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心理健康

不会与人交流吗 小心人际交往焦虑症烦你

来源:网络

目录:

第一章:不会与人交流吗 小心人际交往焦虑症来烦你

第二章:焦虑症影响了人际交往

第三章:赶走人际交往焦虑 教你人际交往技巧

人与人之间相处,重要的就是交流方式,很多人在人际交往这方面做得都不好,有极大多数人患有“人际交往焦虑症”,这到底是什么呢?如何治疗人际交往焦虑症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支招,并告诉大家一些人际交往技巧,赶快到下文看看了解下吧。

不会与人交流吗 小心人际交往焦虑症来烦你

“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每当别人谈笑风生,自己却一头雾水时,有人会把一切都怪在自己头上,认为都是因为自己太无知。这种自我贬低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跟别人融洽地交流呢?

“前几天,我陪朋友参加一个艺术节的开幕式。一位艺术家朝我们走过来,他和我朋友开始聊起了绘画。我觉得自己完全被晾在一边,什么都听不懂,只有傻听傻笑的份儿。”在外企工作的李娜感慨道。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曾有过和李娜一样的经历,有时我们转眼就会忘记,有时事后想来,会哑然失笑。但李娜却会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自己没文化,视野太窄,觉得自己很傻。

“那些觉得自己很傻的人,其实都很实在”,心理治疗师卡特琳娜·爱美勒·佩里索(CatherineAimelet-perissol)说,“这种情绪说明真实的他们偏离了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他/她。”正是这种差距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偏离了主题。事实上,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偏离。

人际交往焦虑

精神分析师吉拉尔·马克龙(GerardMacqueron)认为,人际交往焦虑是导致这种自我理想状态和真实状态偏离的主要原因。“每当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有人际交往焦虑的人会出现一些戏剧性的身体征兆,如呼吸不畅、脸红、发抖等。他们为此感到羞愧,因为这些特征的出现出卖了他们。一时之间,他们便开始反省自己。”他们本来就不善于加入别人的谈话,再加上这些思想包袱,就更不知所措了。“我真没用”“我得要说点什么”“我真是太愚蠢了”……“每当事后一人时,他们总是被后悔所纠缠,还不断地评判自己。”吉拉尔·马克龙补充道。这个怪圈的形成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太苛求。而这一切往往都和童年经历分不开:总是被周围的人要求着要当第一,或者是经常自我贬低,这些都会让这些人习惯于在和人打交道时只想着如何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

心理学家文森特·戴高乐亚克(VicentdeGaule)则认为“社会情结”才是问题的所在。“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认同不自信的人。”譬如,苦修士和出身卑微的人就常常如此。每当这些人进入社会或是面对某些有优越感的知识分子的时候,他们内心总会被一些情结所纠缠:“客观存在的社会身份的差距,会引发他们精神上的自卑感,因为他们倾向于把别人折射出的自己的负面形象内化,并耿耿于怀。”文森特·戴高乐亚克说。

缺乏共情的能力

然而,不是非要有相同的社会阶层和兴趣爱好才能和别人融洽地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共情。”吉拉尔·马克龙肯定地说。有些人觉得自己被晾在一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倾听和分享别人的感受。这种共情能力的缺乏,“可能是童年时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关注,因此他们也没能学会如何去分享别人的感受。”

分析师解释说:“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过分地成为父母关注的焦点的话,孩子们的感受也不会被忽略。”如何才能感觉自己不那么傻呢?这就需要他们少苛求自己,多去照顾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并接受它与自己预期的不同。

见证 “我的问题是我害怕别人”

朱利亚,30岁,翻译

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智力不如人。我上学的时候是个好学生,但我总是躲着大家,因为我害怕别人看出来我不聪明。我选择了一个可以在家单独干活的职业,只和书本打交道。我一度孤独寂寞到自己难以承受的地步。我意识到当我不工作的时候,我必须打开自己。于是我参加了NLp的培训课程,这让我明白了我的问题并不是我真的很傻,而是我害怕别人,对社会交往的恐惧才是我的问题所在。我在反思自己:我总是被一些负面的想法纠缠:别人都是法官,谁都不能相信……我试着让自己变得更亲切可爱,更善于倾听别人。对于我这个习惯孤独的人来说,当然不容易,但是我每天都在锻炼自己。

■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跟他们说“哎呀,不是的,你一点都不傻”是没用的。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能重新评价自己,别人代替不了。如果你想帮助他们,可以经常提起他们的优点。比如,一旦他们取得任何成绩就找机会祝贺他们;一旦他们有任何积极的行动时就鼓励他们;取得文凭,签订合同,面试成功,你都可以和他们一起庆祝。这是最好的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评价的办法。

■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当你对自己说“我很傻”的时候,你是自己在生气?忧郁?还是在焦虑呢?尽量把自己的情绪弄清楚:你在为什么生气?生谁的气?为什么感到忧郁和焦虑?认为自己傻只是一个表象,下面隐藏的是深层次的痛苦,而这个痛苦才是你要去努力的目标。

■ 认识自己行为的原由

你为何觉得自己很傻呢?是因为童年害羞的你常常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你的孤独,还是想借此摆脱父母给你的压力?顺着这个思路,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但同时,你也会有一些失望和孤独的不快感受。然而,阻碍你进步的正是这个阴影。提醒自己不要再抱怨或自我贬低,就是这些把你困在傻瓜的角色里,让你不堪重负。试着发挥一点幽默和率真的精神吧,你会参与到大家热烈的谈话气氛中的。

焦虑症影响了人际交往

在公共场合能够镇定自若,谈吐大方,这是每个人都梦想得到的社交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种程度,相反,很多人面对社交,都会出现一些负面心理。比如社交焦虑症。什么是社交焦虑症呢?如何治疗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是焦虑症的一种非常奇特的表现类型。患者焦虑症表现在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被别人注视、在公开的社交场合等这些情况下,会感到明显的焦虑、紧张、畏惧等异样情绪,令患者十分痛苦。

如何治疗社交焦虑症

1、暴露疗法

就是“恶治”,把患者放进他害怕的社交场合,开始他会感到极度紧张不安。然后通过放松法让患者逐渐放松,反复数次,直到患者逐渐适应令其紧张害怕的环境。

2、认知疗法

出发点是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如在与人谈话时,社交焦虑症的患者会因紧张不知该说些什么,此时患者会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社交的失败,由此更加感到紧张不安。认知疗法就是要改变这种想法,引导患者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问题,比如把过错推给对方,“为什么是我的过错?是因为你说话跑了题!”这样,患者的紧张情绪会自然得到缓解。

3、药物治疗

目前主要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为主,常用的有b-受体阻滞剂及抗抑郁药。

温馨提示:对于如何治疗社交焦虑症,医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是,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努力。努力克服社交中的紧张情绪,努力在公共场合的交往中保持镇静,在进行相关的社交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等等,都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情绪。

赶走人际交往焦虑 教你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好的人际交往方式是真实,自然,没有手腕和技巧的。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在工作中说话要尽量客观。

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说话要有善意。

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巧妙地与别人交谈

当你与人交谈时,请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是他 们自己!把这几个词从你的词典中剔除出去——“我, 我自己,我的” 。用另一个词,一个 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词来代替它――“您” 。你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 听众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当你与人谈 话时,请谈论对方,并且引导对方谈论他们自己。这 样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最受欢迎的谈话伙伴。

巧妙地令别人觉得重要

人类一个最普遍的特性便是——渴望被承认,渴望被了解。你愿意在人际关系中如鱼 得水吗?那么,请尽量使别人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请记住,你越使人觉得自已重要,别人对你的回报就越多。

1.聆听他们;2.赞许和恭维他们;3.尽可能经常地使用他们的姓名和照片;4.在回答他们之前,请稍加停顿;5.使用这些词——“您”和“您的”;6.肯定那些等待见你的人们;7.关注小组中的每一个人。

如何巧妙地说服别人

当你说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是人的本能的 一种表现。更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直接阐述,而是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 那些人并不在现场。 因此,要通过第三者的嘴去讲话。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人际心理特征,知道了如何与人交流,如果你还在被人际交往焦虑症困扰,赶快试试以上方法吧。很实用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