基本生活技能。

多个照料者互轮换

不要让痴呆病人总由一个照料者照顾, 争取有两三个人轮换,让照料者拥有自己的独处时间。如果人手少,不妨适时地将病人带到社区或者养老院进行日间看护,晚上接回家。缩短与病人的接触时间,可以让照料者得到些许放松。

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

照料者长期面对老年痴呆病人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容易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等问题。不要憋在心理,这时候需要暂时脱离照顾病人这个环境,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肋。

十个好方法给男人心里减减压

记日记,或与朋友一起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用敷衍塞责的方式记录他们每天做了的事情。另外的一组被要求每天认真地写日记,包括他们的恐惧和疼痛。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后一组的人很少因为自己的病而感到担忧和焦虑。

1.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

女人的焦虑往往超过男人。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66名已婚夫妇进行了6个星期的研究,发现了因为女人们更爱方方面面地考虑问题,所以女人们比男人更经常感到压力。她会考虑自己的工作、体重,还有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等等。

2.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

比如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这份报告打好,其他的事情一概抛在脑后,不去想。在工作的间隙,你也可以花上20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仅仅是散步而不考虑你的工作,仅仅专注于你周围的一切,比如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闻到什么气味等等。

3.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

记日记,或与朋友一起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用敷衍塞责的方式记录他们每天做了的事情。另外的一组被要求每天认真地写日记,包括他们的恐惧和疼痛。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后一组的人很少因为自己的病而感到担忧和焦虑。

4.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锻练。

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30分钟的踏脚踏车的锻炼后,被测试者的压力水平下降了25。上健身房,快走30分钟,或者在起床时进行一些伸展练习都行。

5.享受按摩的乐趣。

不只是传统的全身按摩,还包括足底按摩,修指甲或美容,这些都能让你的精神松弛下来。

6.放慢说话的速度。

也许你每天的桌上摆满了要看的文件,你的右手在接听电话,左手还要翻看资料。你要应付形形色色的人,说各种各样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放慢你的速度。

7.不要太严肃。

不妨和朋友一起说个小笑话,大家哈哈一笑,气氛活跃了,自己也放松了。事实上,笑不仅能减轻紧张,还有增进人体的免疫力的功能。

8.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

老板也许会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实际上自己也是有着许多优点的,只是老板没发现而已。

9.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

读一篇小说,唱歌,啜茶,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在窗前发呆。这时候关键是你内心的体味,一种宁静,一种放松。

10.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

不管你今天多辛苦,多不高兴,回到家里,都应该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同家人分享。

心理减压很重要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造成白领男士心理压力的因素有:

一、贪欲过高:如果对金钱、财富之类心存过高欲望,那就是贪心,使你轻松的大脑神经长期紧张,正常的心脑运动加快,产生一种与正常生理机能不协调的节拍,就会伤脑、伤心神、伤体。

二、家庭危机: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舍、感情投向都可能隐藏和引发家庭危机。即使在没有冲突理由的情况下,压力也会通过家庭降临到你头上。这使许多白领男子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有时又心情焦躁、心烦意乱。

三、难耐高压:白领男人的性格和时代的特征联姻,孕育出了竞争。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他们心理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跌宕。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自己往往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

四、极度失落: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由失落感所衍生的情绪反应,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没有信心,甚至愤世嫉俗的心态。事业的压力对白领男人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色心理”。

五、疾病打击:疾病最容易使人思想消沉,有的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疾病的压力来自于失去健康身体的忧患,失去康复信心。

六、工作狂:一般人正常工作时间为8--10小时,此为人体健康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对人体产生压力。

减轻心理压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二、要培养自己有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与人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郑板桥一句“难得糊涂”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其中道出了人生至理。

三、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期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

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冒犯自然规律,否则必遭自然法则的报复。

五、正确地评价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六、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

七、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为逆境心事重重。

八、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规律地进行。

九、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会做得更好。

结语:正确的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只有当你将自己的心理放开的时候,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身心健康。(文章原载于《心理与健康》,刊号:2012.03,作者:武平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若悠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